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三季度,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一期工程将全线通水,该工程的通水对我省意义非凡。事实上,随着东线工程二季度试通水,我省居民就能喝到长江水了。
东线工程二季度试通水 我省列出工程时间表
记者从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了解到,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经过10年建设,目前已到收官阶段,所有11个单项、54个设计单元工程,已有9个单项、49个设计单元工程完工或基本完工,其中干线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14.7亿元,占工程批复投资的96.7%。其中,2012年完成施工投资28.24亿元,是历年来最多的,也是山东水利史上单个水利工程完成施工投资最多的。
据省水利厅副厅长、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孙义福介绍,去年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创造了多个全国领先。据报道,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将在今年第二季度试通水。
随着通水的日益临近,我省也列出了工程时间表。其中今年3月底前完成绝大部分设计单元工程的完工验收、技术性初步验收或通水验收,5月底前全部完成;做好建设责任区段的通水联动检查,5月底前向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提出山东段全线通水验收申请。
构建我省现代水网大骨架 四大水系联合调度
孙义福表示,一期工程将首先调水到山东半岛和鲁北地区,并为向河北、天津应急供水创造条件。供水区共涉及我省17个市中的13个市(不含泰安、日照、莱芜、临沂)的68个县(市、区),每年可为我省调引长江水15亿立方米,能够提供充足、稳定的水源。
与此同时,南水北调工程将构建起我省现代水网大骨架。据孙义福介绍,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山东段工程山东境内规划为南北、东西两条输水干线,全长1191公里,其中南北干线长487公里,东西干线长704公里。加上我省规划的14个单项41个供水单元的续建配套工程,全部建成后,将在齐鲁大地上形成南北贯通、东西互济的“T”字形输水大动脉和现代水网大骨架,可实现长江水、黄河水、淮河水和山东当地水四大水系的联合调度、优化配置。
此外,南四湖至东平湖段工程调水与航运结合实施,可实现按三级航道由东平湖直接通航至长江,使京杭运河通航从济宁市延伸到东平湖,在满足输水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沿线地区的水上运输能力,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拿下“治污第一难” 干线水质达三类标准
省环保厅厅长张波介绍,历经十年的不懈努力,从治污项目情况看,截至2012年底,《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山东段控制单元治污方案》确定的324个治污项目全部建成投运。从水质情况看,与东线治污规划基准年2002年相比,2012年我省调水沿线黄河以南段22个考核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浓度分别下降74.6%和91.8%。
“截至2012年底,输水干线上的9个测点,已基本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汇入输水干线的20个支流断面,除1个断流外,其余19个均达到规划目标要求。目前,在南四湖栖息的鸟类达200多种。这在2002年东线工程启动时根本不敢想象。“当时的南四湖53条入湖河流鱼虾绝迹,湖区水质全面呈劣五类。按照国家南水北调治污规划,调水干线达到三类水质目标,需削减污染负荷绝对量80%以上,治污难度举世罕见,曾被专家称为‘天下治污第一难’。”张波感慨。(马绍栋 刘红杰)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