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运河>> 文化>>正文内容
  • 古城台儿庄金龙四大王崇拜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古城台儿庄金龙四大王崇拜

    时培京

            台儿庄运河上的船民称保护神“金龙四大王” 又为“大王老爷”。因为金龙四大王主管河道,船民每月初一、十五便在从桅杆往前的船头部分摆供敬祭,以供心神相通。供品是整鸡,整猪(一般用一个猪头、四个猪蹄、一个猪尾巴代替),一条大鲤鱼,水果、点心若干,白酒、黄裱纸、香烛备齐。在进行跪拜仪式时,要先将红公鸡在船头杀死,让鸡血沿船头一直流到河水中。流在船头的鸡血不许清洗,可以消灾辟邪;然后上香,磕头,烧黄裱纸,用酒围着黄裱纸划上一个圆圈,再把点心、水果掰下少许扔到燃烧的黄裱纸中,这叫做破供;然后祷告、许愿。这是台儿庄运河上船民祭祀金龙四大王传统仪式。"船头浇酒祀神龙,手掷金钱撒水中”的诗句大概可为祭祀金龙四大王的写照。

            六月时发水也要请大王。请大王时很奇妙:大王就在下来洪水的水头上,四条腿,脚呈五爪,有尾巴,全身灰白,一尺多长,头上有一个煞白的“王”字;请之前要准备好托盘,铺上黄裱纸,等水头来到船头,大王就会自动爬到托盘上,一动不动。然后,用玻璃罩罩上,请进九龙庙,摆供、烧香、磕头,祈求大王保佑平安,过后,大王就会自动消失。

            与敬龙王、妈祖,东北三江及长江流域敬江神、鼋神的海洋民俗和江河民俗有很大不同,运河沿岸百姓祭祀河神——大王。台儿庄运河船民祭祀的大王是金龙四大王谢绪。旧志记载:谢绪,行四,浙江钱塘安溪村人,隐于金龙山,宋亡,“生不能图报朝廷,死当奋勇以灭贼”,乃作诗自悼,投苕水而死,后敕封为神,列祀殿,称为金龙四大王,被尊为北方河道、漕运之神。

            最早记载谢绪事迹的是明朝万历时人朱国桢《涌幢小品》,《古今图书集成》亦记载了谢绪由贤人转而成神的过程。谢生前隐居金龙山,行四,他最初显灵的吕、梁二洪从元朝起,就是京杭运河借黄行运的一段航道,所以他也是漕河保护神。他从一诞生起就兼具黄河之神与运河之神的双重神格。永乐以后,随着京师的北迁和漕粮运输的日益重要,金龙四大王漕运之神的特征就更加突出起来。李钧的《转漕日记》亟需了漕运的全过程,“祭大王庙”,就是祭拜金龙四大王。《释神·方祀》称:金龙四大王建于黄河之上,“其后拥护漕河,往来粮艘,惟神是赖。”明朝景泰年间黄运纠结泛滥处建造“感应祠”,祭祀大河神,左侧陪祀者“护国金龙四大王(余继登《皇明典故纪闻》卷16)。”景泰七年,单独祭祀金龙四大王祠,是官方记载的山东运河流域出现的第一座漕河神庙。

            嘉靖年间,皇帝敕令在山东运河重镇鱼台建庙祭祀金龙四大王,与此同时,山东运河城乡陆续出现许多地方官府与民间的金龙四大王庙,对漕运之神崇拜由官方普及到了民间。隆庆六年,正式敕封河神谢绪为金龙四大王(《北河纪》卷八《河灵纪》),敕命曰:

    ……惟神职主灵,源功存默相式用,遣官备申祭告。

            这标志着山东运河流域金龙四大王信仰已经形成。

            顺治二年,诏封河神为“显佑通济金龙四大王”,历经康熙、乾隆、咸丰、同治、光绪等加封,在金龙四大王40字封号外又增加“锡祐”两字。(《清史稿》卷126《河渠志》)

    峄县有三处金龙四大王庙,《峄县志》卷十《祠祀》载:

            金龙神庙,俗称大王庙。神姓谢,名绪行四,浙江钱塘安溪村人。隐于金龙山,宋亡,投苕水死。后敕封为神,列祀典。庙在台庄运河北,创建无考。雍正八年圮于水,嘉庆七年重建。道光二十九年泇运厅李保安、知县朱彦华、县丞韩瑞东重修。一在韩庄湖口北,咸丰二年圮于水。一在丁庙闸月河内,道光初年重建,今亦颓落。

            从台儿庄到丁庙仅仅数十里,建有三座祭祀金龙四大王的庙宇。“台庄运河北”庙在台儿庄古城安澜门东,塑有金龙四大王神像,他的金身为: “龙首蛇身,精光四射,不可逼视。”《聊斋志异》有金龙四大王之女幻化人形,为某生解危济难,终偕优游的故事。

