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古城要闻>>正文内容
  • 徐义顺:盘点中国几大古城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将中国几大著名古城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集中盘点,以飨关心、关注台儿庄古城和古城台儿庄发展的广大读者!

           1、上海老街。上海老街,全长825米,由西到东的建筑风格和业态布局展示了老上海从明清向民国直至西洋文化涌入时期的一段历史文化的演变,全街的商业经营以传统特色行业为主流,突出传统民俗文化,营造海派文化氛围。他的发展和成功之处在于:一是区位优势明显,风格独具,业态齐全。上海作为中国最被看好的经济、贸易、金融、物流中心,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长江流域之龙头老大,加之超过千万的城市人口及数以百万计的流动人群。上海老街的一举成名,离不开其特殊的区位优势。我们一走进上海老街,仿佛回到100年前上海的繁华集市。这条豫园商业旅游区内风格独具,是集旅游观光、购物消费、体闲娱乐、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特色街,汇集了一批上海最早的钱庄、金店、银楼、酒肆、茶馆、戏楼、商行,一直是连接十六铺(小东门)和城隍庙、豫园地区的人流走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沿街人文景观使其拥有丰富的商业文化底蕴。二是建筑风格独特,成为影视新宠。上海老街的建筑形态是根据从民清到民国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建筑风格的演变,由西往东按序排列。西段325米内新建了近4千平方米的民清式建筑,得以与毗邻的豫园商城古建筑群相协调、相呼应,多以黛瓦粉墙、红柱飞檐,配以街面各店铺的彩绘牌匾、迎风旗幌等,中国传统建筑的多变造型得以充分体现。曲折狭窄的道路两侧屋顶上马头墙时隐时现,一扇扇花格门窗精巧玲珑,偶尔一瞥几幢宏伟的欧式建筑,在朴实无华的老式建筑中,一些新建的标志性景观建筑成为老街的亮点,三座风格迥异的牌楼,一座古戏台,一条休闲长廊,,突出上海老城厢的民俗风情。高低错落、整齐有序的商业街景现已吸引众多的海内外旅游团队和新闻影视单位纷至沓来。三是繁华与休闲融为一体,成为时尚的标杆。今日的上海,是一座极具现代化而又不失中国传统特色的海派文化都市。繁华的大上海处处显现着她的独特魅力,令人着迷――外滩老式的西洋建筑与浦东现代的摩天大厦交相辉映;群众剧场的沪剧、滑稽戏,大剧院的交响乐、芭蕾舞;全国各地的特色美味佳肴,杏花楼的广式粤茶,红房子的法国大菜,美国的肯德基;上海老街的茶馆,豫园的丝竹音乐,中西合璧,各有各的精彩。夜幕降临,霓虹闪耀,夜上海粉墨登场,变的更加美丽。上海老街重现了童涵春、老同盛、吴良材、万有全、裘天宝、老上海茶馆、德顺酒菜馆、春风得意楼、西施豆腐房、丁娘子布庄、荣顺馆、博印堂等百年老店,同时开设丹凤茶楼、名医堂等富有传统特色的商铺。和“明星街”一起呈现出老上海商旅百业、市井百态的一幅“清明上河图”,这些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时尚、国内与国外的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和魅力的上海老街模式。

             2、乌镇模式。乌镇是一个有1300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全镇以河成街,街桥相连,古色古香,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乌镇模式主要体现在:一是景区与民俗有机融合。多年来乌镇始终围绕“合理规划、全力保护、挖掘历史、注重文化、保护传统、有序开发、形成特色”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力争使西塘古镇成为一个集人文、历史、自然资源为一体的具有古老建筑、水乡风韵、生活情趣,同时又体现历史地域性和传统民族特色的江南水乡古镇的发展模式。乌镇的开发除东栅景区留有部分原住民外,西栅景区1000多户居民全部外迁。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更便于景区开发和管理,使景区更有秩序,也更有文化氛围。在乌镇的保护与开发中,全民参与的氛围很好。在政府引导和控制古镇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全民参与根据市场规律的良性循环发展,是乌镇发展模式中“景区与社区同步发展”的重要核心。二是精细工程成就乌镇经典。乌镇1999年开始实施开发,简称“东栅景区”。