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长亚:乡愁想说的,都在照片里(图)老照片上岁月的水渍,像游洄到故乡的乡村小道,指示我在乡村与城市之间游来游去。拂去眺望故乡的风尘,热切的步子猛地在教室前放慢。几次次梦回故乡,回到我的小学,回到小学时文艺宣传队的时光,这就像乡村戏台上最耀眼的汽灯的光芒,让在异乡的我温暖如旧不再怅望无助。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小学四年级时,加入了学校文艺宣传队。宣传队的任务就是演文艺节目。鲁南苏北流行的是柳琴戏。学校文艺宣传队除了演柳琴戏,更要演样板戏,至于演“三句半”、“相声”之类的节目,加上插科打诨,不过图个乐子。正是因为加入了学校的文艺宣传队,自己得以在乡村的戏台上风光了几年。 我进入文艺宣传队,是文革后期的几年,村里由大人们组成的文艺宣传队已经解散,转由本村学校的学生组队。在这之前,演戏是大人们的事。大人演戏时,我们很羡慕,心里常常会冒出登台演出的想法。 文革时的学生学习不是主要任务,我便得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宣传队的活动中去。那时,白天有时间排节目,晚上时间更宽裕。宣传队设施简陋,一个晚间演戏用的汽灯,油漆剥落,古旧如出土文物。当时,村里不通电,天黑后家家都点上煤油灯,豆大的灯火,把人照得影影绰绰,朦朦胧胧。另一种颇上档次的灯便是马灯,马灯有防风的玻璃罩,天黑出门能提着,算是很风光的事。在这样的条件下,汽灯就是乡村最明亮的灯了。 我们那一带村庄,村村都有戏台,戏台高出地面约一米,四周用石块垒起,当中垫土。村里的戏台就在学校的院子内。文革时的戏台上演了很多故事,除了演戏用,开批斗会也用。 学校的文艺宣传队,演出都是在天黑之后。汽灯挂在戏台边一根粗大的竹竿上,演戏前先要吆喝场子,即敲锣打鼓。鼓声阵阵,锣声不断,于是村里人闻声而来,知道今晚有戏,纷纷向戏台周围聚拢。每次演戏,无论演得好孬,都不乏观众,戏台下坐着的站着的本村或者外村的观众拥拥挤挤,烘托了起了台下的气氛。因为村里没通电,汽灯高悬的戏场便很有吸引力。人也不少了,天也不早了,戏就可开演了。每一个节目开演时,就专有人拉开戏台前遮挡戏台的幕布,演完了一个节目便拉上幕布;就是这样,一个节目接着一个节目地上演。负责拉幕布的人,没什么表演任务,算是个跑龙套的差使,也挺辛苦。学校文艺宣传队排演的节目都紧跟政治形势,什么时髦就演什么,颇会结合实际。我还能记得“唱扬琴”节目的词儿:“阳光灿烂照牛栏,栏里栏外人声喧,县里召开现场会,交流养牛的好经验……”我们演出的节目中,类似这样内容的不在少数。 文艺宣传队有时也到外村演出,周围的村庄都去过。每次到外村演出,带着锣鼓家什,提着汽灯,徒步行进数里,一路说说笑笑,倒也没觉得苦,大家只是觉得好玩。在外村演出同样也没有报酬,见是由小学生组成的文艺宣传队来演出,人家会发一些糖块。外村的文艺宣传队也常常到我们村演出,演出的节目多是样板戏和柳琴戏。《白毛女》《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等八大样板戏,我们平时看得多了听得多了;那时,我与小伙伴们在野外放羊、薅草、拾柴草,高兴时吼得都是样板戏里的唱段。无事时,几个小伙伴分配一下角色,就能演一段京剧。小伙伴们常常即兴演戏玩,在山上就演《智取威虎山》,在水边就演《沙家浜》,手里若是提了马灯就唱《红灯记》里的段子。 有一年,学校的宣传队代表村子去参加公社组织的会演,在十五个村子里居然获得了第一名,把带队的村干部乐得合不拢嘴。领完演出奖已经到了中午,午饭时,村里破天荒地奖励了每人一碗鸡蛋汤。那时,公社饭店里的鸡蛋汤两角钱一碗,平时那得有这般享受。到深冬的时候,文艺宣传队又被送到了开挖河道的工地,寒风阵阵,但大家仍然该怎么演就怎么演。我们选了一块平整的土地为戏台,场地简单,观众却不少,气氛热烈。那时,我们因演戏的热情高涨,把学业就丢到了脑后,荒废了不少,留下了不少遗憾。 全国恢复高考后,学校的宣传队就解散了,我们这些小演员便收起了心思,专心学习,从此告别了短暂的戏台生涯……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上一篇:台儿庄:一座温暖我童年记忆的古城——王密[ 07-14 ]下一篇:【图文】美丽的涛沟河[ 07-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