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区人民政府区长
王 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2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2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区政府紧紧依靠全区人民,执著奋进,合力攻坚,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开创了城市转型和幸福台儿庄建设的新局面。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44亿元,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6.2亿元,增长18%。荣获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评比第三名,被授予全市城市转型工作集体二等功,我区正在迈入全市科学发展第一方阵。
一年来,旅游服务业蓬勃发展。古城2平方公里核心景区基本建成,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挂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奠基,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山东大学创业孵化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国际培训基地相继落户,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非博会、首届中国年博会、第三届两岸汉字艺术节等重大活动,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千家商户安置就业1.2万人,带动就业2万人。贾庆林、王兆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莅临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加快旅游配套建设和服务业发展,完成大战纪念馆改造和湿地公园景观提升,清御园君廷酒店一期、台庄公馆建成营业,全区新增标准床位2620张,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6亿元,增长150%;游客服务中心、古运建材城投入运营,伦达温泉酒店、汽车文化城等项目进展顺利,港航物流中心、文化路商业综合体完成外资企业注册;“银河卡”船舶抵押贷款业务填补全省信贷产品空白,各项贷款较年初新增15.1亿元,高于过去6年的总和,增幅全省第一。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8亿元,增长17%;三产实现税收1.24亿元,增长35.5%,三产增加值占比提高2.2个百分点。
一年来,工业转型振兴步伐加快。支持工业企业稳增长、抗下行,化解区属企业历史债务3亿多元,争取中小微企业过桥还贷资金2600万元,10家中小企业列入国家、省、市级专项资金扶持计划,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2亿元,同比增长10.7%。突出产业招商、定点招商,组织参加了香港经贸洽谈会、浙江产业推介会和海内外知名企业家齐鲁行等活动,引进落地投资过亿元项目12个;全区在建5000万元以上项目39个,联润新材料10万锭和青纺联5万锭高端纺织、王晁煤矿90万吨技改项目投产,荣华纸业20万吨技改、誉邦机械等项目开工建设,弘泰福源煤矿、贵州夫康煤矿进展顺利,耳海煤矿完成立项。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填补全市空白,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零突破”,荣获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市长质量奖2项。突出抓好节能减排,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4.7%,被省政府评为淘汰落后产能先进集体;实施26项环保工程,取缔露天采石场14家,提前完成“十二五”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任务。
一年来,农村经济活力持续增强。深化农村改革,流转土地2.3万亩,集约经营达4.2万亩,新增土地专业合作社37家,达到87家,利用土地产权抵押贷款1400万元。粮食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新高,新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达到19家,创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4处,新取得“三品”认证6个,达到18个,被评为全省食用菌行业先进县和省级现代渔业示范园区。获批农业项目51个,到位资金9660万元,完成水利、农业开发等重点工程7项,新增节水灌溉2.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综合整治土地8.4万亩;高效节水一期工程通过省级验收,获得追加奖补资金500万元;祥和乳业农业养殖循环经济示范项目通过省级初审;狠抓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被列为全省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示范县。大力创建森林城市,实施“一区一环两公园”大绿化,新增造林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8.6%,获得全市年度综合考核第二名。在全市率先实施农业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三农服务中心、防汛会商系统、动物检查检疫站投入使用。建成道庄农民创业园,特色加工从业人员达3.2万人,实现加工收入1.2亿元;发放粮食、农机等各类惠农补贴6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86元,增长17%。
一年来,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围绕“江北传统滨水小城”定位和特色文化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和功能,城镇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85亿元。科学编制城市风貌、景观和建设规划,城市详规实现全覆盖。启动“两河两路两社区”和文教行政新区建设,实施箭道北路、台北路、中心路、台燕路等工程建设,完成顺河街、圩沟河片区动迁12.9万平方米,贯通小季河和圩沟河,拉开城市“东进北上”帷幕。完成运河大道、台韩路等16条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建成小北湖等园林景观44处,新增水面14万平方米、绿化50.2万平方米,改造建筑立面32.7万平方米,城市特色更加鲜明。启动建设北郊水厂,新建公厕和垃圾中转站4处。开通城市公交,40个站点覆盖城区80%的人口;启用公共自行车系统,促进低碳出行。创新城管体制,三轮车非法营运和车辆超限超载得到有效整治,获得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评比第二名。完成涧头集镇、泥沟镇总体规划编制,涧头集镇列入省级新型城镇化示范镇。建成29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5个新型农村社区、127栋住宅楼基本建成,1051户村民乔迁新居。扎实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创建文明生态村36个,马兰屯镇被评为省级文明乡镇。
