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运河>> 文化>>正文内容
  • 台儿庄:码头,古城,活着的运河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来到台儿庄古城已傍晚时分。夜幕下的古城,格外撩人。古街的青石板上影影绰绰倒印着游客的身影,却又渐渐隐入小巷不见了。院落里飘来丝竹声声,是谁正在撩拨琴弦,歌声若有若无的唱着,恍惚穿越了光阴,走进昔日康乾盛世的旧年里。
            码头,古城,意味着这座城市拥有绝大的灵气和活力。码头古城自然是台儿庄,这座京杭运河沿岸最后的古水城像一艘巨船,平稳高昂航行着。关于京杭运河,历史记载很详实。令人印象颇深的有两条:一是漕运,江南谷物输入京师的必经水道,顺畅与否,关乎王朝兴替;二是天子巡幸江南,或是自扬州北上的各路述职官吏、赶考生员和巨富商贾,都走这条水路。可见其重要性。而台儿庄居南北水运之中间,凡从京杭运河南往北或由北赴南皆须停靠台儿庄码头中转,所以历来此处都是京杭运河极为重要的一个码头。
            在古城台儿庄的历史上,码头曾经是这个城市最繁华的见证。史志记载,台儿庄曾经建有数十处码头,至今可以数得上的名号的,仍有典后、高家(西)、四十万、闫家、彭家、高家(东)、郁家、双巷(袁家)、王公桥、骆家(北)、骆家(南)、谢家、霍家(二衙门)、王家(小南门)、南清真寺等15处码头。
    码头市声
            一些年长的老船夫回忆,当年码头是台儿庄极繁华热闹的地方。船夫的一天生活从早晨吃早点开始,时值尚未天亮,来自十里八乡的摊贩在码头附近的街巷开始吆喝,卖什么吆喝什么,五花八门、南腔北调,有的声长如鸣,有的叫喊如唱。卖粥和油条的喊:“打粥——买油条!”卖糁汤蒸包的喊:“包子——热糁!”卖粽子茶叶蛋的喊:“五香茶叶蛋,江米粽子,不甜——不要钱!”卖油饼丸子汤的喊:“香油饼,丸子汤,切点咸菜卷煎饼!”日久天长,各行各业的吆喝都有了自己独特的节奏和腔调,这就是码头古城台儿庄的市声,亲切,香远。
            到了中午,各行各业都已经打好十二分精神营业,码头汇集全国各地商旅,自然是生意人做生意的重点。卖瓜子花生等炒货的,卖糖人糖果的,卖西瓜的,卖香烟火柴的,卖各种新奇小货物的货郎等等,他们在码头上,只要看见船上下来人,就一窝蜂围上去。
            当时,摊贩们用敲击器物来吸引顾客,行当不同,各有千秋。如收破烂换糖的总是摇着拨浪鼓,卖馄饨的总是敲梆子,走方郎中总是摇着串铃,凡此种种,已成为当时的一种习俗惯制。
            昔日,依藉码头而生的各类流动性小生意非常多,人们都可以从远处传来的各种响器声和叫卖声中,寻找自己需要的小件物什。
            在晚上,最热闹的除了各家店铺、生意人,还有运河边上的“淘洗”。古城台儿庄里有数条内河与运河连通,那时每到傍晚,临水石阶上洗桶、洗桌椅、洗担子、洗货架、洗蔬菜、捣衣浆水等等,搓捣刮刷之声和着妇人声、顽童的嬉闹声,煞是闹热,宛如过节。那些枕河人家,码头、河埠就是他们日常生活的社交场所,而种种运河故事和生活场景,也是台儿庄码头文化中最有趣味的篇章。

    古运码头
    郁家码头
            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货物码头,位于郁家大院南。清顺治年间郁家三世祖郁守然、郁灿然修建。乾隆年间,清高宗曾在此登岸接见郁家六世祖郁仁澍。
            郁家是台儿庄清初四大家之一。万历年间,台儿庄因泇运河的修通而繁华,到了明末清初,台儿庄逐渐发展起来四大富户,即郁、台、花、马。
            郁家随着运河漕运的发展而兴盛,其祖往南方运输粮食,回程贩运丝绸、茶叶等商品,生意日隆,设有商号“老诚茂”,主营粮食,兼营杂货及住宿、饮食、浴池等20余个店铺,置办大量土地,建有郁家码头,以利装卸货物。
            2011年,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来台儿庄考察,拜祭抗日将士,同时,来此寻根问祖,并重修郁家码头碑。
    四十万码头
            位于万家大院门前,为清代中后期台儿庄城内燕、尤、赵、万四大家中万家的私家码头,修建于清康熙年间。万家因漕运发家,盛时有“咸丰钱”40万两,号称“四十万”,码头因此称为“四十万码头”。
            相传万家发家时从医,后人经商。在万家大院正堂(扶风堂)就有这样的对联:“悬壶济世,未曾称扁鹊。仗楫经商,也可效陶朱。”
    谢家码头
            位于谢家大院门前,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谢玉田主持修筑。谢玉田是台儿庄回民武术的一代宗师,曾在上海荣获“最高武术家”荣誉称号。谢家码头是谢家镖局为出镖及镖师练武后洗澡方便而建。镖局是个很特殊的行业。做镖局生意要有三硬:一是有硬的官府靠山;二是有硬的绿林关系;三是有硬的自身功夫,三者缺一不可。谢家镖局在当地威望很高,开馆后鲁、苏、皖几省武林高手经常来拜会造访。
            当时,镖局的主要业务是水路的物镖和陆路的银镖,水路主要是对运河河道上一些运粮商船的保护,陆路主要是受官方和富人的委托押送一些饷银和贵重物品运到外地。后来,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镖局承揽的业务越来越多样化,有私家财物承接保送,商业物资转运,官方饷银上缴等都靠镖局护送。

            旧日台儿庄码头已经成为历史,漕运渔船等也随着社会的前进不复存在,今天的人们只能从一些文艺作品中去感受往日的风情。幸而台儿庄古城的重建给了曾经极其繁华的古运码头一个重现光采的舞台,古城重建前,彭家、高家(东)、郁家、王公桥、骆家(南)、谢家、霍家(二衙门)、王家(小南门)7座码头尚存。古城重建工程启动后,对霍家(二衙门)、王家(小南门)2座码头予以修缮,并原址重建了当典后(杂货铺)、高家(西)、四十万、闫家、双巷、南清真寺6座码头。
            我慢慢踱,聆听城里老人讲述古老故事,抚摸着老墙上战争的痕迹,许多往事浮上心来。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曾经辉煌的运河古城,玲珑的屋檐下曾飘落多少寻常人家的故事,这群人在故事里或高兴,或哀伤,或漂泊天涯,或各安天下。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台儿庄网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