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农商银行:信用工程“贷”来春色满园 望着正在装车的一箱箱蘑菇,泥沟镇菇农徐夫海乐的合不拢嘴。他高兴的告诉笔者,“农商银行的信用工程就是好,拿着发给我们信用户的贷款证就像自己的存折一样,贷款、还款都能随时办理,真是太解渴了,从柜台签字办理贷款到现金到手,总共花了不到五分钟,而且贷到的资金可以循环使用,发一次证可以管三年,免去了再次申请的麻烦。”像徐夫海这样的信用户共有35900多户,占到全区农户总户数的57.18%,集中授信额度154846万元,信用户贷款余额120280万元,强大的资金支持后盾,贷来了满园春色,也为城乡居民致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信用工程解决贷款难 在我国现阶段,农村金融服务相对滞后,一方面农民贷款难,生产经营缺乏相对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风险防范难。台儿庄农商银行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从2008年开始,在全区推行以评定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为主要内容的信用工程活动,把积极推进信用工程建设、提高支农水平,作为转变经营方式,加快业务发展,调整信贷结构,提高资产质量,实现农商银行可持续发展的主抓手来抓。为规范操作,该行制订下发了《信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信用工程评定的操作规范流程,印制了13万多份宣传单,录制了信用工程建设的录音带在各乡镇村庄进行巡回宣传,同时在重点村庄、专业市场、社区等地方的醒目位置设立风格统一的“信贷服务专栏”,内容包括信贷品种、贷款基本程序、客户经理姓名、联系方式及其监督电话等,使信用工程建设做到家喻户晓。农商银行成立了以行长任组长的信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全区14家支行行长带领40多名客户经理带着照相机、复印机等,深入村庄、社区走村串户进行农户贷款需求调查,对拟评定的信用户逐人、逐户进行拍照留影,进行现场办理,逐户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同时抓住农民进城务工、下地干活的空余时间,打好时间差,早出晚归,进村入户进行集中评定。 联保体贷款破解担保难 为有效破解农民贷款担保难问题,台儿庄农商银行通过广泛调研,推行了联保体贷款,将分散的信用个体集结成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突破了由于担保手段缺失等因素带来的融资瓶颈,拓宽了农户融资渠道,解决了其贷款难、担保难问题。联保体贷款就是同一村庄的村民,通过道德约束和制度约束,以经济利益为动力,以实现贷款为目的,以村民之间对品德、信誉、从业和经济的相互了解为前提,引导5-10个农户组成一个联合担保体,通过互相担保,实现申请贷款。如联保体内一户贷款不能到期归还,其他成员承担偿还责任。联保体贷款遵循“一次核定、总额控制、随用随贷、周转使用”的原则,由农商银行各支行向联保体成员发放《贷款证》,持证农户在3年内可根据需要随时到农商银行办理贷款。使贷款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较好地解决了农民贷款担保难问题。 小微企业联盟锦上添花 为有效降低贷款风险,银行一般要求贷款企业提供连带担保或财产抵押,往往小微企业无法找到担保单位或提供有效财产抵押。致使很多小微企业在评级授信后,长时间无法落实有效担保,贷款无法投放。针对辖内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台儿庄农商银行适时引导企业在“自愿、互惠”的基础上,组建小微企业信用联盟,对入会企业,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会员之间互相担保,申请贷款不再局限于抵押贷款;会员交纳贷款授信额3%-5%风险互助金,用于偿还借款会员无力偿还、追索保证人连带责任后仍未能偿还的贷款。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上一篇:古城台儿庄:量身定做乡村旅游“新版块”打造服务业发展“增长…[ 03-21 ]下一篇:5集纪录片《台儿庄1938》即将在央视开播[ 03-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