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由设立烈士纪念日想到的媒体报道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昨日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今年9月30日,我国将迎来首个烈士纪念日。民政部党组成员、优抚安置局局长邹铭表示。当然,对烈士的纪念褒扬并不意味着局限在纪念日这一天,还应体现在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按照决定设立这个节日缘由所说,近代以来,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为了国家繁荣富强,无数的英雄献出了生命,烈士的功勋彪炳史册,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为了弘扬烈士精神,缅怀烈士功绩,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诚如斯言。这个节日的设立顺应大势、深得民心。 由此笔者想到了俄新人习俗婚庆后去无名烈士墓拍照鲜花的事。到过俄罗斯的人就会发现,每到星期六、星期日,莫斯科红场上都能看到好多辆装饰漂亮的加长礼车,新郎新娘盛装礼服,伴着亲朋好友,三五成群,缓慢而沉静地向广场上的无名烈士墓走过去。每对新人都会放一束鲜花在墓前。然后人们回到自己的车前,吃些小甜点,恢复婚礼应有的欢快气氛。 其实不仅是红场,只要在俄罗斯有烈士纪念碑的地方,就能常常见到盛装的新人。如西方人结婚在教堂里举行的仪式一样,新郎和新娘在烈士墓前的缅怀早已是俄罗斯人婚礼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在最美好、最甜蜜的日子里,缅怀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无疑是对他们最好的感谢和报答。 在俄罗斯人看来,这不但是一件得体、高尚和具有纪念意义的事,更是对自己未来美好新生活最真诚的祝福。“吃水不忘挖井人”。俄罗斯人这种习俗潜移默化的教育人们知道感恩,知道珍惜。向革命烈士纪念碑献花是俄罗斯人婚礼的重要组成部分,牢记过去是俄罗斯人文化传统。俄罗斯人认为,有今天幸福的生活,是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所以结婚时一定要到无名英雄纪念碑那里给英雄鲜花,表示感谢和不忘生活来之不易。 当然,俄罗斯的婚礼传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十月革命后,莫斯科青年掀起了破除宗教迷信、反对陈规陋习的热潮。1920年,他们提倡与教堂婚礼相对立的结婚仪式——红色结婚仪式,免除了请牧师祷告、教堂唱诗班唱赞歌、乘马车走街串巷和组织结婚舞会的麻烦。1950年,全苏联又普及了隆重简朴的共青团式结婚仪式。婚礼这天,根据俄罗斯的传统习惯,新郎、新娘双方的父母向新人赠送圆面包和食盐,祝福他们生活美满富足。 此外,还要请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老战士或劳动模范向新婚夫妇致辞。然后再由受大家尊敬的人当结婚证人向新人授结婚证书。新婚仪式上一个最重要的部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婚礼的当天,新娘和新郎一定要到红场列宁墓和无名烈士墓的长明火前恭恭敬敬地献上一束鲜花,以表达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珍惜和对革命先烈业绩的缅怀。如今,俄罗斯人的婚礼既保持了光荣传统,又融入了许多当今世界的时髦元素。 相比之下,我们也常常在教育下一代“缅怀先烈”,组织扫墓等各类教育活动。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仅仅在“教”,却远远未达到“育”的效果。一踏出校门,“缅怀先烈”就似乎成了与人们毫不相干的事,在婚礼这样重要的日子里更是压根不会想到这四个字。 相比于俄罗斯,中国的历史更长,为国捐躯的仁人志士和革命烈士更多。在人们新婚大喜的日子里享受幸福生活的时候是否创新婚礼内容,既缅怀先烈丰功伟绩、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又融入文明节俭的新元素,简约而难忘。而不是一味讲究排场、大吃大喝、铺张浪费呢? 愿新人结婚给英雄纪念碑献花成为一种新潮和时尚。(石平)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上一篇:古城台儿庄:王广金走访慰问教师[ 09-09 ]下一篇:【中秋小长假】台儿庄古城仲秋不夜天(图)[ 09-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