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宣传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区(市)迅速行动,积极贯彻会议精神,结合各自实际,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成为“幸福新枣庄”建设的靓丽风景。
滕州市着力实施四大工程。一是城市精神塑造工程。加强墨子、鲁班思想文化研究,组建善文化研究会,实施滕国故城修复重建规划建设,打造“上善之地 大爱滕州”的城市文化品牌。二是文化惠民利民工程。突出抓好滕州博物馆、滕州文化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年”活动,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健全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创建工程,新发展美丽乡村100个。三是文化产业振兴工程。抓好总投资11.6亿元的龙腾水街文化产业园建设,扶持洪山口、葫芦套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加快发展,做好800集动画片《小小鲁班》等动漫剧、影视剧的拍摄制作,启动北辛文化遗址公园、薛国故城和前掌大遗址开发建设,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四是思想道德建设工程。深入开展“四德工程”建设和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确保全省“四德工程”先进示范县创建成功。
薛城区实施四大文化工程。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抓好薛城区文化中心、奚仲文化广场、锦阳河文化休闲中心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全区各级公共图书馆、纪念馆、图书室和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场馆全面免费开放,打造“百日消夏”群众文化艺术节、铁道游击队广场文艺展演等群众文化品牌。二是文化产业提升工程。以“奚仲文化”品牌为引领,以奚公山风景区、蟠龙河湿地公园、民国影视文化城、榴花峪生态休闲区建设为核心,建设车文化休闲体验区、大型影视拍摄基地、生态休闲长廊,打造奚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与旅游景点建设、车赛娱乐、新能源产业有效对接,实现文化与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三是文化精品工程。以备战“十艺节”为契机,争取推出一批在省内外有重大影响、市场叫得响的精品佳作,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多文化产品。四是文化创新工程。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支持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深入开展“奚仲创新奖”评选活动。
山亭区抓好文化发展工程。一是文化产业发展工程。积极推动翼云石头部落申报省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全力推进抱犊崮文化产业园内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和翼云文化产业园内文化地标建设。二是历史文化挖掘工程。突出抓好小邾国故城遗址保护、建设、展示工作。成立2至4个非遗传习所,举办沧浪渊文化学术研讨会和小邾国君子文化研讨会。三是文艺精品打造工程。出版发行长篇小说《故土》,抓好柳琴戏《罗荣桓在抱犊》的脚本研讨修改工作,策划《民国名将张锦湖》、《沧浪渊传说》等精品创作项目。成立微电影创作中心。四是系列节庆文化工程。开展春节·元宵节系列文化活动、农民文化艺术节、庆祝建区30周年系列庆典、长红枣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深化“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文化惠民活动,做好“十艺节”系列文化活动和各项文艺演出。五是翼云文化英才工程。及时补充储备一批优秀文化管理人才,重点抓好乡土文化人才的集中培训和规范管理,加大扶持力度,激发创新活力。
市中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一是强力推进“乡村文明行动”。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年底前建成较为完善的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实现“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彻底解决垃圾围村的现象。二是打造“文明市中”品牌。设计推出“四德工程”十大特色品牌。在巩固抓好“丝雨”志愿服务品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队伍、拓宽服务内容。三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按照市南工业区整体规划,大力发展工业博览、文化创意产业。以鲁南信息产业园为平台,为创意设计、三维动漫、软件研发等产业提供孵化服务。四是抓好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启动《同春堂》电视连续剧拍摄和同春堂药店旧址恢复重建等工作,做好大型柳琴戏《六字碑》的宣传推介和文艺精品工程申报工作。五是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年内各乡镇均建成3个庄户剧团,组织好“一村一年一场戏”展演活动,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打造“15——20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
峄城区扎实推进两大建设。一是全面推进“美德峄城”建设。以“孝德”工程建设为抓手,办好用好“中华传统文化论坛”,建设“孝德”文化主题公园,实施“中华孝心示范村工程”,打造“一地阳光”志愿服务品牌。深入实施“乡村文明行动”。二是深入推进“文化峄城”建设。成立庄户剧团创作协会和演艺协会,扶持庄户剧团壮大发展,提升创作能力和演艺水平。制订出台《关于振兴峄城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重点支持镇(街)文化产业园区和项目建设。依托榴园书画院,加强书画人才队伍建设,办好会展活动。保护利用现有革命文化遗址和重点文化遗存,积极论证二疏城文化遗址公园开发建设。三是大力开展“文明峄城”建设。做亮志愿者服务组织,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一地阳光”志愿服务的响亮品牌。按照全省“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和“乡村文明家园”项目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文明行动”。
台儿庄区以文化打造特色古城。一是充分发挥古城龙头溢出效应。加快建设18平方公里的文化产业园,尽快启动非遗博览园建设,面向国内外征集大战纪念公园策划方案,以中国台儿庄垂钓大赛为载体,推进湿地休闲产业发展,打造集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和文化产业三位一体的文化综合体。二是依托古城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精心组织两岸文创论坛及两岸书画名家交流展、台儿庄大战75周年纪念活动、全国书画名家古城采风、“湿地之音”青年歌手大赛、“聚焦古城畅游水乡”网络摄影大赛,承办全国童歌会,举办台儿庄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不断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枣轩)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