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李常平 台儿庄好人榜九月上榜先进典型事迹展示(三)无怨无悔情系青花布 李常平,男,汉族,1953年2月生人,台儿庄区泥沟镇东黄庄村人,群众,“青花布印染技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第九届台儿庄区政协委员。李常平热衷于文学创作和民俗文化的搜集、研究、推介与收藏,自创枣庄市泥沟镇青花布民俗陈列馆,以饱满的热情传承印染技艺,其“青花布印染技艺”被录入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先后被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授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先进工作者”,市文联、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市工艺美术家协会授予“枣庄市工艺美术大师”等荣誉称号。其作品“平安富贵”荣获市轻工业办公室、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优秀作品奖。 呕心沥血 自育原料 台儿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鲁南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便是其中一朵具有无穷魅力的艺术。其制作第一步便是种蓝打靛,制作染料。 “凡蓝五种,皆可为靛”。为取得上好的蓝草,李常平寻芳觅踪,广为引种,采蓝发酵打靛,环环相扣,一丝不苟。其中最适宜的便是南方生长的马蓝,但这种蓝草不好栽种活,特别是从南方移植到北方,路途遥远,秧苗不容易保持新鲜。2012年,李常平经过多方打听,从浙江买了苗插种上。由于对马蓝的生长习性全然不知,李常平经过三年的试种,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才慢慢摸索出马蓝在本地的存活种植方式和冬季保存方法。目前,李常平已种植蓼蓝20000余株,菘蓝3000余株,木蓝2000余株,马蓝5000株,自建蓝草育苗棚300余平方米,吸纳10余名富余劳动力就业。 有济宁和日照两名大学生,听说李常平种植马蓝成功的消息,慕名前来求苗,李常平老师不但免费送给他们蓝苗,还教给他们自己种植存活的技术。有福建和贵州的爱好者前来求蓝苗,李常平也是多次免费寄苗,并传授适合当地种植的经验。 精心设计 创新图案 蓝色印染的图案都是镂空而成,刀功细腻,花型紧凑,纹样新颖,寓意吉祥。传统图案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在图案上也需要创新才行,李常平每天苦思冥想,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图案来制版,他设计的“灵猿献寿”“喜鹊登梅”等三十余种模版无不活灵活现,无不精雕细刻,别致新颖。同时,为强化青花布美感、质感与多样性,引进了夹染扎染蜡染云染等南方传统印染技艺,并融入时尚生活理念创意产品设计,开发出民俗服饰、围巾和床帏、帐幔、桌布等家居布艺用品。其作品远销河南、安徽、浙江等地,还有外国友人通过亲朋好友前来购买;为台儿庄沧浪民居、泥沟镇张山头村民俗博物馆、枣庄玺东学院提供产品,作为展品及装饰品。同时,在生产实践过程中,还自制研发一套植物染料制作设备,以电力代替人力,结束了千百年来人工制靛的历史,缩短打靛时间百分之八十以上,解放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满腔热血 发扬技艺 李常平的爷爷是开染布坊的,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纯手工染兰花布技艺慢慢被化学染布取代,但李常平从小就听爷爷讲染布的方法,慢慢的在内心萌发了继续那门技艺的想法。但是这种传统的染布技艺成本高,且产量低,无法用于谋生,迫于生计,年轻的李常平学习了修汽车,赚钱养家糊口,后来孩子都渐渐长大、成家。李常平觉得是时候重操爷爷的旧业,不顾家人的反对和外人的眼光,于是放弃还不错的修车行当,开始慢慢摸索研究手工青花布印染。他用20年的时间,专注于青花布印染技艺,他“一染成名”,成为枣庄市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从而更加激发了发扬青花布技艺的热情。李常平大胆尝试将海棠果、涩柿子、石榴皮等本土材料用作制靛印染的辅料,取得出乎意料的佳妙。 有位家住市中的老人,是位青花布爱好者,对传统手工青花布情有独钟,经多方打听,来到李常平家,想买大块的青花布用来做床上用品。可是李常平家大块的青花布所剩无几,仅有的两块,是用来展示用的,因为印染工序复杂,短时间内染不出大块的青花布。但是老人执意要买,且愿意出高价买,李常平老师为了满足老人的要求,把用来展示的两块布低价卖给了老人家。他经常参加传承文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兰祺印花技艺公益课堂,为师生讲述青花布的“前世今生”,让青少年感受到非遗的历史沉淀,在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的同时,增强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上一篇:台儿庄:“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活动走进邳庄镇社会福…[ 10-22 ]下一篇:【10月22日】山东台庄酒厂隆重举行2023九九重阳节私人窖藏酒封…[ 10-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