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运河>> 文化>>正文内容
  • 走进台儿庄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金秋十月,细雨霏霏中,我们走进台儿庄。

    在台儿庄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台儿庄的历史上,发生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就是明清万历年间的泇运河开挖。正是有了泇运河的开挖,台儿庄这个小小的村镇,才有了康乾盛世时的“十里歌声,夜不罢市”,才有了乾隆的御笔“天下第一庄”;第二件大事,就是1938年的台儿庄大捷,这场战役,成为抗日战争,乃至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而第三件大事,就是眼下正在进行的投入8亿巨资的古城重建。

    来到台儿庄古城,走在仿佛布满伤痕的斑驳青石板上,不由产生一种时空的恍惚感。每隔几步路远,便可见大战的遗迹展示,让人仿佛不断地在这七十多年的历史间来回穿越。最给我震撼的,是一幅“小敢死队员”的照片。照片上一位稚气未脱的小战士,穿戴日军军服、钢盔,腰间挂满手榴弹,正低着头仔细地凝听战友教他如何引爆手榴弹。

    据载,台儿庄战役中,所有的参战部队在战争最为关键的时刻都有敢死队出征。其中尤以图片所反映的据守城内的池峰城部敢死队最为著名。在日军攻陷城池大部之际,池峰城组织57人敢死队深夜出征,最终收复了失地。

    照片的拍摄者是20世纪最著名的战地摄影家罗伯特·卡帕。后来,他在美国《生活》杂志这样评价他镜头中的台儿庄:“历史上作为转折点的小城的名字有很多———滑铁卢、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字———台儿庄。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城镇,一个京杭大运河经过的城镇,一次胜利已使它成为中国最知名的村庄。”

    英勇的敢死队在战斗结束后仅剩下13人,池峰城亲自接见他们,并决定每人奖大洋30元。勇士们对池峰城表示道:“感谢师长的奖赏和鼓励,然而钱我们不能收。我们连命都可以不要,要钱做什么?”

    我久久地驻足英雄的像前,耳畔仿佛回响起枪炮声、厮杀声。我在心底细细地翻想着这一番话语,又不禁回想起刚刚参观的贺敬之文学馆。

    贺敬之文学馆就坐落于古运河畔,与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毗邻,与大战遗址台儿庄火车站隔河相望。

    走进文学馆大厅,正中是贺敬之的雕像,雕像左侧是真人扮演的杨白劳在为喜儿扎红头绳,右侧站着的则是黄世仁三个“坏蛋”,参观者纷纷抢着和喜儿照相,黄世仁则乏人问津。

    看着这些拍照者,不免想起此前的一场争论:

    某学者到一所大学演讲,提到“白毛女应该嫁给黄世仁”的观点,近来在年轻人中流行。现场马上有一位女生站起来说:“黄世仁风雅又有钱,为什么不能嫁给他呢?如果喜儿实在爱大春,可以做他的情人。”

    在戏剧虚拟的现场,人们依然选择了喜儿抛弃了黄世仁,可一旦从虚拟回到现实,选择的则是嫁给黄世仁。对权钱的膜拜,已经淹没了那份同情体贴,所以“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

    历史的尘埃遮盖了往日的悲壮,时势的变迁淹没了古运河的潮声,对于今天的人们,英雄的台儿庄,正在慢慢地淡出视野,慢慢地被遗忘。面对敢死队员的表白,迷恋于权钱中的人们,是否还有勇气在内心深处引爆一场“交战”?

    天地有灵而无言,守望这一切并承载这一切的运河,依然逝者如斯地无语流过。

                                                                                                            《羊城晚报》  (2012年1月11日B4版  乔晓)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中国台儿庄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14日
    上一篇:古韵幽幽台儿庄[ 01-13 ]下一篇:啊!台儿庄[ 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