在规划的全面实施过程中,乌镇为了达到“四个最”(即保护最彻底、环境最优美、功能最齐全、管理最科学)的目标,具体实施了遗迹保护工程、文化保护工程、环境保护工程等“三大工程”,在全国古镇、古城保护中,乌镇首创了和成功运作了“管线地埋”、“改厕工程”、“清淤工程”、“泛光工程”、“智能化管理”等保护模式。每一项工程都达到了优质、高效、精致、独特,成就了乌镇经典之作。三是民俗文化发挥极致,吸引眼球。乌镇一直在不断完善和充实景区品牌文化内涵上进行创意突破,除向世人展示乌镇特有的民居水阁、老宅深巷、船拳皮影和民间作坊以外,还深层次地挖掘了民间传统文化,把许多鲜为人知的民间节俗、寿俗、礼俗、婚俗、衣俗等和丰富多彩的“蚕文化”推向旅游前沿,让茅盾笔下的“老通宝家乡风情”走出千百年尘封的古镇。乌镇还举办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连续两年举行了民俗风情浓郁的“乌镇香市”,从而获得了媒体及游客的极大关注。四是景区集团化管理。乌镇景区的火爆一方面得益于政府巨资的注入,一方面对景区管理体制采取了企业融资的发展模式。2003年,投入十亿元巨资对乌镇西栅实施保护开发,中青旅注资约6亿元,占乌镇景区60%股份,并进行市场化运作。控股乌镇景区的中青旅对景区实行了市场化运作,景区餐饮、住宿、门票、管理统一化、标准化、集团化,对景区营销统一宣传推介,景区内主要商品统一调配管理,对景区内的业态、业主进行优化组合,集中打造乌镇景区的品牌。五是一个景区两种味道且功能齐全。乌镇根据景区特点推行不同定位,打造不同风格模式。西栅景区虽然与东栅景区在资源上同质,但定位是不一样的,东栅景区是“水乡古镇风情观光区”,而西栅景区是“世界遗产级的休闲度假景区”。因此,在景区功能设计有很大的区别。景区内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横贯景区东西的西栅老街长度达1.8公里,两岸临河水阁绵延1.8公里余。内有纵横交叉的河道近万米,形态各异的古石桥72座,河流密度和石桥数量均在全国古镇罕见。景区北部区域则是五万多平方米的天然湿地,可以净化景区内河水体。作为观光加休闲体验型古镇景区,融合了观光与度假功能。街区内除名胜古迹、手工作坊、经典展馆、民俗风情、休闲场所、泛光夜景外,还有各类风格的民居特色客房和各种档次的度假酒店,多家设施齐全的会议中心和商务会馆,可供八百余人住宿;游客服务中心、观光车、观光船、水上巴士、直饮水、天然气、宽带网络、卫星电视、电子巡更、泛光照明、星级厕所和智能化旅游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整体上创建了一个食宿游购逐渐完备的新型古镇社区。

           3、横店影视城经验。近年来,横店影视城依托影视基地发展旅游业,已形成两大产业交融互动的经营特质,成为我国旅游景区特色化发展的一个典范。目前,横店影视城已成为国内拍摄场景最多、配套设施最全、场景历史跨度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同时,它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横店当初建造影视基地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影视产业来带动旅游业和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就是“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它的成功之路:一是影视产业和旅游有效融合。多年来,横店影视城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与创建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市有机结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大硬件软件建设,不断提升景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横店集团巨大的财力支持和灵活的民营机制之外,采用了一种类似韩国釜山的发展模式――将整个城市建设成一个庞大而完备的影视产业配套和后勤服务基地,而不是单纯而孤立的几个拍摄基地。横店集团在全面整合影视、旅游和服务资源,宣布所有拍摄基地免收场租的同时,为前来拍摄的剧组提供从场景搭建、道具制作、演员中介到餐饮、住宿等的一系列配套服务。此举摆脱了依靠场租维持影视城经营的单一模式,尽一切最大的可能整合影视拍摄所需要的所有基本要素,吸引了大批剧组前往。二是做强做大做活互动性娱乐项目。目前,已有200多家影视制片单位落户横店。以往游客来横店,除了观赏影视城、参加一些明星见面会之外,没有深度游玩的项目。自2002年开始,横店已陆续推出了各类演艺节目100多个。其中有大型影视特技节目《暴雨山洪》、《怒海争风》,特种旅游项目《明星见面会》、《与您同录》,参与性互动节目《满城尽带黄金甲》、《超级审审审》,高科技影视项目《梦回秦汉》,古彩戏法情景剧《汴梁一梦》,大型多媒体情景剧《清宫秘戏》,大型马战节目《八旗马战》等。