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物】刘希:写好人生的两份答卷在台儿庄区教育系统,提起刘希,几乎没有不佩服的。工作16年来,作为教师,他连续16次被评为区、镇两级优秀教师;作为班主任,他所带的初三毕业班被评为市级先进班集体;作为课改能手,他执教的公开课受到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的高度好评;作为学校校长,他以校为家,忘我工作,赢得家长和学生的一片赞誉。从踏上三尺讲台那一刻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就成了他一生的座右铭,16年来,他一直在努力写好两份答卷——一份交给社会,让学生爱戴,家长满意,社会认可;一份留给自己,让自己回首往事感到问心无愧,感到人生无悔。“肯学、肯干、肯吃苦”成了他实现自己两份人生答卷的三根支柱,支撑他无怨无悔地在教育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 16年前,刚刚迈上讲台的刘希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子,面对一群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学生,如何使他们信服自己,如何让自己的课堂吸引学生,刘希的确费了不少心思。于是,他认真学习教材教法,认真钻研相关的业务书籍,从而理清了教学的思路。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刘希总是精心进行课前准备,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甚至每句话、每个字都反复推敲,力求让学生听明白,学透彻。几个月下来,刘希的课堂教学水平便有了显著提升,受到校领导、同事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当时的二十三中学地处偏僻,是全区出名的薄弱学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都不甚合理,专业教师缺乏,教师的流动性较大。在半年的时间里他先后任教了生物、物理、政治、数学四门学科,老师们戏称他是“多面手”。学科虽然不断改变,但是每一门学科他都认真钻研教材,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凭借扎实的功底和敬业的精神,每一门课程都赢得了学生的喜欢。他在大学学的是生物专业,生物课上,他与学生一起走出了校门,走进田野认识各种动物和昆虫,挽起裤脚在小溪里研究 当地的水生植物和鱼类,走进农业示范园,参观学习菌类的养殖知识……十六年的工作中有14年任教的是毕业年级,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时间加汗水,日光加灯光”是当时的主要模式。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的生活既匆忙而又单调,常常在晚自习考试结束后,为了第二天早晨不耽误试卷讲评,加班批阅试卷到深夜是家常便饭。 工作的第二年,由于表现出色,学校安排他到团委工作。凭借在大学学生会的工作经历,他健全完善了学生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为了方便工作,尽管当时离家很近,他还是将铺盖搬进了学校办公室,每天学生走进校门就可看到老师,就可以听到团委的学校广播。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如“捡起一片废纸,奉献一片爱心”,“优秀团员夏令营”,节日主题演讲等,逐渐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文明习惯,学习习惯。2001年4月,全市的农村教学现场会要在二十三中学召开,距离当年的函授考试还有半个月时间,学校的建设任务和文化氛围营造任务很重,为了完成学校交办的任务,是静下心来认真复习迎考,还是和团队一起构思创建学校工作,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毅然放弃了当年考试。 2002年,学校安排他到教导处工作,分管初三教学。为了能顺利完成当年区局下达的升学任务,他与初三所有任课教师一起抓管理,找对策,根据应届学生基础薄弱,学生人数多的现实,每天坚持早到校,晚离开,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的管理中去,就是当年结婚总计只请了两天假,又回到学校上课。初三﹒四班有一名学生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因为好打游戏经常旷课去游戏厅,班主任苦劝多次没有悔改,无奈交给了他来处理,他与该生谈了数次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怎么办?以后只要发现他上网,他就带着班长逐个游戏厅找,第三次居然跑到了十几里以外的侯孟,找到后学生也有些愕然了,并当场表态以后再也不玩游戏了。他对这位学生说,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知错就改还是好同学。在以后的学习中,这名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当年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取了高中,现已在某大型国企工作。 2004年根据学校安排他担任教导主任一职,他和教导处的其他几位同志一起,进一步完善了各项量化考评制度,坚持周查月查,开展推门听课锤炼教师的课堂教学,走出去学习外校的管理经验。当年有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因病请假,化学课面临无人可带的困境,他又不得不放弃已经得心应手的任教学科改教化学,因为将要接手的是实验班的课,寄托着学校的希望,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否则将拖学校和其他任课教师的后腿。他买来了近三年的中考题,用最短的时间做完,明晰考点和重点,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减少学生认知弯路……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的中考,学校取得了理科综合第一名的成绩,全区前50名中有9人是他的学生,从此他又与化学结了缘,通过到诸城、永威学习,他的业务水平迅速提升,成为全区第一批课改首席教师,执教的公开课得到了省专家好评,一位教研员老师感慨的说:“我带两个班才可能与刘希抗衡”。 2011年8月30日,他奉调到张山子镇中心小学担任校长,上任伊始,适逢上级要求学校建设学生劳动实践基地,他和老师们放弃了休息日,自带工具进行义务劳动,不少老师手上磨出了血泡,学生家长被感动了,免费给他们提供铲车,经过近两年的经营,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基地内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红薯等农作物;间种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配建鱼塘、藕池、苗圃、花园等特色园区,充分展现农村学校特色,营造和谐劳动实践氛围,两年共收获菜豆1000多斤,玉米大约2000斤,地瓜1000斤,生姜200斤,毛芋200斤,小麦3200斤,各种蔬菜1500余斤,目前,基地内果树飘香,鱼儿嬉戏,瓜菜葱茏,到处充满了生机,成为孩子们课间休闲、体验劳动乐趣的理想场所。 学校没有水源,为解决学生用水问题,他筹措资金2万余元,请来了钻井队打井。水井泥沙多,只有抽出泥沙,才能正常使用。他将家里的拖拉机和抽水泵开到了学校,先后清洗了半个月,终于使学校有了一口深水井,他又购置了水泵,铺设了管道,把自来水引到了教学楼前。随着学校生源增多,原来的热水器已不够用了,他又多方联系购置了一台锅炉,并争取村里支持了6台饮水机和一车煤,终于解决了师生的吃水难题。 学校东部的围墙严重向外倾斜,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暑假里他与5名教师一起买来了建筑材料,冒着酷暑利用两天时间对围墙进行了加固。2012年3月1日,学校教学楼开工建设,施工现场的花木移栽让全校教师忙活了一个多星期,新楼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理牵扯了他近一半的精力,为了质量问题他不止一次与工地负责人争执,坚决清退了部分不合格用料,有效地保证了施工质量。新楼建设结束后,他又带领部分男教师开始了建筑垃圾清理,道路硬化和内部设施布置,学校的100多米下水道,老师们自己动手建成,1000多平方米硬化路面没花一分工钱,学校的花木栽植,功能教室建设都是在放学后加班完成,两年来共为学校节省资金3万余元。学生家长被感动了,集资为学校新建了篮球场,送来了乒乓球台,使得校园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两年来,在刘希的领导下,学校先后获得区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台儿庄优秀留守儿童工作站、枣庄市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示范学校、枣庄市特色品牌创建先进学校等,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今年四月份,省级乡村少年宫花落该校,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全区第一所乡村少年宫。 面对笔者的采访,刘希校长显得有些低调,他坦诚地对笔者说成绩是大家努力得来的,自己不过是带个头而已。作为一名普通的农家子弟,能够走到今天,能够为家乡的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就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乐趣。漫步在风景如画的校园里,倾听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们由衷的为刘希校长的奉献精神所打动,由衷的祝愿他把自己人生的两份答卷书写得更加圆满。(蔡可强)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上一篇:新二中新教育 新理念新发展——市领导视察枣庄二中并看望助教…[ 09-10 ]下一篇:新二中新教育 新理念新发展——市领导视察枣庄二中并看望助教…[ 09-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