一年来,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事业投入8.3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5%。投资3.2亿元、占地320亩的枣庄二中新校完成一期主体工程;投资1900万元,完成实验幼儿园新建和5项校舍安全工程,实施5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公开考选35名教师,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投资3600万元,完成区医院综合楼、老年托抚中心、涧头集镇中心卫生院病房楼主体工程;完善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补偿基层医疗机构1600万元,减少居民就医支出8990万元。城乡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居民养老保险纳入国家试点。现役军人优待金提高到6300多元,妥善安置2006年以来退役士兵188人。建成经适房、廉租房、公租房375套,城镇新增就业598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预防和打击犯罪,群众治安满意度居全市前列。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信访总量稳中有降。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强化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开展性别比专项治理,人口形势持续稳定。完善城乡文体设施,被评为省级农家书屋、全民健身工作先进集体。人防、气象、地震、史志、老龄、残疾人、广播电视、民族宗教等各项事业都取得新的成绩。
一年来,行政效能显著提升。牢固树立效益、效率、效果并重的理念,努力提高抓落实水平,政府工作高效运转。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29件。推行扁平化领导、敞开门议政,以集体智慧决定重大事项,提升了科学民主决策水平。政务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大厅启动运行,98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集中办理、“扎口”收费。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梳理细化行政处罚事项2900余项。加强机关事业单位队伍建设,面向全国招录人才119名。深化廉政风险防范,扎实开展政府系统干部作风纪律建设年活动,推行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管理,建立健全监察、审计部门对重点工程项目全程监管机制,有效预防了违法违纪行为。
各位代表,新一届政府的良好开局,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群策群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在我区创业发展的投资者、建设者和所有关心、支持台儿庄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偏小,镇域经济薄弱,财政刚性支出增长与后备财源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综合实力与跨越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产业依赖资源、结构单一,新的增长点不多,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压力较大;供水、供热、供气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改善民生和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人才不足,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匮乏,一些体制机制性障碍尚未完全消除,政府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解决,绝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望。
二、2013年政府工作目标和任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区转型跨越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古城重建引领城市转型、全面建设幸福台儿庄“一大战略”,坚持文化旅游业大发展带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与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统筹发展“两轮驱动”,着力在服务业跨越发展、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加快魅力城市建设、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办实事惠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等“六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强化作风能力建设“一个保障”,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1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在新一年工作中,我们将着力把握“一个机遇”,强化“三个观念”。
切实把握新的战略机遇期。我区近年来坚定不移推进城市转型,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路径已经找到,基础更加坚实。非博会成功举办,5A级景区成功创建,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启动建设,台儿庄登上新的发展平台,外部环境更加有利;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势突破,高端人才加速聚集,科技创新渐入佳境,内生动力持续增强;转型成果普惠民生,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全区上下信心百倍,干劲十足,成为跨越崛起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紧紧抓住、切实用好眼前的战略机遇期,科学谋划,真抓实干,创先争优,努力实现新成就、夺取新胜利。
强化古城引领观念。古城重建是全区工作的总抓手,是转型跨越的总引擎,与台儿庄未来休戚与共,与百姓幸福息息相关。必须进一步突出古城核心地位,围绕古城谋划发展思路,凝聚合力服务古城发展,持续提升古城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打造高端旅游品牌,增加古城直接收益。发挥古城溢出效应,拉动投资、扩大消费、增加就业、优化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持久造福全区人民。
强化提质增效观念。尊重经济规律,才能持续发展;突出质量效益,方可转型跨越。必须着眼长远,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以改革增强动力,以创新挖掘潜力,以开放激发活力,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构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多赢格局。
