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古城要闻>>正文内容
  • 山东台儿庄区来料加工业实现五年倍增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2012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发展来料加工业作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作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精准扶贫的惠民产业来抓,通过行政推动、优化服务、创新举措,如今的来料加工业实现了“从分散加工向基地集聚,从粗加工向精加工,从来料加工向自主品牌,从义乌市场向互联网市场,从台儿庄加工向台儿庄创造”五大转变,截至目前,来料加工实现自然村全覆盖,累计创建特色加工专业村(居)139个,较2011年增长334%;培养经纪人636名,较2011年增长118.6%;发展加工点636个,较2011年增长117.5%;带动4.9万人就业,较2011年增长108.4%;年发放加工费3.2亿元,较2011年增长113.3%;人均年加工费收入达6000元,较2011年增长100%; 全区发展注册来料加工小微企业152家,创办规范化加工企业50家,4家企业入驻经济开发区。累计发放加工费11.5亿元。来料加工历时五年各项指标均实现倍增。

            一是互联网+来料加工已成发展趋势。通过走出去,学习借鉴“沙集淘宝村模式”发展经验;引进来,专家教授培训电商知识,着力打造互联网+新引擎,助力来料加工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农村电商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华丽转变;截止目前,全区培养来料加工电商经纪人357名,创办网店200余个,170余名经纪人在网上接单,其中年销售额过百万的6家,过千万的2家;成功复制沙集淘宝模式,发展拼板家具企业8家;年网销额突破1亿元大关。

            二是小商品研发销售基地初见成效。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确立的“小商品研发销售基地”建设目标,依托古城旅游市场,通过五年的努力,研发出立格箱包、徐氏中药香包等13大类300多种自主品牌,催生出30余个自主研发销售的加工实体,在古城设立特色小商品展销馆6个,在义乌成立外贸公司2家,在义乌国际商贸城设立销售店面4个,形成古城、义乌、互联网“三位一体”的自主销售市场;其中珍珠包、椰壳包类产品畅销中东、欧美等市场。

            三是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按照“一镇一品”的发展规划,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初步形成张山子毛绒玩具、涧头集镇喜庆用品、运河街道椰壳包、邳庄镇韩服、马兰屯镇服装、泥沟镇珍珠包等6大镇域特色品牌,实现特色产品连片集聚发展的块状格局,产业链条得到延伸,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产品附加值得到提高,居民加工收入实现倍增。

            四是孵化出一批来料加工民营企业。坚持内部“个转企”与外部招商引资并举,累计发展注册小微加工企业152家,创办规范化企业50家,其中招商引进15家,“个转企”35家,永创商贸等4家企业已入驻区经济开发区发展,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积蓄了内生力量。

            五是成为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采取在贫困村创建来料加工专业村、建扶贫厂房、设加工基地、引入经纪人带动、扶持贫困户创业、发展农村电商等做法,累计把贫困村创建来成料加工专业村28个,发展来料加工点(企业)157个,建成扶贫厂房31处,五年来,累计带动1.4万余名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实现脱贫,来料加工业脱贫贡献率达66%以上。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来源:台儿庄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