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运河>> 文化>>正文内容
  • 台儿庄轩辕黄帝故里舆地概述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台儿庄地处黄淮平原的中心地带,旧属兖州府峄县,今隶枣庄市,南与徐州市山水相连,是华夏文明的核心起源地。
             据《兖州府志》(万历二十四年本)、《峄县志》(康熙十二年、二十四年本)记载:黄帝的出生地寿丘在黄丘山北,按《路史》:“黄帝都彭城”,此地隶徐疑是。又据《峄县志地理志陵墓》(康熙十二年、二十四年本)、《峄县志地理志陵墓》(乾隆二十六年本)、《峄县志山川》(光绪三十年本)、《峄县志古迹考》(光绪三十年本)、《山东通志》(光绪本)记载,黄丘山北有黄帝陵,称作“黄丘”;宋元时皆置陵户,禁樵采;有碑,至明嘉靖初尚存。黄丘山即今台儿庄区境内的羊蹄山。经考证,黄丘山北之寿丘即今驼龙山(俗称泉源山),该山呈脊状,最高点地处北纬34°31'23.78",东经117°30'50.30",海拔68米。黄丘即今土山,地处北纬34°31'23.10",东经117°30'54.86",海拔74米,相对高度25米,呈圆锥体,底面直径长约1里。两丘相邻,分别位于台儿庄古城西偏南40里之张山子镇泉源村东和涧头集镇土山村西。因此,台儿庄堪称是轩辕黄帝故里。
             黄帝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奠基者,历代广受奉祀。神州大地遍修庙宇碑冢,相关地理名物不胜枚举。作为流传于世的众多说法之一,台儿庄黄帝出生地寿丘、黄帝陵黄丘与徐州黄帝帝都涿鹿相距仅有百里,且两地曾长期同属于彭城郡管辖,文化相通,是故《兖州府志》(万历二十四年本)与《峄县志》(康熙十二年、二十四年本)均将二者并提,相互印证。
             黄帝称帝前可能居住在黄丘山北侧的平原地区,称帝之初,定都涿鹿(在今徐州南郊一带),晚年又重回故里。除寿丘和黄丘外,黄丘山附近古还有黄炉山、荆山、龙泉、祖水、傅阳邑等地名,显示出与黄帝极大的关联性。
             寿丘  今称驼龙山,俗称泉源山,位于台儿庄古城西偏南40里之张山子镇泉源村东。该山呈脊状,最高点地处北纬34°31'23.78",东经117°30'50.30",海拔68米。《兖州府志·山水志》(万历二十四年本)曰:“(黄丘山)在县南六十里。相传黄帝寿丘在其山北。其下龙泉出焉,经黄丘北流,入于新河。”《峄县志·地理志·山川》(康熙十二年、二十四年本)曰:“(黄丘山)县南六十里。旧相传有黄帝寿丘在此山北。按《路史》:‘黄帝都彭城’。此地隶徐疑是。”《峄县志·地理志·山川》(乾隆二十六年本)曰:“(黄邱山)县南六十里。《路史》:‘黄帝都彭城,寿邱在此山北’。按黄帝生于寿邱,今在曲阜。《路史》似未可信。”
              黄帝的出生地寿丘在黄丘山北的说法来源不明。《兖州府志》(万历二十四年本)为今天可见最早记载台儿庄寿丘的文献资料,但在刊行后不久即在国内失传(日本宫内省图书寮藏有此书),直到当代才发现万历二十四年刻本。因此后来出现在康熙十二年本《峄县志地里志》中的寿丘说另有所据。早于《兖州府志》(万历二十四年本)的万历十年本《峄县志》(贾三近撰次)可能是该说的源头,不过是书也已失传,无从对证。峄县寿丘最后出现在乾隆十六年本《峄县志》中。此后的乾隆二十六年本《峄县志》将旧志“黄邱山,县南六十里。《路史》:‘黄帝都彭城’。寿邱在此山北”误作“黄邱山,县南六十里。《路史》:‘黄帝都彭城,寿邱在此山北’”,并曰:“按:黄帝生于寿邱,今在曲阜。《路史》似未可信”(按《路史》主张天水寿丘说,不载峄县说),为本土学者附和曲阜说之始。其后,寿邱被称作土山。道光年间,土山村于土山东坡立村,依山定名。光绪本《峄县志》延续乾隆二十六年本之失,不载黄邱山北有寿丘,并首次出现土山一称。今人著《峄县志点注》、《<峄县志>(点注本)》,皆以光绪本《峄县志》为蓝本,未加勘误。可以说,台儿庄“寿丘”自乾隆二十六年本《峄县志》起就已失传。
