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古城要闻>>正文内容
  • 【史海勾沉】古城台儿庄:触摸涛沟桥鲜活的历史(图)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题记:在有名的古城台儿庄东3华里处,有一条从北向南贯通的涛沟河。这条历史悠久的涛沟河如今被邳庄镇政府打造成“涛沟河湿地风景区”,她是山东、江苏两省接壤的分界线,河的东岸是江苏省的邳州市,河的西岸是山东省的台儿庄区。现在在这条历史的长河上跨卧着两座涛沟桥,一座是清朝道光年间修建的石桥,另一座是现代修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型大桥。本文中所介绍的涛沟桥是清朝道光年间修建的石桥。

            涛沟桥古石桥,距今约有239年的历史,堪称历史悠久,当地百姓称为“谭家”慈善桥,现静卧在涛沟河上,连接东西两岸,在历史上成为连接鲁南、苏北东西方向的大通道,方便了沿河两岸人们的出行。据《峄县志》和《邳志补》中记载“涛沟桥,长二百余丈,宽二丈,为鲁苏境内桥之冠,道光中谭成洛建,光绪中谭秀冬重修,训导薛廷栋为记”。
            县志中记载的谭成洛生于公元1736年,在公元1809年去世,字“营”,现在的江苏省邳州市岔河镇谭墩村,谭氏十六世三房人。少年时读私塾,15岁时跟随父亲“谭容禄”经营盐业。父子二人殷勤辛劳,赶毛驴从海边驮盐,在台儿庄等集市销售。因去台儿庄来回都要趟水过涛沟河(当时,涛沟河上没有桥,交通十分不便),受尽水冻之苦,使他立下了建桥解民忧的宏愿,其父去逝时,又叮嘱他要建桥施善事,谭成洛铭记心间。40岁时,他拿出全部积蓄(万贯铜钱)和族人的资助,带领子孙、族人,历经两年,竭力在涛沟河上建了这座石桥。谭成洛付资建桥这一壮举,功绩卓著,深受民众崇仰和赞颂,受到朝廷的恩赐和嘉封,被列为赠恩骑尉、监生和捐职千总户。
            古老的涛沟河石桥,经过两百多年的沧桑巨变和日月摧残,已经没有了过去的崭新原貌,留下的只有河中桥段的原型,东西两头的引桥已不复存在。但从桥的中央,可以清晰看到五个桥孔完整无缺,一年四季不断的流水穿孔而过,特别是两个石雕水兽,仍然还在默默无闻地监守在那里,充当着这座石桥的保护神。据有关史料记载,涛沟桥全长177米,桥宽4.5米,桥的中央设有两头石雕水兽,头尾伸出桥两侧0.6米,两兽相距6.6米。全桥26孔,22个桥墩,由5个桥台和引桥组成。东引桥50米,全是青条石铺筑,西引桥1.3米。26孔形成4个组段,东头组段和西头组段对称,各7孔;孔宽1.3米,孔高3米,墩宽0.7米,全都是由厚0.35米,宽0.5米,长2米的青石板铺成;中间两组段各6孔,居涛沟河槽中心,靠东组段6孔,孔宽4米,高5米。有三分之一为圆拱,拱石全是厚0.35米的梯形青石,两头水兽就卧在东组第二孔的桥墩上;靠西段6孔,孔宽4米,高4米,桥墩宽1米。四组段间的桥台宽自东向西分别为6米、13米、12米。桥面平铺厚0.2米的条石,拱石摆布极为讲究,形成横成线,纵成行,纵横相间对称的格局,使整个石桥宏伟壮观、坚固耐用,堪称是古代石桥的精品。整体工程完成后,能工巧匠们又在桥的东西两头桥壁上,雕刻了蛟龙、猛虎、雄狮,为桥的守护神,显示古桥更加美丽壮观。现在,这座古桥受到政府保护成为文物,先后被台儿庄区政府和邳州市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谭成洛付资修建的石桥投入使用后,彻底解决了两岸人们过河难的问题。涛沟河两岸的人们为感谢石桥的建成,把她编成美丽的传说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如今,这些“传说和故事”还在鲁南苏北一带的老百姓中传颂着。
            紧靠西岸的村庄原叫和平庄,自涛沟桥建成后受其影响遂改为涛沟桥村。该村历代居住着秦、闫、刘、韩、赵、张、李、尚、吴、贾、朱、沈、胡、邢、王、孙、仲、谭、宋、崔、季、高,还有回民白家、杨家、王家等25个家族,是个多姓居住的大村庄。历代村民数百年来,祖祖辈辈,看守着古桥,而古桥也默默为村民服务,相互依存。在古善桥的影响下,村民们祖辈传承着以人为善、诚实守信、团结友善、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的传统美德。新中国成立后,村中多数佃户人家,从此翻身得解放,有了当家作主的权利,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战天斗地,开展农田基本建设,修桥涵,挖沟渠,积极参与稻改工作,使十年九淹的涝洼地变成了良田。首先在古桥西头沿着桥中心两个水兽处修建了排灌站,旱了打开闸门好像两个水兽绞着运河水慢慢送入稻田;涝了打开闸门又好像水兽吸着洪水排入运河,实现了旱涝保丰收。现在,涛沟桥村盛产的大米,米质优良,被称为“涛沟桥牌大米”,闻名鲁南苏北和上海等大中城市,也被台儿庄古城列为“旅游特产”。在全体村民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团结奋斗下,上世纪70年代初,就把村里所有的土屋、篱笆墙、地屋子打倒,全部盖上新排房,变成新农村,并在庄前南大门修建了两石狮把门的古式门楼;东边又修建了广场,与古石桥相对称,也是把好台儿庄古城东大门的门面。
            涛沟桥村老书记仲伟领还是古石桥的忠实保护者。文革中破四旧时,有人认为古桥的两个水兽是怪物,准备把水兽砸掉。当仲伟领同志得知后及时找他们做工作,并解释说:水兽不能砸,因为两个石雕水兽是同全桥拱连成一体的,如果砸了水兽整个桥体也就破坏了,我们出行就不方便了,因此完整地将桥保护下来。
            古石桥休息了20多年来,熬过了两座现代化的大桥,每当现代化的大桥成危桥时,都是古桥代替。两岸的人们用沙、石把古桥两头垫好照样通车,继续为人们超期服役。
            现古桥正卧睡在那里等着,让我们惊奇的是,古石桥在“台儿庄大战”中,也出过力。据相关史料记载,1938年台儿庄大战爆发,为阻止日本军队坦克车进攻台儿庄,国民党军队将涛沟桥东尾桥处炸毁三段,有效地阻止了日军从东路的攻击。
            光绪五年,谭成落的孙子谭秀冬重修涛沟桥,立树的古碑近百年来不见了,误认为叫文物贩子盗走。4年前被村民挖鱼塘时挖出,现已出土完整地保存在涛沟桥村。这个古碑的出现更证明了古石桥的真实性,她是涛沟桥村和谭氏族人的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涛沟桥古石桥西桥头,现已将古石碑重新竖起来了。她的重新竖起符合道德文化和友善精神,家传后世;也能给涛沟桥村创建文明村和涛沟河湿地,台儿庄古城东大门增加一大景点。(文/ 谭运江  图/杨成骏)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