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是任何一个地区自然风韵品位的象征。
台儿庄的古树名木颇多,而以生长在黄邱山套张塘村的那棵“银杏王”最为著名。“银杏王”古枯苍劲,拔地而起,10里之外可观其雄姿。主干自3米半处,生6大主枝,或斜或立,竞相延伸。仰面观之,似数条苍龙飞舞于空,所成树冠,遮地盈亩。据测定,树高21.55米,胸径2.52米,冠幅26.3×24.6米,计645平方米。推究其龄,约两千年之上,年年银果满枝。其干围,仅次于莒县浮来山银杏,当排齐鲁第二,鲁南第一,故称“银杏王”。其树干基部衍生的几株幼树,株株高挺入云,直径都在30厘米以上,呈现为“怀中抱子”奇观,以顽强而旺盛的生命力,尽显“银杏王”的王者风范。
“银杏王”何人何年所植,传说甚多。有的说,张塘村有座古老的坷垃寺,银杏王是坷垃寺僧人所植;有的说银杏王本是天神“白姑娘”化身,降临人间造福与民。千百年来,方圆百里的乡民有了病灾,纷纷前来挂红焚香,顶礼膜拜,祈望祛病消灾,益寿延年。人们因此对其呵护有加,无敢折枝动叶者。但是,百年之前,该树曾遭遇雷电击损,致使南向一大侧枝自主干处开裂。1944年,树的主干空心处生存着好几窝蚂蜂,有人点火烧蜂取蜜,引发干内朽木着火。火虽被村民扑灭,却加剧了树干及其侧枝的危情。另外,树干基部因经年风雨侵蚀,导致髯根龇裸,皮层斑驳,盘错如蟒,四下虬展,虽然壮观,但对树之存长极为不利。
1986年初,台儿庄区林业局牵头,区财政出资,原侯孟乡出料物,张塘村出工,对此树全面落实护养措施。他们先用带钢将摇摇欲坠的南向侧干拉固于主干;再用粗20厘米的两根钢管做成“人”字支架,将危倾斜枝鼎立扛起;在曾遭火焚的主干空心处浇灌混凝土,以防积水继续侵蚀;四周砌垒了高80厘米,长宽各9米的石墙,墙内填土以养其根;还在树荫下设置了2面石桌和8个石鼓座台,以方便村民和游人纳凉小憩。经此次护养,银杏王的累卵之危得以缓解,生长之本得以丰固,树冠因此渐为茂密,年年果实累累,景观焕然一新。2006年7月,枣庄市绿化委员会对此树予以挂牌保护:“银杏,树龄2500年,枣古D001号,国家一级古树”。属地张山子镇政府又在四周架起铁栅栏,请专家拟定方案,落实了长期护养机制。
张塘村和黄邱山套的山民们世代以“银杏王”为荣。他们对各级积极保护“银杏王”的善举感念不忘。2006年10月,自发地在银杏树下立碑纪念,“以慰护树之先贤,昭示爱树之来者”。
对黄邱山套“银杏王”之“王者风范”的养护,顺延至境内众多古树的发现与保护。“银杏王”向西数里的尢沃子村西一座古坟上,一株苦楝树和一株黄楝树交臂缠绕同根相拥而生,历经风雨葳蕤百年,演绎了一个梁山伯祝英台相类的凄美恋情故事,成为山套度假村的招牌。穆柯寨山西麓葫芦套村前的那株人称“降龙木”的紫薇树,其7米之高的袅袅枝干虽然在1990年前后被飓风折断,但其蕴含的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传奇故事却依然经久传颂不衰。台儿庄古城清真古寺里500高龄的苍劲古柏,作为古运河兴衰史、台儿庄宗教史和台儿庄大战史的亲历见证,更是令人倍加景仰。在泥沟镇的泥沟村,还有一株千年国槐,虽然不再郁郁葱葱,却也尽显莽莽苍苍。
这些古树,尽管和“银杏王”相比只能望其项背而不及,但在它们斑斑驳驳的沧桑里,同样蕴含着对人间春秋的见证与诠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重建后的运河古城万家大院里那株傲然挺立高耸入云的百年银杏,在如火如荼的大拆大建中得以完好保存,成了运河古城衰而复兴的百年见证,自当在游人如织的瞻仰之下享有了几分尊荣。因此,它们都是台儿庄人民宝贵的而且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财富和人文资源,理当倍加呵护,以其葳蕤的身姿与沧桑,尽情挥洒着台儿庄运河古城的风韵与沧桑。(袁袤翔)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