            祭祀有大敬、小敬(包括每月初一、十五祭祀)之分。大敬,指二月二祭河神,又称二月二“开河大典”。二月二开河大典在台儿庄战役爆发前湮灭,台儿庄古城重建后挖掘整理并赋予新的内容。2011年,在台儿庄古城参将署门前至安澜门区域举办了第一届开河节庆典活动,颂扬河神的无上功德,为台儿庄运河两岸人民祈福,为台儿庄古城祈安,并借此助推“开河大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薪火相传。

            二月二祭河神是台儿庄船民的古老风俗,即每年二月二这天,在出船前,船民们把公鸡血洒在船头上,以此祈求河神保佑远行的人万事顺利、全家大小一年平安。城内的船民在开河前,往往要统一举行一场开河大典。斯时群贤毕至,商贾云集,共同向河神祭拜。然后开启水门,使船只可以出入大运河,开始一年的营运。

            “每年农历二月二,是台儿庄祭祀河神的日子。这一天,一家家船民摆上丰盛的供品和道昇酒坊的陈酿,举行祭河仪式,主祭表情肃穆,宣读祭文。鞭炮声里,各家各户把大碗美酒浇在河边,祈求河神享用,保佑航线者太平,据说,祭河之日,运河边的酒香,传到十里开外。”“船民喝酒时,要先端酒杯滴3滴在船板上,或用手蘸一下在桌上点三点儿,意为敬天、敬地、敬大王。”

            作为活动的启动仪式,首先鸣炮、擂鼓。第一项祭河神、颂祭文:先由祭司诵读祭文,继之主祭手持香案上的公鸡由河神庙行至参将署码头,众人紧随其后(木板码头石阶最上层另设香案,案上摆有美酒4坛、酒碗20只,并有利刃1把,有司酒1人)。司酒自颂祭文时起开始倒酒,随后递利刃给主祭,并负责发酒给主祭身后的众人。主祭走到水边,割开公鸡喉管,将鸡血淋在码头边上,司仪A端一整碗酒上前,交给主祭,换下主祭手中的公鸡。接着主祭举起酒碗,司仪A举起公鸡。最后主祭慢慢将手中的美酒浇入水中。司仪B此时负责引导众人依次走向水边,将碗中美酒浇入水中。参将署码头设香案五只,摆放鲜花、水果、美酒,颂祭文时船娘将游船备好。

            第二项“开河”。首先开启水门,同时众游人在鼓声中从各香案领酒上船。水门开启后,游船依次划出水门。船上捧酒人在主祭浇尽碗中美酒之后,也纷纷将美酒倒入河水中。后女众将鲜花撕瓣撒入水中。

            开河大典仪式过后是余兴节目,即软弓京胡、鲁南小鼓、台儿庄回民武术、柳琴戏等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2012年,开河大典由台儿庄古城管委会主办,台儿庄古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增加了杂技、运河大鼓、鲁南皮影戏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节目,成年游客还可免费品酒,参加抽签、划拳、猜数等传统互动游戏,在充分领略古运民俗风情的同时,更加清晰、立体感知枣庄和古运河的传统文化。

            开河大典是运河沿线地区的古老民俗,传统文化之风浓郁,对船民生产生活意义重大,带有强烈的民间乡土气息和运河文化色彩。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传统的开河大典已经不复存在。二月二开河大典为运河沿岸风俗(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整理之成果,后获得“节庆中华奖”。

           小敬则为船家渔民,各家各户,无统一组织,每年进入农历腊月二十以后,就开始在自家的船上或者主房上。首先把大王请到家中,放到神位上,桌上摆放无色果品,五碟核桃,五个苹果,五个馒头(点红),倒上三五盅白酒,墙上挂金黄纸元宝、红鞭炮;再点上香,点燃红蜡烛。供品摆齐,主人除令一人放鞭炮外,全家由年长者领头作揖、磕头、祷告:“大王老爷,我们全家老小给您烧香磕头了,请大王保佑我家老幼平安、吉祥。多待遇,逮大鱼;行船不遭大风大浪,逢凶化吉,万事如意。”自摆上供品起,祭拜每天早晚各一次,一直持续到农历二月二前一天。其中,正月初一,要先把出锅前的三碗饺子,摆上供桌,请大王老爷享用。正月初三,恭恭敬敬取下大王神像和元宝、鞭炮,燃放鞭炮的同时,跪着烧掉元宝、神像,称作送大王。

    引用资料:

            光绪版《峄县志》、《山东运河民俗》、《山东运河文化研究》、孙井泉《枣庄民俗》、杨传珍《千折百回的豪情壮志——台儿庄酒俗》。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