             黄丘  今称土山,位于古城台儿庄西偏南40里之涧头集镇土山村西,北纬34°31'23.10",东经117°30'54.86",海拔74米,相对高度25米,呈圆锥体,底面直径长约1里。康熙十二年、二十四年本《峄县志地理志陵墓》曰:“(黄丘)在黄丘山北巍然一大塚,名曰黄丘,黄帝陵也。宋元有碑,禁樵采,置陵户。嘉靖间始毁。”;乾隆二十六年本《峄县志地理志陵墓》曰:“古黄帝陵在县南黄邱山之北,巍然大塚。宋元时皆置陵户,禁樵采。有碑,至明嘉靖初尚存。”;光绪三十年本《峄县志山川》曰:“(峄县)又南六十三里曰黄邱山(亦名羊蹄山)。山广袤十余里,层峦重巘,迢迢南去,不见其尾,世所谓‘十八黄邱’也。其阴平冈,有冢数十,相传为黄帝陵”,光绪三十年本《峄县志古迹考》复曰:“(黄丘)在黄丘山北,巍然一大冢,名曰‘黄丘’,黄帝陵也。宋元有碑,禁樵采,置守陵户。嘉靖间始毁。”;光绪本《山东通志》曰:“(黄邱)在黄邱山北,传为黄帝陵。宋元有碑,禁樵采,置守陵户。明嘉靖间毁”,同时又引《大明一统志》曰:“黄帝陵在此(黄丘山)山北”(今阅《大明一统志》,未见类似记载,疑为误引)。按,丘有“坟墓”之意,黄丘即黄陵。《峄县志》既谓黄丘有守陵户,则黄丘确曾被视作陵墓,而非寿丘之讹。
               据《峄县志》记载,峄县黄帝陵在明嘉靖年间始毁。大约在此后便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故光绪本《山东通志》一方面存此说,另一方面又断其为附会。今人著《台儿庄区志》,在摘录光绪三十年本《峄县志山川》黄邱山词条时,删改为“山广袤10余里,俗称18里黄邱,其阳平岗有冢数十”,不见了“相传为黄帝陵”的字样。同时,将“其阴平冈”改为“其阳平冈”,以符合在山南麓发现的“羊头山古墓群”。至今,山北尚存的黄帝陵遗址仅被称为“土山墓群”。石敬东撰《伯兴妻残碑》文(见《运河古城台儿庄》),竟把史书中的黄帝陵断为官牧村大墓,把黄帝陵碑断为伯兴妻残碑。惟文光撰《桥上古墓》文(见《运河古城台儿庄》),称:“(桥上)墓区西南方有黄丘山,广袤10余里,层峦叠嶂,迤逦南去,远不见尾,俗称‘十八黄丘’。其阴处有大冢数十座,相传为黄帝陵。宋、元时代,官府在此立碑明示,严禁山民在此采樵,并设置守陵户看守陵墓”。其他《峄城区志》、《微山湖志》也提到过黄邱山套有黄帝陵的传说,但皆一语带过。访当地村民,亦无传黄帝陵者。唯台儿庄区政协文史委主任徐臣称,传说黄帝为自己选择墓地时,要求该地要有100个山头,但他站在黄丘山上只数有黄邱山套的99个山头,而把自己脚下的山头漏掉了,故未葬于黄邱山套。2010年7月24日,笔者深入黄邱山套,探明黄帝陵并重新认定,《鲁南晨刊》曾于9月4日予以专版报道。
             依据华夏东方起源学说,华夏民族发源于以泰山为中心的海岱地区。持此观点的学者借助史料考证,大都认为汶泗流域即鲁中南地区为三皇五帝活动的中心地区。位于台儿庄黄邱山套的黄丘是汶泗流域乃至整个海岱地区唯一见于古籍且可考的黄帝陵。经初步考察,面貌较为原始,年代不晚于周代。考虑到春秋以前的墓葬都是不树不封,因此该处黄帝陵应是后人所建或附会(其他上古帝陵亦皆如此),但黄帝是否安葬于土山附近还需进一步考古探明。
              黄丘山  今称羊蹄山,位于台儿庄古城西偏南39里,北纬34°30'26.55",东经117°31'52.11",海拔138米。雍正三年(1725年),因避孔子讳而改名黄邱山。《峄县志山川》(光绪三十年本)云:“又南六十三里曰黄邱山(亦名羊蹄山)。山广袤十余里,层峦崇山献,迢迢南去,不见其尾。世所谓十八黄邱也。其阴平冈,有大冢数十,相传为黄帝陵……山之南为小独山,转西为小蝎子山,两峰分峙,翼然如张盖。其东北龙王泉出焉,北流会尤家窝之水为漷河,又北十余里入于伊河(一云:羊蹄,别一山)。”今复以黄邱山套泛称以黄邱山为中心的山区,共有大小山头52座(仅限台儿庄区境内)。群山相衔围出一块长20里,宽4里的平行四边形谷地。该谷地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高约80米,东北高约50米。按东汉末姚瞻谓黄帝生于轩辕谷,或即由此移植。
              黄炉山  又称黄龙山,今称龙门山、龙脉山,位于台儿庄古城西偏南45里,地处苏鲁边界,有东西两峰,东峰位于北纬34°28'18.27",东经117°31'13.18",海拔238米;西峰位于北纬34°28'15.64",东经117°31'7.26",海拔238米。其上多铜,西麓为孔道,可行车马。西北部有泉水2处,南部有泉水1处,并有大面积森林。《兖州府志山水志》(万历二十四年本)云:“(黄炉山)在(峄)县西南七十里,其上多铜。《路史》:‘颛顼修黄帝之政,采葛峄之铜铸鼎,以藏天下神主’”,似以此山为黄帝采铜处。据《史记》等书记载,汉武帝尊黄帝,好仙道。元鼎四年(公元前116年),汾阴巫锦因在造祠时发掘出一个铜鼎,方士公孙卿便投汉武帝所好,编造了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成后乘黄龙升天的仙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在灵宝县荆山下修建了鼎湖宫。黄帝乘龙升天固不可信,但采铜铸鼎未必为虚。采铜之地,当在峄县黄炉山,因其为黄邱山套群山之首(主峰),故名首山。铸鼎之地,当在黄炉山北8里之荆山。
