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区:“1+3+4”模式 提升法治镇(街)建设水平 2020年以来,台儿庄区坚持将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探索形成法治镇(街)建设“1+3+4”模式,构建了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为基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一、强化一个统筹,凝聚法治建设合力。我区在全省率先实现镇(街)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全覆盖,充分发挥全面依法治镇(街)委员会牵头抓总、协调各方作用;通过培育先进典型,在全区营造“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以点带面、进位争先”的浓厚氛围,努力提升基层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水平。
二、建好三个中心,服务基层干部群众。坚持非诉讼纠纷化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治宣传教育中心三个中心一体建设,面向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2020年,全区共受理矛盾纠纷726件,处置率100%,调解成功率99%以上,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街)、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的目标;提供法律咨询等2万多人次,开展宣传教育276场次,覆盖干部群众约3.6万人,营造了良好法治氛围;211个村(社区)全部建成司法行政工作室,汇聚律师、调解、法援、基层法律服务等资源,就近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三、把握四项重点,提升法治建设水平。一是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制度,严格执行法定程序,提升了决策科学性、合法性、民主性。完善党政一体政府法律顾问制度,6个镇(街)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增强决策合法性。建立国家工作人员“两述两考”学法用法制度,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二是规范基层执法行为。完成专业执法队伍改革,整合综合执法机构和人员编制,保留区级层面8支执法队伍。探索“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连续5年举办镇(街)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增强了人员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三是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各镇(街)打造普法志愿者队伍,共组建普法讲师团36个、法治文艺团队33支,深入开展“法律九进”等活动,抓好普法阵地建设,建成法治文化广场(公园)46处、法治文化长廊151处,211个村(社区)全部建成了法治书屋。深化基层创建活动,全区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分别1个、5个、80个。
四是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实施“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三年行动”,6个镇(街)实现品牌调解室建设、专职人民调解员选聘全覆盖。抓好矛盾排查化解,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建立台账,分别制定化解方案,实现一般性纠纷就地化解,疑难复杂纠纷集中攻坚化解,专业性行业性纠纷由非诉讼纠纷化解中心化解,把矛盾及时有效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台儿庄区司法局)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上一篇:马兰屯镇道庄村:第一书记心连心 送福到家迎新春(图)[ 02-04 ]下一篇:济枣(台儿庄)高铁四电场坪位置现场核对工作顺利完成[ 02-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