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运河>> 故事>>正文内容
  • 一个瓠子的故事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台儿庄区马兰屯镇坝子一带,南靠大运河,北濒大沙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很适合种植蔬菜。
             从前,在现在的马兰屯镇驻地南门外,住着一对黄姓夫妻,家里很穷,靠租种别人的七分园地维持生计。这对黄姓夫妻晚年喜得贵子。待到这个孩子长到十一二岁时,这对夫妻已近年过花甲了。为了种好这七分园地,黄老汉在园地的东北角挖了一口土井。年深日久,这口土井的内壁变成了葫芦状。夏天水位高的时候,进水沐到大肚子以上;冬天水位低的时候,井水就降低到大肚子以下。
             话说这一年秋天,黄老汉发现土井北壁上长出了一颗秧苗,不知是葫芦还是瓠子。待到中秋节前后,发现这颗秧苗已开始抽秧,开花,并结了一个有花生大的小瓜。入冬前,黄老汉用秫秸将这口土井拳(搭成上实下虚状)起来,在向阳的一面留了一个门,阳光恰好能照到这颗秧苗。晚上,用秫秸箔将门堵住,以防井冻。到入冬时,黄老汉发现这颗秧苗上的瓜已经长到四指长。这才知道是一颗瓠子,但是老人并没有把它当回事儿。
             到了这年腊月,冰天雪地。突然有一个穿戴十分讲究(长袍马褂)的人来到园屋跟前,向老人接火吸烟。老人将这人让进屋里吸烟烤火,态度十分热情。说话之间,老人听此人的口音不是本地人,便问:“这冰天雪地的,先生光临我这小园屋,不只有何贵干?”
             这人回答:“我是从滕县(今滕州市)来的。我东家的老奶奶今年八十九岁了,转年就是九十整了。现在卧病在床,后事都准备好了。老奶奶不吃不喝,但神志仍很清醒。一天早上醒来,突然说道想喝瓠子汤。东家很孝顺,变即刻派丁家四处寻找。这十冬腊月的,到哪儿找瓠子去?后来我从峄县城打听到咱这一带有许多种园的,或许还有瓠子,哪怕是干的呢!可问了几个庄,都说没有。我又累又渴,才来贵处找火吸袋烟歇歇脚。
             黄老汉听罢,忽然想到菜园土井里入冬前还有一颗瓠子,于是黄老汉扫开雪路带领客人来到土井前,搬开秸秸箔一看,呀!还活着,瓠子已长有一虎口(拇指与食指指之间的距离)长了。黄老汉将这棵瓠子连殃拔起,送给了这位客人,客人喜出望外。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老人为这位客人做了一顿热饭菜,然后送其路。之后,黄老汉就把这桩事忘到脑后去了。春节刚过,从滕县来了两位客人,骑着高头大马,直奔黄家园屋,离多远就甩镫下了马。黄老汉感到很吃惊,心里话:我这穷家小户,平时连个穷亲戚也不上门,哪来的贵客?只见一个人被连忙上前,说道:“老人家,我就是年前冒着雪来找瓠子的那个人。这次来,是专门代表我们东家想你老人家道谢的。那天我找到您的瓠子,连夜赶回滕县,做了一碗瓠子汤。老太太喝下这碗瓠子汤,病奇迹般地好了,现在身体还硬朗着呢!东家特地差小人前来向您老谢意。”
             来人寻问起黄老汉的家庭情况后,给留下一部分钱。老人推说不要,来人说:“来时东家交代,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万勿推脱。咱们两家就交个朋友,以后还会常来看望您二老的。”
             来人回到滕县,向东家详细汇报黄家的家庭情况。东家觉得皇家家境贫穷,应该给予资助。过了几个月,东家又派人来到马兰屯,寻问黄家有什么要求。黄老汉几次推说:“没有”,来人坚持要黄老汉实话实说。
             黄老汉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你看我一家三口,老的老,小的小,老是种别人的菜地,也不是长久之计呀!”
             来人当即为黄家置买了几,亩地;又征得黄家二老的同意,将其子待到滕县上学。小孩子天资聪慧,学业进步很快,知书达礼。黄家盖了几间草房,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好,两家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后来,黄老汉年岁大了,不能亲自耕种了,在滕县上学的儿子便回到马兰屯。滕县一家又给黄家一部分钱,买了几亩地,家里雇了长工。老人指挥者,儿子经营着庄稼地和菜园,慢慢地马兰屯的黄家就发起来了,后来成了一方巨富。当地有一谚语:“出了峄县向南望,到处瓦房都姓黄。”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5日
    上一篇:台儿庄秃子万三好姻缘[ 12-24 ]下一篇:台儿庄陈二府庭院的故事[ 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