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运河>> 湿地>>正文内容
  • 台儿庄:涛 沟 河 畔 稻 花 香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在台儿庄区邳庄镇东部,一条河流由北而南汇入大运河,河内芦苇青青,鸭嬉鸟鸣,这条河叫涛沟河。河东岸是江苏省,河西岸是山东省。一桥飞架东西,连接两省,桥西端有一个村落,名涛沟桥村。就是这个村曾名震齐鲁,在枣庄市的农业发展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一页。该村生产的大米远销省内外,成为一方名牌—涛沟桥大米。
                                             

                                           风雨兼程名牌路
        

         涛沟桥村形成于明朝洪武年间,原名太平庄。相传在清朝,一世代以卖豆腐为生的谭姓人家为了做生意请来了一些工匠,买来了石料,修了一座石桥,名唤涛沟桥,于是年代一久,村随桥名,太平庄就更名为涛沟桥了。台儿庄素有“洪水走廊”之称,地势低洼。而以赵村为中心的涛沟桥一带是全市最洼的地方,海拔仅有24.5米。又由于东临涛沟河,南濒大运河,北靠燕井河,历史上为洪涝多发地方。由于长年洪水泛滥,水土流失严重,故形成黑土涝洼地,土地贫瘠。1963年夏,暴雨一月余,雨量达1087毫米,台儿庄一片汪洋。灾情牵动了中央领导,这年8月,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在台儿庄境内建电力排灌站,并委派民政部长程子华同志来台儿庄确定电力排灌站的位置等问题。这一年,国家拨给台儿庄救济粮86万公斤,救济款3万元。就在这严峻的形势下,涛沟桥大队却创出了奇迹,他们试种的大面积水稻获得丰收,平均亩产260公斤,为在黑土涝洼之地夺取高产闯出了道路,大队支部书记仲伟岭同志因此荣获“华东地区农业劳动模范”称号。从此,涛沟桥大米便有了名。
        涛沟桥大队试种水稻成功鼓舞了周围村庄,1965年,台儿庄公社的顺河、北关等大队种植的水稻也获成功,到1967年,全区已种植水稻6万亩,平均亩产160公斤。
        涛沟桥水稻产量逐年上升,到70年代,产量已超过400公斤,被称为跨“黄河”(亩产250公斤),过“长江”(亩产400公斤),涛沟桥大队不仅粮食自给,而且还敲锣打鼓向国家交售爱国粮,成了“农业学大寨标兵”,并一度成为全省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各级报纸、电台纷纷作了报道。当年曾有“远学大寨近学涛沟桥”之说。
        从此,涛沟桥大队名声大振,成了枣庄地区的一颗明珠。台儿庄区决心大力推广涛沟桥的经验,1976年1月,成立了台儿庄区稻改指挥部,在全区范围实施稻改,省委、省农办的领导6次来到台儿庄指导工作,市委领导坐镇指挥,并抽200多名机关干部组成工作队,深入稻区帮助工作,鱼台县也派出150多名技术员作指导。周围区的公社也给予大力支持,市直部门和矿物局派出5000多名干部、工人、师生支援台儿庄的稻改。这一年,全区种植水稻12万亩,平均亩产192.5公斤。第二年,水稻面积增加到16万亩,平均亩产150公斤左右,由于水利条件的限制,以后水稻种植面积逐步缩小。到1980年前,只有涛沟桥大队周围水浇条件较好的10多个生产队种植水道。
                        

                                            春潮涌动再扬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似和煦春风吹遍古运河畔。1979年,台儿庄区有11个大队根据实践效果率先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1年,全区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和大包干。而此时的涛沟桥大队仍被“学大寨的典型”的光环笼罩着,一些人对“大包干”想不通,认为涛沟桥是农业学大寨的标兵,是全省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分田到户,这岂不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可是,事实使涛沟桥人清醒了。相邻的斗沟大队由于推行了大包干水稻产量提高很快。涛沟桥人惊醒了,再也不能背着“先进”的包袱受穷了,在全区最后一个实行了“大包干”责任制。
        据一位农业技术人员分析:涛沟桥一带村庄生产大米之所以产量高、品质好,与当地的土壤、水质和气候有关。涛沟桥一带村庄由于有30多年的种植水稻的历史,已在运河和涛沟河下游的南北交接洼地上形成了水稻土,土质深厚,无障碍层次,潜水位高,不易漏肥水。灌溉水源为未被污染的运河水、涛沟河水,水质较好。这一带的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较长,每年的4-6月份平均月日照时数为200小时,特别是5月份日照时数最多,这正是秧苗发育时期。8-10月份光照时数每月平均在170小时以上,占全年日照到25%,这段时间正是水稻生长、扬花、灌浆、成熟时期,该地区秋季昼夜温差较大,利于养分的积累和转化。
         涛沟桥一带的农民有种植水稻的传统,总结出了科学的种植方法。如稻麦轮作,一水一旱,有利于土壤的改良和一些病虫菌源的消灭。在水稻大田管理中的几次“烤田”,更利于养分的大量积累。
    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之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法,使这一带生产出的大米米粒饱满、晶莹亮丽。蒸出米饭软硬适中,吃起来粘筋有韧劲;熬出的米汤洁白质浓,清香可口。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涛沟桥人的市场意识增强了。他们把大米不仅仅看成是赖以生存的粮食,而更重要的是一种商品。涛沟桥村建立了米厂,制作了包装袋子,在袋子上赫然印上了“涛沟桥大米”几个大字,“涛沟桥大米”风风火火闯进了市场,畅销周边地区。在涛沟桥村的影响带动下,周围几个村也打出了自己的牌子,如“运河大米”、“沧浪庙大米”、“荷花大米”等,品牌近10个。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涛沟桥人的商品意识浓厚了,为了更好地抢占市场,打出名牌,他们将“涛沟桥大米”正式到工商部门注册商标,成为一方名牌产品。“涛沟桥大米”注册商标后,远近闻名,前来购买者络绎不绝。价格扶摇直上,曾一度涨到每公斤4元以上。目前,涛沟桥人已不要出村卖大米,坐在家里搞批发,每到水稻收获季节,来自枣庄、青岛、济南、北京等大中城市的客商慕名而来,连周围几个村庄都沾了光,买不到“涛沟桥大米”的客商不愿空手而回,就在附近几个村庄抢购一番。
                       

                                         名牌激起千层浪


       “涛沟桥大米”已不仅仅是涛沟桥人的名牌而已成为台儿庄区的农业名牌。台儿庄区委、区政府决心发挥名牌效益,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多方筹集,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稻区形成了沟渠纵横,站渠相通,排灌自如的农田水利网络,为水稻面积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台儿庄区的一位领导这样算了一笔帐:一亩水稻产量为550公斤,能出大米400公斤,价值1000元;产稻糠150公斤,价值200元,稻草打成的苫子,是温暖式大棚的必需物资,又能收入200元,这样一亩水稻可收入1400元,相当于3亩多小麦,4亩玉米的价值。清清楚楚一本帐,农民能不积极响应吗?台儿庄区委、区政府把邳庄、台儿庄、彭楼三镇作为水稻重点开发区,在运河两岸形成8万亩的水稻区,并发展秧田藕面积10000亩。
        现在,台儿庄区的水稻开发不仅成为高产高效优质农业,而且已成为旅游观光农业,每到夏季,全区万亩秧田藕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秀丽景色,每年前来观赏荷花的游人达10万多人,提高了大米品牌的知名度。(郑学富)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大运河台儿庄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