而让横店人最引以为豪的是新近推出的《梦幻太极》。它以精湛的舞蹈表演与震撼的火山爆发场景相结合,吸引了无数游人的眼球。在《梦幻太极》成功上演的基础上,精益求精的横店人还邀请国家歌舞团艺术总监、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陈维亚来横店修改节目内容,极大提升了品质,于今年5月又推出了一个更为精彩的《梦幻太极》新版本。三是坚持市场化运作,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横店影视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影视资源为基础,开发与影视结合的梦幻、快乐的旅游产品,形成了具有“中国的、影视的、原创的、高科技的、充满魅力的、轻松愉悦的”产品特色,这些深层次、高品质、场面宏大、美轮美奂的演出产生了巨大的磁石效应。作为梦幻谷景区的“灵魂”——《梦幻太极》是全球最大的火山实景演出,33米高的人造火山的猛烈喷发是最吸引游客眼球的震撼之举!贯穿整个演出的“太极”主题是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神来之笔!《梦幻太极》这种规模宏大的露天实景式大型演出,用高科技手段营造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的梦幻背景,逼真而震撼的火山岩浆喷涌,都属于国内首创,并达到了国际一流的水准。这种运用与国际同步的高科技手段,精心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结合市场的需求,通过文艺演出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既能帮助游客了解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又是吸引境内外游客最为快捷的方式和有效途径。为了维护影视基地良好的环境和旅游秩序,横店影视城制订了详细的《影视拍摄管理规定》,针对影视拍摄的各个环节,从制度上规范了管理和服务行为,健全了事前审批、事中监督、事后控制制度,使横店的影视拍摄与旅游走上了规范、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四是灵活的市场营销抢占市场。横店影视城为有效扩大客源,采取了客源市场由近及远也在不断地拓展,在专业的营销公司成立后,与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形成了市场推广、渠道建设、市场销售三位一体的专业化营销模式。每一项推广活动,每一次广告投入,都是经过决策层审时度势确定下来的精准策略。同时,公司本部策划、宣传、财务等职能部门也组成“别动队”,分区分片进入市场一线,按‘一城一策’的要求,适时提出每一市场拓展的方案,与各市场一起组合产品、策划活动、落实媒体,用最短时间完成了应对旅游市场的开拓和占领。横店影视城还牢牢把握住一个原则:与客源市场的旅行社,即旅游市场的中间渠道建立情同手足的伙伴关系,共同开拓市场,共同培育市场、共同赢得业绩,在紧密的合作中共同成长。

            4、宋城发展之路。宋城景区占地面积100亩,是中国人气最旺的主题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首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1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宋城以“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为主营模式,宋城坐拥杭州乐园、山里人家、中国渔村、美国城等主题公园,还囊括了“奥里安娜号”英国皇家油轮、宋城华美学校等经营实体,逐渐形成“以旅游休闲和景观房产为主体,以大型基础设施投资为增长点,以文化产业为新优势”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战略,被冠以文化产业的“宋城模式”,成功打造了“宋城”品牌。在十多年的经营实践中,宋城形成了较强的核心竞争优势。宋城成功之道:一是大手笔对宋城景区综合性开发。宋城,是采用宋代营造法式,依据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而建,无论是整体布局、建筑结构还是细节特色等都尽量还原宋代都市原貌,怪街、市井街、宋城河、千年古樟、九龙广场、城楼广场、文化广场、聊斋惊魂、南宋风情街等景点一步一景。城内斗拱飞檐车水马龙,精彩丰富的民俗活动真是再现了宋代都市汴京的繁华景象。宋城景区大门外硕大的八个字——“给我一天,还你千年”非常的显眼,是宋城给游客的不变承诺,也是宋城品牌的灵魂;当游览完整个景区后,再出来看这八个字,确是名副其实。