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古城要闻>>正文内容
  • 台儿庄区2014年美国白蛾越冬后调查及发生趋势分析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随着气温升高,树木开始进入生长期,“惊蜇”之后各种林业有害生物也要陆续出蜇。近期对我区以美国白蛾为主的林业有害生物越冬后基数进行了调查。选择有代表性的林片,设立标准地标准地25块,调查标准株710余株,总虫口347头,平均虫口密度达0.49头/株。
     

    一、越冬后调查基数及统计分析
            此次调查标准地主要选择2013年未飞防区域和第三代美国白蛾发生较重的地块。因大部分飞防区域第三代美国白蛾虫口密度较小,调查到越冬蛹的机率更小。对未飞防区域的调查:张山子镇尤窝子、涧头集镇旺庄等南部村庄,有虫株率达62%,平均虫口密度达4.3头/株,单株最高虫口达11头。马兰屯镇旅游路两侧树木虫口密度3.9头/株,有虫株率达55%。由于旅游路两侧树木相对较少,冠幅又小,如果进行飞防太过浪费,因此属未飞防区域。2013年马兰屯镇及交通局对前二代美国白蛾都进行了机械喷药防治,第三代发生期由于责任单位存在麻痹思想未进行防治,造成越冬基数较高的情况。第三代美国白蛾发生较重的地块:邳庄镇涛沟河堰斗沟段,有虫株率达42%,单株最高虫口达7头。主要原因是对去年第三代美国白蛾进行机械喷药防治时,离河堰较远的部分树木机械射程喷不到,从而漏防。部分林网的有虫株率也达39%。
     

    二、2014年发生趋势分析
            去冬今春以来,我区天气较常年温暖,降水量也较适宜,为美国白蛾的越冬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增加了越冬基数及成活率。通过去年发生情况和越冬后基数调查,预计2014年5月第一代美国白蛾在我区主要交通道路两侧、河堤防护林及大部分用材林呈零星发生;少部分平原村庄呈轻度发生;全区大部分林网呈中至重度发生;张山子、涧头集镇南部有山村庄围村林及部分用材林呈重度发生。
            通过前两年我区的飞防经验分析,只有飞防才能大面积控制美国白蛾的发生。但不实施普遍飞防,只能控制前二代美国白蛾,第三代又会在部分区域传播蔓延,加之第三代美国白蛾具有猖厥发生的特点,极易爆发成灾。因此只有全区进行普遍飞防,同时抓好补防和第三代的防治,才能真正达到一飞控全年。
     

    三、下步防治建议
            1、越冬代成虫期(4月上中旬至5月中旬)悬挂杀虫灯诱杀,减少虫口基数。现全区可用杀虫灯有1300余盏,各镇(街)勿必于3月底将杀虫灯悬挂到位。
            2、5月中下旬,全区实施飞防45万亩。补防工作一定要跟上,特别是林网是补防重点。(台儿庄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