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古城要闻>>正文内容
  • 枣庄39中唯一创建市信息化校园示范校(图)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2012年12月28日,枣庄市教育局将2012年度拟认定基本达枣庄市信息化校园示范校名单在枣庄教育网上予以公示。公示期为三个月,公示时间为2012年12月28日--2013年3月28日。枣庄三十九中成为全区唯一一所创建枣庄市信息化校园示范校的学校。

            市教育局根据枣教发〔2011〕20号文件《枣庄市教育局、枣庄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枣庄市中小学信息化校园建设工程(2011-2015年)的通知》精神和枣教发〔2012〕24号《枣庄市中小学信息化校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在各区(市)、市直学校申报和自查的基础上,于2012年12月10日--14日组织对全市申报的21所学校进行了全面检查验收,拟认定17所学校基本达枣庄市信息化校园示范校。台儿庄区仅枣庄三十九中1所。

            枣庄三十九中将依据《枣庄市中小学信息化校园建设标准(试行)》和《枣庄市中小学信息化校园评估细则(试行)》和2012年12月11日市验收整改意见认真进行整改,并于4月1日前上报整改结果,接受市教育局核查。

            为切实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数字化管理,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提高教育现代化的综合水平,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枣庄三十九中加大投入,采取措施,积极创建枣庄市信息化校园示范校。

             一是加强基础环境建设。学校建设了适应教育教学需要的校园广播网、校园电视台、安防监控系统和报警、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宽带接入教育城域网,信息点覆盖学校所有教育、教学及生活场所。投资24.8万元,在全区率先建立了自动录播系统,数码摄像机、音响、多媒体计算机、编辑机、刻录机、数码相机、扫描仪、打印机等多媒体制作设备齐全。建立了符合省市统一标准的、具有一定开放性、扩展性并能彰显个性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的信息化,有包括教学、教师人事管理和学生管理、教务管理、校产管理、财务管理、图书管理、课题管理、实验管理等软件。积极进行个性化资源建设,建立了开放性的校本资源库(含案例、课件、试题、教学素材等),新建网络中心,投资70万元新增服务器3台,资源容量达60GB以上,并实行动态更新。在全区率先建立了教师博客群,截至2012年12月19日,在岗的近150名教师全部建立了个人博客,成为教师呈现教学智慧和教学心得的平台,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提高教学应用水平。教师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备课、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研活动,积极开展校内外网上研讨、交流。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参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竞赛并获奖,孙晓莉老师获市数学课件评比一等奖,靳西栋老师获市数学电教优质课二等奖,朱怀东老师获市物理电教优质课二等奖,崔玉胜获市地理电教优质课一等奖。制订了激励教师参与学校资源建设的机制,积极参与市、区两级教育资源库开发建设及优质教育资源评比活动,学校有2个市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教科研课题。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开展教师校本培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对学生学习成绩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利用网络环境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网上查询等方式,不断提高搜集、筛选、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和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开展网上交流,使网络真正成为学生交流思想、增进感情、发展友谊、展示作品的互动平台。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设了信息技术课,提高了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学校在全区率先建立了内容丰富、构架合理、服务教育教学、展示师生风采的学校网站,有专人负责维护更新。建立了网络虚拟学习社区,进行网上作业、网上讨论、网上测试等网上互动活动,使网站成为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平台和学校对外交流的窗口。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家校沟通及互动。

             三是提高管理应用水平。利用城域网的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平台,把教师人事管理和学生管理、教务管理、图书管理、课题管理、实验管理等各管理系统相对集成,有通用的数据格式和数据交换标准,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后勤服务管理的数字化。在办公自动化方面,实现了学校信息处理、工作活动安排、文件收发等管理功能,促进学校日常办公事务的数字化。在教师人事管理和学生管理方面,学校建立了完备的教师人事档案和学生学籍档案。在教务管理方面,实现对学校教学基本信息、教学计划、学生成绩、学科和课程、课表和课务等管理功能。在校产管理方面,实现了学校校产编目、入库、领用、调拨、报损、查询、汇总等功能。在财务管理方面,按财务管理的要求,对学校帐务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在图书管理方面,实现了学校图书的入库、借阅、催还、挂失、查询、统计等功能。在课题管理方面,对学校科研课题的申报、过程研究、中期评估、结题等工作实行了数字化管理。在实验管理方面,实现了学校实验仪器的购置、入库、入橱、台账及使用管理等功能,并能实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项目管理。在档案管理方面,初步实现对学校文件档案进行归档、查询等功能。在后勤管理方面,实现对学校后勤服务设施的数字化管理。

            四是建立保障措施。根据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方案要求,制定了学校信息化发展三年规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电教处,统筹全校信息化建设。配备了信息技术专任教师3人,满足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重视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健全了信息化设施使用、管理、维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师生进行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教育,明确了网络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对网络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网络安全畅通,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张会  龚义涛)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