进入宋城,里面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的处理上无不体现出宋代的文化气息——城门的守卫,骑马巡街的官员,街道两旁穿宋代服装的商贩,穿着宋装的行人,高大的城墙,置身宋城,恍如隔世!二是用节庆活动助燃旅游市场。杭州宋城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地,市井街内打铁铺、棉花铺、酒坊、染坊、陶泥坊、特色小吃等七十二行老作坊鳞次栉比,越剧、木偶戏、皮影戏、布袋木偶、铜锣说书、街头杂耍、燕青打擂、捉拿武松等表演此起彼伏,尤其是王员外家小姐抛绣球招婿表演更是闻名遐迩,新春庙会、火把节、泼水节、桂花节四大节庆活动精彩纷呈。宋城做足节庆活动文章,在传统四大节庆的基础上,景区开始做好水文章,推出了首届河灯节,同时推出水乡民乐、水上越剧等项目,民俗项目新增《婚庆游街》、《包公巡视》等走街节目,增添了市井氛围。全新整改后的杭州乐园陆续推出玛雅部落、冒险岛、失落丛林、童话王国、水公园、吴越古城等区块,并积极筹备推出大型歌舞《吴越千古情》。同时还与浙江卫视再度合作打造“冲关我最棒”,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与口碑效应。园区内增加卡通、魔术、杂技、街舞等与游客互动类表演,深受游客喜爱。三是多元化融资,充实壮大市场营销合力。杭州出台并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从白手起家,到行业先锋,一个宋城集团的跃起,刺激了众多旅游文化项目的开发;一个黄巧灵的成功,鼓舞了更多民营投资者的加盟。 同时,多家主题公园的共同开发和管理,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宋城整合营销模式,即“统一策划,统一营销,统分结合,相互分工”,6大景区“打包”宣传,以杭州旅游市场为核心,辐射华东地区,营销力量的整合开创了杭州旅游的新格局。四是提升品质,打造自己的旅游文化品牌。宋城一方面在继续推进对景区核心产品《宋城千古情》的提升,相继完成对《金戈铁马》和《魅力杭州》两幕改版;杭州乐园改扩建项目也全新亮相,宋城通过大型娱乐项目的升级改版吸引广大游客的眼球,并受到市场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宋城景区追加自有资金进行宋城二期开发,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度假区概念。目前宋城景区南宋古街区、古街区建筑风格融入江南以及传统徽派建筑等多种元素,散发出古色古香的文化气息,未来将承载商业、餐饮、体验等项目,为实现景区游客量、整体服务水平和人均消费跨越式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5、凤凰古城成功之道。凤凰位于湖南西部一隅,远离大中城市,公路崎岖,距铁路站点远,对外交通条件较差。但,凤凰古城立足丰富的旅游资源,坚持文化旅游主导产业带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战略,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管理、全民参与”的发展模式,使凤凰成为湘西旅游业的龙头。“凤凰的文化旅游经历了从事业到产业、到支柱产业、再到主导产业的转变。文化旅游在发展中带动了凤凰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这种‘一业带三化’的特色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成就了凤凰古城。它的成功之道体现在:一是旅游发展定位准确。凤凰古城旅游开发得益于“大旅游”思想、大资源观念和大区域意识。近年来,凤凰古城树立新的开发观、资源观和市场观,强化生态意识、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营造旅游最佳环境,扩大旅游容量,增加文化内涵,增强动感旅游,走“市场定位、形象展示、产品创新和品牌营销”的开发路子,围绕一点(凤凰古城区)、一江(沱江)、一线(凤凰古城南方长城黄丝桥古城),打造三大特色品牌(名人名城、楚巫文化和民俗风情),建设五大精品景区的旅游发展之路,并取得巨大成功。在旅游业的强力带动下,凤凰县农业产业化提速,土地流转加快。“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郊区农业”风生水起,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已达4万多亩。2011年,凤凰古城旅游全年共接待游客6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31亿元,门票收入1.55亿元。今年共接待游客6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1亿元,同比均增长12%。