             荆山  今称京山,俗称小山,位于台儿庄古城西偏南42里,北纬34°30'53.77",东经117°30'50.22",海拔73米,光绪三十年本《峄县志》所附《运河图》中标注为荆山。传说黄帝铸鼎于荆山下,当即此地。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释“京”曰:“象宫观嵯峨之形,在古素朴之世非王者所居莫属。”荆山东北2里之土山当系黄帝陵,是为荆山黄帝陵。
             龙泉  今称龙河,发源于龙门山,北流注入伊家河,全长22公里。龙泉或得名自黄帝部落的图腾——熊。黄帝部落号有熊氏,有熊氏之“熊”为“螚”之讹。“螚”又通“竜”。“竜”是“龙”的远古写法与读法,至今日文中仍有此用法。从字体结构上看,“竜”、“龟”同属,海岱文明自古有崇龟的习俗,早期的文字即刻于龟甲上。黄帝姬姓,号轩辕氏。《国语·周语下》:“我姬氏出自鼋。”郭沫若在《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陈梦家在《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皆言“轩辕即天鼋”。“天鼋”,或即螚(竜、龙),原型为“驼龙”。驼龙,龟属,寿命绵长,故轩辕丘也被称作寿丘,即今台儿庄驼龙山。
            祖水  一作柤水,宋代以后称彭河,明万历年间开辟为泇运河的一部分,今称作韩庄运河。据考,祖水发源于枣庄新城东南之圣土山,南流,至周营折往东流,经阴平故城,复东流,折南,出傅阳故城东北境巨梁桥(在今万年闸一带,非今巨梁桥),又东流,经台儿庄、赵村等地,折南,至泇口、王市,复东流,乱于沂而注于沭。祖水或得名自黄帝元妃嫘祖。嫘祖为西陵氏之女。西陵氏当即女娲氏。女娲陵在金陵山上,位于今峄城区阴平镇,南与黄邱山套隔祖水相望。女娲陵当世称金陵。西方五行属金,故金陵即西陵。女娲氏当即黄帝之母附宝所属的部落有蟜氏,古“蟜”、“娲”二字形近易讹。女娲、有蟜、西陵为同一部落在不同时代的不同称呼,与有熊氏世代联姻,分别对应伏羲(黄帝之祖)、少典(黄帝之父)、黄帝三个时期。阴平故城古称柤邑,当系嫘祖的居地。
             傅阳邑  位于台儿庄古城西39里之张山子镇城里村一带,《左传》作“偪阳”,《谷梁传》及包山楚简均作“傅阳”,《汉书古今人表》又作“福阳”。“傅阳”急读为“黄”,傅阳城或即黄帝城之意,城南有黄帝陵黄丘。黄帝之孙颛顼即位后定都帝丘城。帝丘当即黄丘。帝丘城当即傅阳邑。2006年,国务院批准将“偪阳故城”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泉源村  在台儿庄古城西偏南40里,北纬34°31′,东经117°30′,光绪三十年本《峄县志·建置》记为“泉阳村”。《台儿庄区志》称该村建于明朝前,“姬姓立村于一山泉处,泉水一年四季源源不绝,故名”。按该村居黄帝出生地寿丘之右,东距黄帝陵黄丘仅有2里,且立村久远不可尽考,疑为宋、元时期所置守陵户繁衍形成。该村由姬姓立村,黄帝姬姓,恐非巧合。
             皇母山  今称皇墓山、磨盘山,在台儿庄古城西南20里,北纬34°30′,东经117°38′,海拔119米。康熙十二年本《峄县志·地里志·故迹》云:“东南五十里,有皇母山,亦女娲遗迹。土人乃讹为王母山,建王母祠于其上,误矣。”光绪三十年本《峄县志·山川》曰:“又南迤西曰皇墓山,亦名王母山,又名磨盘山。山圆而四垂,中窿然若覆僧笠。四围涧溪纵横,下如隧道。西麓累累皆古墓,茔基圮坏,刻画昳丽,残碣无存,樵采不禁,亦可悲也。世传为女娲遗址。右为铅山,上多铅矿,明时开矿于此。铅山之阳为炉山,又南为狼山。”按《路史》载:“女娲又曰皇母。”光绪本《峄县志·坛庙》亦曰:“后世以其(女娲)始媒故,祀为高媒之神,称曰‘皇母’。”据此,皇母山确为女娲文化遗址。皇母山与黄邱山套相距仅20里,二者应颇具历史关联性。(王密)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