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古城要闻>>正文内容
  • 枣庄市长陈伟:建设“幸福枣庄”满足人民群众的幸福追求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陈伟在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上指出 建设“幸福枣庄”满足人民群众的幸福追求

      4月1日,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在市政大厦召开。细化分解年初《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任务目标,并就建设“幸福枣庄”提出了具体要求,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蒋英建,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宝民,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家谊,市政府特邀咨询吴承鉴,副市长陈爱莉、陈兆同、潘强、赵联冠、张鲁军,市政协副主席、枣庄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宗启,市政协副主席傅廷安出席会议。
      会上,各位副市长对照年初《政府工作报告》,结合各自的分工,就如何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作了发言。
      陈伟在讲话中对各位副市长去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今年的一些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他说,今年是城市转型的攻坚年,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各位副市长要按照整个作战部署,扫除各自战区内的“堡垒”,夺取城市转型的全面胜利。蒋英建同志要抓好50个城市转型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对转型示范项目,要建立倒逼机制,确保按进度推进。要迎接国家发改委对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的评估,做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高峰论坛筹备工作。要搞好鲁南煤化工园区规划和基础设施配套。要推进10家企业股权托管交易工作,积极争取市外股份、商业银行在枣庄开设分支机构。要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培育工作。张宝民同志要搞好规划论证和线路改造,尽快开通至峄城、台儿庄的BRT;完成客运中心及公交换乘枢纽工程基础建设。要尽快完成台儿庄与徐州机场连接道路的改扩建,争取京沪高铁更多停靠车次和票额。要做好枣庄高新区申报国家级高新区工作,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要发挥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作用,开展一系列对台交流活动。陈爱莉同志要策划、组织台儿庄古城节庆、演艺、体验等系列活动。继续抓好二日游,特别是要做好高铁旅游这篇文章。要围绕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抓好打基础建体系工作。要高标准抓好旅游综合体和“四引、七个一”项目建设。陈兆同同志要全面推行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积极争取列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要争取庄里水库尽快开工建设,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潘强同志要重点推进16个棚改示范项目建设,特别要在“城市建设”变“城市经济”上下功夫,尽可能播下“市”的“种子”。要抓好京沪高铁站前广场建设,加快市民中心规划建设,年内完成文化中心主体工程。要开展好城市管理上水平活动,抓好环境保护和国土资源管理。赵联冠同志要积极争取把台儿庄古城列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并加大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力度。要争取承办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创作、拍摄关于古城、大战的歌曲及影视作品。要解决好幼儿园入园难问题,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张鲁军同志要全面启动市南工业园区改造。确保实现新农保全覆盖。鲁南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院要争取取得一批中试成果。要依托鲁机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打造机械制造业的“龙头”。要发挥古城创业促进会的作用,促进青年创业就业。要确保安全生产不出问题。
      陈伟对什么是“幸福枣庄”、为什么建设“幸福枣庄”、怎样建设“幸福枣庄”进行了深入阐述。
      陈伟指出,要想搞清楚什么是“幸福枣庄”,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个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的概念,对于幸福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满足加希望。其次要清楚什么是幸福城市。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不只是追求财富的最大化,更要追求幸福价值的最大化。从物质层面来看,幸福城市应该是一个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收入提高、保障健全、安居乐业的城市;从精神层面来看,幸福城市应该是一个能够满足精神文化、社会文明、人文关怀等方面需求的城市;从环境层面来看,幸福城市应该是一个生态良好、社会安全、公平正义的城市,让人能够安心、舒心、放心地生活。城市是为人建设的,幸福城市应当是一座人的地位得到回归的城市,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现阶段建设“幸福枣庄”,是一种更高的目标追求,是不断提升工作理念、不断丰富和深化工作内涵、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标准的过程。一个人的发展、一座城市的发展,有着多元化的选择,而城市决策者的思想境界和价值取向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建设“幸福枣庄”,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对政府、市民、市场三者的协调统一能力,也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现阶段为什么提出建设“幸福枣庄”,陈伟指出,首先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根本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根本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我们党提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以及“三个代表”,最终目的也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幸福追求。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市建设,就是要不断增强人的幸福感。其次是现阶段形势任务的现实要求。目前全国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我市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改革开放30年,我们主要解决了物质小康的问题,现在人们更加渴望精神层面的需求,到了更加重视解决精神小康、文化小康的时候了。这几年我们发展文化旅游、发展服务业,满足人们休闲、消费需求,某种程度上就反映了这种转变。同时,在社会管理方面,到了由被动维稳向主动维权转变的阶段。在城市转型期,需要化解的社会矛盾比较多。过去政府主要是充当“灭火员”,哪里出现火情就到哪里灭火。现在我们提出建设“幸福枣庄”,就是要让各级政府主动化解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增强群众幸福感。第三是城市转型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必然要求。从枣庄自身来看,我们过去的城市转型,主要是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保、如何绿色发展”等问题,现在到了建设“幸福枣庄”的时候。如果我们仍是就棚改抓棚改、就建设抓建设,只会永远跟在别人后面。
      关于怎样建设“幸福枣庄”,陈伟强调,一要不断提升理念。实质上这也是境界、修养、觉悟、胸怀、感情的问题。各级干部要提升工作理念,用更高的境界、更广的胸怀,谋划台儿庄古城、棚户区改造、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等重点工作,为枣庄人民带来更多、更大的幸福。二要不断提高能力。建设“幸福枣庄”的要求提出来,我们的本领够不够?像政府、市民、市场三者关系的控制力、协调力、引导力等,都是对干部能力的考验。能力来自于哪里?一是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有攻坚克难的本领,才有谋划全局的能力。二是调研。只有深入实际、摸清实情,才能抓住关键,把工作做到点子上。三是思考。只有深入思考,融会贯通,才能抓住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三要完善推进机制。一个人干成事可能是偶然,一群人干成事就不是偶然;一件事干成可能是偶然,一大批事干成就不是偶然;一时干成事可能是偶然,长期干成事就不是偶然。这个结果靠的就是制度。要建立科学的“幸福枣庄”指标体系,运用指标体系衡量工作,加强监督考核,确保“幸福枣庄”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来源:中国枣庄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