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古城要闻>>正文内容
  • 古城台儿庄:绘就最美绿色画卷(图)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初秋的台儿庄,空气怡人,繁花似锦,绿树掩映。透过笔直宽敞的绿阴大道、波光潋滟的环城河道、优美典雅的滨河公园、鲜花掩映的城市广场,笔者听到的是台儿庄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铿锵脚步:以园为点、以河为带、以路为线、以绿显韵,通过大体量、精品化的路域整治、河道整治、公园建设、道路绿化工程,形成了公园绿地相间、乔灌花草结合、生态环境秀美的城市生态体系,看到的是台儿庄区构建“天蓝、水清、树绿、花香”的精美画卷。
     
      规划先行,构建独具特色的滨水园林城市。按照“江北传统滨水小城”定位,该区突出“古城、水城、绿城、慢城”的城市特色,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科学布局建设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滨水园林城市。将“绿”和“美”的主导思想贯穿于园林城市建设的整个体系,使城市建设项目设计与城市整体环境协调一致,与城市面貌和生态环境协调一致。
     
      健全机制,有力保障创园工作有序推进。该区成立了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创园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创建方案,明确工作重点、责任单位、完成时限、绿化标准等,各相关部门将园林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组建创建机构,落实创建专人,保障创建经费,全区上下形成了指挥有力、运转高效的创建领导体系。围绕创园工作,通过新闻媒体、设立宣传牌、发放手机短信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提高广大市民的绿化意识,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变为全区人民的自觉行动,形成了强大的创建声势和工作合力。建立资金统筹机制,通过财政预算、资金奖补、单位自筹、全民共建、义务劳动等方式,多渠道保障了资金投入。
     
      建绿兴绿,实现城市绿化建设新突破。按照“高品位、创特色、上规模、出精品”的原则,持续加大城市园林绿化投入,高标准推进绿化项目建设,实现了以项目拓展空间,以项目提升格局,以项目服务群众。2012年以来,先后投入2.5亿元实施绿化工程100余项,绿化道路27条、河道5条,新建提升公园9个、城区绿化节点52处,建设林荫停车场3处,完成18处裸露土地治理,并对全区90余家单位、企业及小区的附属绿地进行了全面提升。目前,台儿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8.81%、33.81%和14.7平方米。
     
      完善配套,着力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在古城重建项目的带动下,按照“建设特色城市、打造美好家园”的目标,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突出城市特色,高水平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实施了沿街建筑立面改造、湿地和水系建设、环城生态走廊建设等工程,创建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1个,“古城、水城、绿城、慢城”的城市特色进一步彰显,“二战名城、运河古城、中华水城、国际慢城”的城市品牌进一步树立。围绕拉开城市框架,按照“东进北上”的思路,启动实施了“两河两路两社区”建设,完成枣庄二中迁建、圩沟河片区改造等工程,建设了东顺路、箭道北路、鲁班路等道路,万庄东三里棚改、市民中心、新竹路、桃园路等项目顺利推进,北部新区和东部文化产业园框架基本形成。围绕完善城市功能,2012年以来,先后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7个、房地产项目19个,新建、改造城区道路26条。开通了城市公交、公共自行车系统,实施了污水处理厂扩容、北郊自来水厂、户用天然气管网、热力管网等设施建设,大桥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区人民医院综合楼等城市公共设施先后投入使用。目前,全区道路完好率达到96%,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污水处理率达到93.5%,住宅供热计量收费比例达到31%,节能建筑比例达到66.2%。图为小季河春景。(杨成骏 杜军 谢美慈)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来源:台儿庄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