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古城要闻>>正文内容
  • 巧手扮靓新家园——台儿庄区加强城市建设纪实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金秋时节,漫步运河古城台儿庄,苍柏叠翠,繁花满树,整洁平坦的道路、古朴典雅的街区、姹紫嫣红的街头绿地、郁郁葱葱的广场游园,处处焕发出一座现代化城市气息;入夜的台儿庄更是流光溢彩、玉树琼花,条条道路华灯齐放,造型各异的轮廓灯、霓虹灯交相映衬……一个宜居、宜游、宜业、宜商的犹如出水芙蓉般“脱胎换骨”的靓美新城正以昂扬向上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规划先行绘蓝图

             规划决定着城市的品位,引领着城市的未来。为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台儿庄区坚持用规划引导人居环境建设。围绕“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沿运经济新载体”三个定位,修编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了2010-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明确了北部的行政教育中心、东部的文化产业发展区和湿地休闲度假区、中部以月河、兰祺河为主轴的旅游服务业聚集区,城市各功能区定位更加准确。为科学引领项目建设,按照“江北传统滨水小城”定位,委托日本HAM公司、天津大学建筑设计院、上海同济大学及同济规划院等知名设计单位,编制了城乡道路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月河兰祺河城市设计、文化产业园产业研究及概念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展中心、古城游客服务中心、棚户区改造等一系列城市风貌、景观和建设规划30余项,城区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达到75%以上。同时,认真抓好村镇规划修编,完成了区域村镇体系规划、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划、农村住房集中建设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有效引导农民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推动了旧村改造、迁村并点和“空心村”治理,促进了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和村镇人居环境改善。实行规划审批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延伸到街道、镇和村居的规划监管体系,确保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生态休闲城更美

             绿化是城市第一形象,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台儿庄区充分发挥古城重建的拉动引领作用,突出“古城、水城、绿城、慢城”特色,通过建设更多的绿地开放空间、传承历史文脉,融古城于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之中,丰富旅游资源,展现城市内涵及特色。围绕“两河两路两片区”规划建设,实施了兰祺河、苇沟河水系生态规划及北部行政新区路网建设。坚持点、线、面相结合,以建设林荫型、游憩型、景观型街区为抓手,着力做好沿河布绿、道路增绿、公园添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和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小区创建等“七篇文章”,通过拆墙透绿、庭院绿化、道路绿化、公共绿化等方式,不断拓宽绿化空间和视野,完成了枣台路、台韩路、运河大道、华兴路、文化路等6条主干道及广场公园绿化工程,改造景观节点44处,有168个单位、企业实施拆墙透绿或庭院绿化,新增绿化面积50.2万平方米。美化亮化西环河桥等节点,新增路灯122盏,安放花箱及休闲座凳150余套。制定了市政园林养护方案,成立市政园林两支巡查队伍进行全天巡查,及时维护、浇水、施肥、喷药、清除枯枝杂草等。通过清淤疏浚、开挖河道、整治堤岸、植树造林等措施,沟通水系、丰富水量、改善水质、营造水景,铺设污水干网5.7公里,疏通雨水、污水管道10公里,维修雨水井450座,完成了天然气门站建设,北郊水厂新水源地新钻井3眼,新建北出入口和中心路2处人工湖,在做足做大背景森林的基础上,兼顾水生、陆生多种植物配置,体现自然、生态之美,城区新增水面积7万平方米,建设城市森林景观7万平方米。

    街区嬗变新风貌

              遵循古朴、简洁、节约原则,科学处理好新区与古城、当前与长远、整体与单体、拆除与改造、投入与节约、功能与形象六大关系,在高标准规划的基础上,实施了运河大道、华兴路、文化路、兴中路、金光路等沿街建筑立面改造工程,累计整治建筑立面约143.3万平方米。按照“一路一特色”的工作思路,运河大道、兴中路、金光路建筑风格以新中式为主,重点整治外墙面、阳台、门窗、遮阳棚、空调外机、沿街底层门面、防盗网及护栏、屋顶、围墙等;文化路、华兴路建筑风格与古城协调统一,坡屋面以飞檐及马头墙形式为主,部分建筑增设仿古檐廊,做到立面整洁、古朴典雅。为净化城市空间,按照“先急后缓、谁设置谁负责”的原则,开展了城区架空线路下地工作,完成了华兴路全线及城区主干道重要节点的强弱电下地,累计整治电力、通信、供水、供热管网53.9公里。对影响景观的各类地上管道进行了埋设改造,通过提炼运河古城元素符号,在华兴路安装了80盏台儿庄独有的景观路灯。全方位整治市容环境,成立了5个城市管理中队,实行管理重心下移,推行城市管理和服务的常态化、规范化、一体化。落实“门前五包”,实行保证金制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规划建设城市慢行系统,启动了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建成站点16个,投放公共自行车260辆。对华兴路、金光路等路段机动车实行禁停禁鸣,保障了城区重要节点和路段的交通安全畅通。坚持不懈地抓好城市保洁,对主要道路定期冲洗,严查建筑垃圾抛洒,建成2座公厕和垃圾压缩中转站,推行定时上门收集垃圾服务,城市环境更加整洁有序。

    城乡一体更宜居

              围绕城市转型和建设“幸福新枣庄”的战略部署,把新型城镇化摆在重要位置,出台了《关于纵深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提出了任务目标。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以棚户区改造和城乡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为突破口,强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近年来,累计实施棚改项目20个,涉及居民8900余户,征收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建设金桂家园、阳光家园等20个标准化小区,建设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710套、建筑面积约4.19万平方米;实施了红东等五个土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对占地约3025.3 亩的14个村庄进行整合,土地复垦后可置换土地指标2228.6235亩。截至目前,已签订搬迁协议2647户,拆除旧房1322户,发放搬迁安置补偿金5000余万元。规划农村新型社区建筑面积45.31万平方米,可安置村民3182户,已竣工14万平方米,在建27.3万平方米、主体建设基本完工, 968户居民喜迁新居。建设老年房110户,已有50户老年人住进新房。在全市率先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运河街道与区级环卫实现了有效衔接,在环卫设施、垃圾清运和处理等方面,实现了资源共享。先后把城乡结合部约70万平方米区域纳入区级保洁,邳庄镇驻地、马兰屯镇城郊结合部环卫工作实现了镇村保洁、区级运输、无害化处理,城区保洁面积增加了35%。投入资金约100万元,购置了5辆专用运输车和780个垃圾桶,配置到至各镇、新建农村社区和示范村,较好解决了镇村垃圾收集、清运装备滞后、经费不足等问题,试点推行“户保洁、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保洁模式,把城乡环卫一体化与土地增减挂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乡村文明行动相结合,为纵深推进新型城镇化奠定了基础。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来源:台儿庄网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