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栏目报道 在山东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 第五次会议上,《山东省台儿庄古城保护管理条例》正式审议通过。这件地方性法规,来自人大代表的联名议案。变自上而下为自下而上 ,人大立法工作更接地气,更显活力。
正逢周末,枣庄籍山东省人大代表吴晓荫又来到台儿庄古城,借空余时间再做调研,为古城保护开发提新建议。
山东省人大代表吴晓荫:“ 台儿庄古城的修建,在当地枣庄老百姓心中占了比较重的位置,也是一个引以为豪的景点。我们作为人大代表 ,也通过调研调查,怎么样把老百姓的心声反映上来。”
合理开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光人大代表操心,经营商铺的业主也很忧心。
2012年,山东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吴晓荫等26名省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建议制定《台儿庄古城保护管理条例》。人大代表金世 蔚告诉记者,基于凤凰古城等过度商业化的前车之鉴,台儿庄古城很可能会耐不住冲动。
省十一届人大代表金世蔚:“一定要防止运作的盲目性和商业的过度化开发,如果不加以节制,一定会给古城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
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是中国第一座二战纪念城、全国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已经成为“齐鲁文化新地标”,保存完好的6华里古运河、 8大建筑风格的民居、72座庙宇,多元融合、荟萃古今。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600万人次。
枣庄市法制办副主任郭继存:“之所以我们通过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就是考虑到我们现在的建筑风格、目前需要保护的文物,从长远考 虑不会因为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会因为领导人的看法的改变而改变。”
立法保护,成了最明智也最应该的选择。这次通过的《山东省台儿庄古城保护管理条例》明确提出,枣庄市要设立专项保护经费,严格控 制古城规划区范围内建筑高度。
枣庄市法制办副主任郭继存:“为什么作这种规定。 看一下我们古城里面的建筑基本上都是两至三层的高度,高度都在十米左右,如果在 古城周围建一些高楼林立的,100多米、八九十米,跟古城的风貌极为不协调。”
限制古城及周边建筑高度,无疑给台儿庄古城商业开发戴上了一道“紧箍咒”。但在郭继存看来,这不是作茧自缚,更不是自捆手脚,对 商业开发的“紧箍咒”,就是古城景观的“保护符”,只有这样,古城的发展才能可持续。一切都顺理成章,历时近两年,从一份代表议 案到地方性法规,《山东省台儿庄古城保护管理条例》把枣庄人渴望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齐歌共舞的心愿,固化为法律约束力。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制处处长王仲泉:“以往绝大多数的(立法)项目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的立法建议。台儿庄古城保护管理条例 是由代表议案提出的立法项目,这种做法更直接地反映民意,反映实际需要,也更加接地气。”(宋强 赵国伟 渠川)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