二是古城风貌保护完整,民族文化鲜明。在凤凰古城掀起大规模古城保护整治之前,凤凰古城的建筑风貌是比较杂乱的,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强力整治、维修、恢复,古城的面貌已有极大改观。尚未搬迁的单位、居民,先采取了一些整立面、改坡顶的整治措施,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古城原有风貌,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整体。凤凰古城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人文类旅游资源中有两个特色资源: 文物古迹和社会风情。古迹名胜有沱江、陈斗南古宅院、东门城楼、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杨家祠堂、虹桥艺术楼、黄丝桥古城、奇梁洞、吊脚楼。凤凰古城有现存较完整的历史街区有以东正街、十字街等8条街道组成的古城核心区;有以老营哨街、虹桥街等10余条街巷里弄组成的古城风貌协调区,以及保护完好的中国南方长城。古城人的方言土语、服饰、饮食、民间工艺、信仰、戏曲与风俗集中凸显了鲜明的楚巫文化。三是旅游产品开发异军突起。凰古城的旅游产品都是利用其资源优势,就地取材,做成各种观赏性、适用性的工艺品和纪念品。旅游商品丰富,产业链巨大。如: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手饰制作等民俗手工艺品;还有湘西凤凰姜糖, 凤凰血粑鸭子, 蕨菜炒隔年熏腊肉, 酸汤煮豆腐, 苗家酸鱼, 苗家的火烧食, 农家菜豆腐, 酸辣子炒沙萝菇, 湘西糍粑, 湘西腊肉, 凤凰酸萝卜等凤凰特色美食;在民族服饰方面, 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 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土家族的头帕等五彩斑斓, 风格各异, 充满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内涵。这些名族文化的注入,增添了旅游的元素和新意。四是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张大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仅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就有5个:苗族银饰、纸扎、苗族服饰、苗医药和蓝印花布(包括蜡染和扎染)。凤凰古城遵循“活态”—即在生产和经营中保护与传承的原则,并借力旅游业的发展,用这些技艺,制作出花样翻新、工艺独特的旅游纪念品、旅游食品和室内装饰品等,形成了巨大的“非遗”产业。从事姜糖、银饰等加工的作坊有200多家,从业人员达3000人,年产值过2亿元。五是政府间接参与管理,企业市场化运作。凤凰古城真正腾飞来源于黄龙洞旅游投资公司以8.33亿买断凤凰八大景区50年经营权。在企业拍得凤凰古城的50年经营权以后,黄龙洞旅游投资公司与凤凰古城捆绑在一起,使其脚踏实地的做市场,一心一意的搞经营,把经营当做企业的事业,给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不但让企业得到发展,也让凤凰得以新生。黄龙洞旅游投资公司接管古城后中韩围棋赛、谭盾音乐会等一波波的策划和创意接连不断出台,有效起爆了‘原子弹’,一炮打响旅游市场。

             6、丽江古城的发展经验。丽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西南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国际精品文化旅游城市,她趋近完整的原生生活形态,独特的苗族、白、纳西族习俗文化、区域性的瑰丽自然风光。人们之所以停留,热爱,是爱这种“正在进行”的缓慢生活状态,而绝不只是看看这些老房子。丽江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3顶桂冠;成功开创了中国休闲旅游时代和文化产业时代,找到了一条依靠特色资源来发展旅游和文化之路。她的成功经验:一是创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打造了自己特色的文化符号。丽江在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始终致力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强调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使支撑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旅游产业与民族文化共生共荣、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民族文化与经济对接的“丽江现象”。