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古城要闻>>正文内容
  • 开展“五四三”活动,助推文明城创建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台儿庄区北园小学抓住文明城创建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开展“五、四、三”活动、使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常抓常新。

           “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养成良好习惯,告别不文明行为”道德实践活动:

            一是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发动学生深入家庭、学校、社会,调查身边不文明行为,填写一份“寻找身边不文明行为”登记表。登记表要包括“调查时间、调查地点、你看到的现象、你的想法或建议”等内容。

            二是进行一次大曝光。在学生中广泛进行发动宣传,以班级为单位举办“不文明行为曝光栏”,针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特别是学生中存在的不文明行为,予以曝光,但曝光行为不要针对学生个体,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三是开展一次大讨论。针对同学们排查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讨论,剖析这些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和形成的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然后,以班级为单位向学生发出倡议,向不文明行为宣战,争做文明学生。

            四是参与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班级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参与文明创建活动。如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伴我行”,纠正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在公共场合发现不文明行为进行制止或劝说等。

            五是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对阶段性活动进行小结,组织学生谈体会、说感受、提建议,告别不文明行为,做文明的小公民。

           “四个规范”:即语言规范、行为规范、仪表规范、环境规范。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生活习惯抓起,从学习用品的摆放、坐立姿势、作业、书写的规范到升旗、进出出门的礼仪,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训练,培养他们从小养成文明礼貌、仪表端庄的品质。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养成习惯之上的。

            “三条渠道”:即学校、家庭、社会相沟通的渠道。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学校作为孩子养成教育的主要阵地,应自觉承担起孩子的道德行为、习惯等的养成,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对孩子进行细致而系统的教育;而同时,家庭教育必须跟上学校教育的步伐,同步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对于学龄儿童来说,学校、家庭、社会,某一方过分地滞后或脱节,孩子就会出现无所适同,甚至出现道德的双重性。小学生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不懈地抓,而对待少年儿童,又不能违背他们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必须与家庭、社会教育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孙中杰 于玉泉 张浩)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