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运河>> 文化>>正文内容
  • 蒋培玲:“活态”传承是最好的保护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要“生产”更要“保护”

            不同于机器生产,传统手工艺品是中华农耕文明的载体。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刘德龙说:“唐卡、赫哲族鱼皮衣、扬州玉雕、苗族银饰等民间传统的手工艺蕴含着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地域性与历史性,文化内涵丰富。”然而,在现代工业的冲击下,传统手工艺日渐式微,从业人员的收入得不到保障而另谋他路,导致许多老手艺失传,非遗传承人缺乏。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非遗保护的力度。2011年2月25日,中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颁布。2012年2月2日,文化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并随后颁布了第一批41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实验基地名单,鼓励以生产手段保护非遗。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生产性保护”这种方式的核心理念在于“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原则,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丙安说:“只有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才能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有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才是最正确的最佳选择。”

    与时俱进“活态”传承

            “本真的材料”、“传统的技艺和工艺流程”、“坚持手工制作”是非遗生产性保护中强调的三个原则。对于很多人将“生产性保护”和简单的产业化直接等同,只重生产,不谈保护。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托坚定地说:“必须坚持手工制作的完整性、真实性”。

             落实到具体产品的生产过程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海霞表示,不能完全排斥现代工业和机械化手段的使用,主要在于不伤害产品的核心技艺和真实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何福礼在进行竹编创作时,就创造性地用轻巧的玻璃内胆模型替换掉原来笨重的陶器内胆模型,但这并不影响他竹编的核心技艺。”王海霞举例说,“‘活态’传承其实是对遗产最好的保护。”

             正是因为与时俱进的“活态”传承,很多非遗再次焕发青春,譬如说传统的阿胶制作工艺。对此,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秦玉峰深有感触,非遗保护的核心是解决非遗如何“承得上,传得下”的问题。“承”要求“坚守”,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真实性,而“传”则要求“创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时代结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大众所熟识、接受、喜爱,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活、复壮,而不是使其成为文化标本。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台儿庄网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