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对原属事业单位的古城博物院、丽江市电影公司、东巴博物馆、丽江市民族歌舞团进行改制重组、推向市场。打造了《纳西古乐》、《丽水金沙》、《印象-丽江》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文化精品。成功拍摄了电视剧《一米阳光》、电影《千里走单骑》等有影响里的影视作品。文化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09年,丽江文化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1.3%。丽江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有力证明了凡是旅游吸引力、竞争力强的地方,都是有独特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的地方。二是旅游经典创意,多方联动促旅游发展。丽江推出的经典的旅游宣传口号“艳遇-丽江”,虽然口号存在歧义并饱受争议,但艳遇丽江早已深深吸引了广大游客的眼球,让游客心生波澜,出行欲望蠢蠢欲动。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丽江实施了“七彩云南丽江保护行动”、“森林丽江”建设,扎实推进滇西北生物多样性、泸沽湖、程海等环境保护工程,加大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和环境建设力度,开展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被评为首届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三是创新旅游管理新模式。丽江打的是休闲旅游的大牌,在旅游产业管理上,顺应时代要求,树立了一支行业管理的标杆。在全国率先实行了行业自律,与大理合资成立了滇西北一卡通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实现了丽江星级酒店和主要旅游景区点、旅行社的电子网络结算和企业档案及员工的动态管理。以集团一体化经营为目标,将25家旅行社整合为丽江旅行社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通过采取统一采购、统一定价、统一操作平台、统一业务结算的运作方式,有效破解了“零负团费”屡禁不止的难题。以玉龙雪山为龙头对周边的七个景区进行整合,统称“大玉龙”旅游景区,实行联票制,解决了各景点为争夺客源而进行的恶性竞争,优化了旅游环境。玉龙雪山景区每年投入1000万余元为社区群众发放旅游补助,协调组织社区群众进入景区公司就业,使群众退出参与旅游经营的不规范行为,成为旅游反哺农业、工业和社区群众的成功典范。四是坚持以休闲目的地建设定位城市发展。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达到三千美金,进入了休闲度假游时代。休闲时代呼唤高端的休闲产品和休闲平台,初级阶段靠简单的景点开发和门票收入的观光旅游已经不适应旅游新时代的要求,面对长三角、株三角、环渤海先富起来的2亿多高端市场,丽江找到了一条休闲之路。从1995年丽江第一个引进外资项目――丽江格兰大酒店开始,到云南省第一家五星级酒店——丽江官房大酒店的建设,到玉龙雪山景区开发、创建成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并上市融资,再到阿曼集团、金茂集团、悦榕庄等国际知名品牌酒店进入丽江,和府皇冠假日酒店等一批高档次酒店建成营运,丽江为以休闲为主,以观光和体验为辅的高端旅游人群提供了一个消费的平台,同时丽江也迎来了一个价值不可限量的时代。继三项世界遗产桂冠之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欧洲人最喜欢的中国旅游城市”、“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中国十大绿色城市”、“云南省园林城市”、“国际精品文化旅游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等几十项荣誉,“家家门前柳丝长,户户屋后清水淌”的丽江已成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度假地,被全世界人所认同。(作者:系台儿庄区旅游和服务业发展局干部)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