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古城要闻>>正文内容
  • 【推荐阅读】第三届两岸汉字艺术节总结座谈会召开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9月29日上午,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三届两岸汉字艺术节总结座谈会在开元凤鸣山庄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术平出席并讲话。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杰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宝民,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高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爱莉,副市长赵联冠、霍媛媛,市政协副主席付廷安、王宗兰,市政府秘书长朱国伟及非遗博览会筹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出席。

      张术平指出,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三届两岸汉字艺术节在我市成功举办,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本届非遗博览会围绕“促进非遗保护,共建精神家园”这一主题,邀请了全国各地的760余个代表性非遗项目、2800多名传承人参展,14支民间游艺队伍和7个国家级非遗优秀剧种参演,为广大群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进一步增强了全市上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为枣庄留下了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文化、旅游等方面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三届两岸汉字艺术节的举办,进一步密切了与各级文化、宣传、台办等部门的沟通联系,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水平,开拓了视野,提升了境界,为全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打下了坚实基础,积累了丰富经验。一是开幕式场面宏大、震撼力强,一些重点剧目的演出,烘托了良好的节会氛围,给广大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二是闭幕式融合了众多非遗元素,突出了本届非遗博览会的特色,为本届非遗博览会划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三是非遗博览会的项目的招展布展科学合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精力,效果明显;项目设计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覆盖面广、代表性强、精品多,令人耳目一新。博览会期间,共签约非遗项目135个,一大批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纷纷落户台儿庄古城,台儿庄国家非遗博览园奠基,国家版权贸易基地正式揭牌,为促进非遗项目的集中性展示、生产性保护、经营性传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四是在非遗项目招商招展方面,由7位市级领导分片帮包,充分发挥专业队伍的作用,收到了比较好的成效。五是场馆建设,特别是博览会主展馆、博览园集中展示区和非遗博览园永久场馆资金投入大,建设速度快,体现了经济、适用、特色的原则。后勤保障工作扎实有效。市直35个部门“一对一”联系服务,500名社会志愿者和1500多名警力积极参与服务、安保,对突发情况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赢得了参展来宾及客商、游客的满意。六是本届博览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36家媒体的70余名记者参会报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多家报纸刊发重头稿件,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山东广播电视台集中播发博览会开幕消息,参观考察游客和客商达到70余万人次。这些都为我市今后组织承办大型节会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下一步,市委、市政府将对在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三届两岸汉字艺术节承办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彰。

       就下一步如何发挥好本届非遗博览会的带动效应,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张术平强调,一要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落地。进一步做好后续工作,确保一些有意向、有协议的项目顺利落地。二要加快台儿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明确建设主体和运作模式,搞好规划,形成合力,努力打造成为文化产业的“孵化器”和成果的“转化器”。要利用好台儿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这一平台,积极争取承办下一届非遗博览会,特别是要努力争取鲁台经贸洽谈会等涉台大型节会活动落户我市,扩大枣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要抓好古城和文化产业园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有关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快推进台儿庄古城连接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三届两岸汉字艺术节圆满落幕,同时又是新的开始。有关部门要未雨绸缪,及早准备,为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努力。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来源:中国枣庄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