强化民生优先观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群众谋福祉,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进一步加大对民生事业的财力、精力和情感投入,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劳有应得、住有安居、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困有救助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创造更多的幸福元素,让发展成果更全面、更公平地惠及全区人民。
各位代表,实现今年的任务目标,关键靠实干。我们必须乘势而上,奋力进取,同心协力,孜孜以求,以舍我其谁的姿态担当起台儿庄跨越发展的重任。
三、坚持古城重建引领城市转型,推动区域经济提质增效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主动尊重经济规律,深化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抓住古城影响力提升的机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服务业,实现三产富民。打造高端旅游品牌。高标准完成古城核心景区重建,加快大战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完成李宗仁史料馆搬迁,推进老火车博物馆等专题展馆建设,实施运河湿地、九星山等景区综合开发,丰富完善以古城为核心的大景区体系。以市场化为导向,加强古城资本运作和运营管理,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突出古城的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和文化类专业会展中心定位,搞好业态规划布局和招商,重点引进特色小吃、品牌酒店和主题文化客栈。强化行政推动、市场运作,创新古城宣传营销机制,加大重点客源地和高端客源市场开拓力度,大力发展会议会展经济,重点引进全国性会展,办好“年博会”、“台儿庄古城非遗博览会”、“全国童歌会”,策划举办国际版权民间论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培训、亚洲建筑师大会等活动,实现游客量和旅游综合收入持续增长。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建立国家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完成总体规划和相关规划编制,结合各类项目,实施道路、水系等配套建设。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推进非遗博览园、版权贸易基地、运河文化学院、影视基地等项目建设,重点建设非遗会展中心、博览中心。加强文物保护和民俗文化传承,鼓励文艺精品创作,繁荣城乡文化市场。壮大提升服务业。积极引进全国知名品牌服务业企业,确保清御园君廷二期、伦达温泉项目投入运营。强化涉旅行业监管,提升景区、酒店、导游管理服务水平。建设和顺老街、台大商业街、文化路商业综合体,打造城市核心商圈。建设港航物流园区,促进港口集聚,构建区域物流枢纽。支持供销、邮政系统建设配送中心、镇村连锁店,服务城乡居民。以全国经济普查为契机,摸清服务业底数,积极争取发展引导资金,重点培育限上企业,壮大服务业规模,力争三产增加值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
(二)加快工业转型振兴。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财政增长的支柱。必须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做大做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煤炭产业,稳定现有产量,开拓埠外资源,加快推进夫康、耳海煤矿项目,确保新宏煤矿技改、弘泰福源煤矿建成投产。造纸产业,确保荣华纸业20万吨技改项目建成投产,清源污水深度处理工程投入运营。水泥产业,稳定产量和效益,拉长产业链,积极参与全市产业整合重组。化工产业,加快丰元化学上市,力争7.5万吨草酸二期项目建成投产。培植壮大新兴产业。突出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确保青纺联10万锭全部投产,海扬王朝新增牛仔布产能800万米;确保誉邦科技一期、国风铝业二期建成投产,胜达精密铸造三期顺利推进;开工建设生物质及污泥发电、新型骨料、工业焊管等项目,力争华电风力及光伏发电项目落地建设。完善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基础配套,加强现有企业运营管理和服务,力争新引进软件服务外包企业10家。推动企业内涵式发展。扎实推进技术创新,支持联润新材料等企业创建省级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打造4家信息化示范企业。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加大扶持服务力度。重点培育10家中型企业、30家小型企业、60家微型企业,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67个技改项目建设,力争技改投资40亿元。创新金融产品,开展过桥担保、过桥还贷和助保金业务,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难点在农村,潜力和希望也在农村。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落实“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积极争取种粮大户扶持资金,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产业,推动食用菌、蓝莓、莲藕、苗木花卉等产业规模扩张,高标准实施优质鱼产业项目。注重绿色生产,力争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扩大到22万亩,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家、“三品一标”认证3个。完善农业保障体系。投资1.2亿元,实施新沟河治理、沿运排灌站更新改造、高效节水二期、石佛寺节制闸、1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等重点工程,争取实施投资6500万元的高效节水三期、大沙河分洪道治理工程,推广新型农业机械,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实做好防火、防汛、防疫、防病虫害等工作,突出抓好美国白蛾防控,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建设地方粮食储备库,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巩固提升农村特色加工业,借助古城平台开发旅游商品,由来料加工向自主研发、规模经营转变,逐步打造“小商品研发销售基地”,让更多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加快培育现代职业农民,解决好农民致富缺门路、缺技术、缺资金等现实问题,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四、纵深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国家方略,也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我们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科学配置城乡资源,通盘谋划区域发展,挖掘内需潜力,激发创新活力,增创跨越发展新优势。
