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侯中华:五四运动中台儿庄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又称中国青节,时间为每年5月4日是纪念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为了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光荣的革命传统而设定的节日。同时也让我们回顾一下五四运动中台儿庄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辛亥革命促进了新文化运动在全国的蓬勃发展。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重要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敬告青年》中号召青年向陈腐的封建文化开展斗争。李大钊也在《新青年》发表《青春》和《今》等文章,鼓励青年不断追求进步,不怕困难,顽强战斗,冲决历史上一切罗网,催促青春之中国的诞生;提倡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台儿庄地区尽管是受封建文化礼教影响较重的地区之一,可是一些有识之士也勇于冲破封建枷锁的羁绊,走向社会寻求新知识、新思想,在当地办起了新学校。1913年夏在兰陵书院旧址开办台儿庄国民两等小学堂。1919年增设高级班招生17人,后改称峄县第三模范小学,1918年,李淑贤在台儿庄火神庙创办淑贤女子小学。该校不仅向学生们传授文化知识,还向学生进行男女平等、提高女权的教育。一些进步女青年也勇敢地走向讲台向学生讲授新的科学知识。有些进步知识分子一面教学,一面拿起文学创作的武器,向旧世界宣战。 1919年,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为导火索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像火山一样首先在北京爆发了。山东各地的青年学生纷纷走向街头游行示威,声援北京学生发起的“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爱国运动。在山东的反帝爱国运动中,青年学生成为先锋,他们推动运动由宣传、抗议过渡到组织群众直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山东工人阶级在运动中也登上了政治舞台。 5月2日,济南3000余名搬运工人连续举行大会,号召国人为“收回青岛,收回山东主权”而斗争。在峄县台儿庄等城镇,一些中小学生和进步青年纷纷响应。青年学生朱道南、孙伯龙等,在五四运动爆发后,成立了峄县学生救国联合会,孙伯龙任会长。他们开展了游行示威、抵制日货等斗争。学生救国联合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台儿庄地区爱国运动的开展,也促使台儿庄一批进步青年觉醒,勇敢地离开家乡走向社会,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而接触、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 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入20世纪20年代,台儿庄地区的一批先进的知识青年勇敢地走向社会宣传新思想。徐州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成员陈亚峰、郭子化等人创办的《赤潮旬刊》对台儿庄地区的知识界产生了一定影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吸引和影响了一批有志青年,他们进一步学习探索马列主义,在亲身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思想发生了变化,成为台儿庄地区早期信仰马列主义的革命分子。 台儿庄早期出现的学习、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活动,为以后台儿庄的中共建党和开展革命活动,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台儿庄区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 侯中华 2025.5.4)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上一篇:《樱桃园采风》作者:单立强[ 05-04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