(一)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科学规划布局,突出城市引领,强化“三级联动”,着力打造魅力城市。精心建设城区。按照“江北传统滨水小城”定位和“东进北上”发展思路,高标准编制相关规划,深入推进“两河两路两社区”和文教行政新区建设,建成中心路、箭道北路,改造东顺路、文化东路,完成小季河、圩沟河综合整治和赵村搬迁,建设行政综合办公楼和检察院办公楼,统筹地上和地下基础建设,稳步拓展城市规模。尽快完善供排水、燃气、供热、强弱电管网和消防设施,启用北郊水厂,新增集中供热10万平方米、户用天然气1000户,合理布局公交泊站、公共停车场、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公共厕所。加快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建成闫浅、兴隆、兴中、陈塘等安置区,创建3处生态示范小区、3处物业管理示范小区。加强城市管理,解决好部分路段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加快建设城镇。注重突出特色,完成马兰屯镇、张山子镇、邳庄镇总体规划修编。对示范镇,在资金、用地、产业布局等方面予以倾斜,配套道路、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科技等公共服务,带动全区小城镇加快发展。尽快完成5个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建设和土地复垦,鼓励连片开发农村社区向小城镇集中,每镇至少建设1处标准化小区,完成涧头集镇颜庄新村一期工程。深入实施通达工程,争取省道234南延雷草至李山口段项目。积极建设新农村。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推进村庄整合,新建16个农村社区标准化服务中心,完善村庄道路、饮水、健身、公厕等服务设施,集中开展村容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乡村文明行动”,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二)强力推进产业招商。坚持产城互动,以招商引资推动产业向城镇聚集,以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功能提升。强化专业招商。设立工业、农业、服务业、城镇建设等六个专业招商组,实行一个产业一套政策、一支专门队伍,一抓到底。各招商组要深入研究上级政策和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精心包装项目,广泛对接洽谈,有针对性地引进项目。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实行周调度、月督查、季评比、年考核,严格兑现奖惩。强化镇域招商。各镇街要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广泛引进项目,至少引进一个注册资金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实行半年一观摩,现场打分,排出名次,对招商成效显著的镇街,加大财政转移支付支持力度,在土地指标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倾斜。强化企业招商。把企业推向招商第一线,支持骨干企业引资技改、增资扩股、外资并购,实现裂变发展。借助古城品牌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推介、项目交流,引导优势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合作,实现强强联合。完善激励机制,现有企业新上项目享受优惠政策,按招商成效确定区属国有企业年薪。强化园区建设。完善开发区配套设施,科学规划建设文化产业、港航物流、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等专业园区。建立“飞地”机制,鼓励项目跨镇入园,逐步实现项目落地园区化。完善项目审批联席会议制度,对确定的新上项目全程跟踪负责,主动进企服务,提高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三)引导农民有序转移。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以农村改革为动力,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推动农民向城镇转移。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抓住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机遇,积极稳妥推行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探索建立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体制机制,推动产权抵押范围由基本农田向农村宅基地、建设用地、林权、水权及其他方式承包地延伸,规模经营主体由土地合作社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延伸,产业发展由单一种养生产向精深加工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伸,“三农”资本注入由土地抵押融资向吸纳社会资本延伸。加大对土地规模经营的政策扶持,促进合作社规范运作、快速成长,力争新增土地合作社40家,规模经营土地3万亩。加强进城农民保障。实施更加灵活的户口迁移政策,鼓励农民到小城镇创业就业和居住,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就业所在地安家落户;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转移衔接办法,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转让和退出机制,努力破解农民进城的体制性障碍。制定扶持政策,让进城农民享有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更多保障,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镇。
(四)打造优美生态环境。科学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突出“一区一环两公园”,持续推进城市森林、水系森林等七大绿化工程建设,积极创建省级黄邱山区森林公园和市级九星山森林公园,加快道路景观绿化提档升级,丰富完善环城、环镇、环村林带,建设一批绿道慢行系统,每镇建设5个绿化示范村,力争新增造林3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4个百分点。围绕水城定位,做足水的文章,实施中水回城工程,积极推进兰祺河、小季河水景提升和赵村湖项目,打造水绿相映的特色生态环境。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打好南水北调和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稳定达到调水水质要求。全面实施水泥企业脱硝,抓好工业废气、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治理和秸秆禁烧。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按计划依法关停小煤矿及非煤矿山,逐步治理修复地面塌陷区和破损山体。加强运河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和保护,打造“最美生态湿地”。实施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示范县项目,积极创建生态镇、生态村。狠抓节能减排。严格执行能评、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投资。推广应用重点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鼓励厂房、小区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实施祥和乳业养殖污染物循环利用等环保工程,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五、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用更多精力关注民生,用更多财力保障民生,倾注最淳朴、最深厚的感情,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
(一)坚持不懈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打造教育强区。投入1.5亿元,高标准完成二中新校一期建设和学校搬迁,启动实施二期工程;高质量完成邳庄明德小学、泥沟兰城小学、马兰板桥小学和龙口小学1.1万平方米教学楼新建;建成各镇街公办中心幼儿园,完成十七中、二十三中等12所学校两热一暖一改工程。通过企业捐助设立教育发展基金,引进培养一批“名师名校长”,考选充实教师队伍,强化教师专业培训和教学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坚持不懈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大医疗基础设施和设备投入,高标准完成区急救中心、区老年托抚中心、涧头集镇中心卫生院病房楼、侯孟中心门诊部新建,实施区疾控中心实验楼建设,完成区人民医院与区中医院的整合提升,深入推进“名医名院长”引进培养计划,打造重点专科、名优专科,狠抓医德医风建设,切实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和新农合制度,推行全民免费健康查体,降低群众医疗负担。
(三)坚持不懈提高社保救助水平。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建设零工劳务市场,开发城镇就业岗位6000个,发放创业贷款1200万元。启动事业单位工伤保险,巩固扩大新农保、新城保工作成果,提高城乡低保和居民基本养老金标准,新建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235套,完成危房改造360户。启动建设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改善敬老院生活条件,广泛组织开展捐助活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四)坚持不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用心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深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安全隐患,实施放心粮油、居民厨房工程,完成33个村2.2万人的饮水安全工程,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和饮食用药安全。加强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优化性别结构,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六、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快城市转型,推动科学发展,人民寄予厚望,政府责任重大。我们将牢记宗旨,干事创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一)增强大局意识。推动城市转型、建设幸福台儿庄是全区人民共同的事业,政府系统各级各部门和全体工作人员要自觉服从大局,积极融入大局,坚决维护大局。拥护区委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加强团结协作,主动服务发展,接受任务不讲条件,遇到困难不讲客观,出现问题不相推诿,推进工作不遗余力,对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打破层级、部门界限,优化工作流程,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标准和效率。加强政治修养,提升思想境界,部门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发挥好每个单位、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个个轮子都承重,节节车厢都驱动,以精彩的局部汇集成壮观、生动的全局。
(二)抓好责任落实。当前,我区正处在振兴崛起的紧要关口,政府系统全体人员务必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心思放到干事业上,把本领用到促发展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强化工作推进机制,实行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领导干部帮包责任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逐个销号。勇于攻坚克难,只为发展想办法,不为困难找理由,一个一个突破,一步一步推进,积小胜为大胜,变跨越为现实。大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深入推进绩效审计、行政问责,奖优、惩懒、治庸,从严查处决策不落实、行政不作为、工作不配合等怠政行为,努力营造“零梗阻、低成本、高效率”的政务环境。
(三)加强作风能力建设。认真落实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扎实开展“干部作风能力建设年”活动,从严抓作风、从细节抓作风、开门抓作风,促进办事提速、服务提质、效能提升。坚持工作高标准,目标高定位,纵向求突破,横向比排名,努力实现速度指标争先、总量指标进位、结构指标提升、竞赛评比创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行政服务“两集中、两到位”,提高服务效率。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大力精简会议、文件、活动,腾出更多精力深入一线,破解难题,多办实事。深化廉政建设,严守党纪政纪,勤俭办一切事业,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风清明。
各位代表,今天的台儿庄,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风正、气顺、劲足,蓄势待发。让我们在中共台儿庄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心无旁骛,只争朝夕,为创造全区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而努力奋斗! (2013年1月16日在台儿庄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