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枣庄标准”叫响全国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全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2013年执行情况核查结果,我市位列淮河流域和全国九大流域首位,成功实现了山东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核查“七连冠”。 为确保淮河流域和南水北调水质安全,我市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以壮士断臂、铁腕治污的决心和意志,高举生态旗,深化“治、用、保”,念好循环经,朝着实现点源全达标、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泥全处置、中水全回用、生态全修复、风险全防控的“六全”目标迈进,努力使枣庄成为让河流湖泊休养生息的模范市,走出了一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转型之路。2013年在GDP比2010年增长34%的同时,7条主要河流COD和氨氮年均浓度分别下降了8%和31%,河流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实现了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的目标。 我市坚持生态立市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城市转型升级和建设幸福新枣庄的全过程,把有限的环境容量、能耗容量用在污染少、技术含量高、就业容量大的产业上,严格限制新上“两高一资”项目,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在具体工作中,深化“治”,在点源提标升级上用实劲。探索并实践一系列具有“枣庄标准”的做法。如要求国控断面上游的7家城市污水处理厂执行COD≤25mg/L、氨氮≤1mg/L加严的管理标准。在工业点源治理上,对150家企业实施了新一轮限期治理,全部达到全国最严的山东省新的地方排放标准。“十二五”以来,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18万吨,新增城市污水管网172公里,分别比“十一五”末提高了55%和39%。探索创立的村民自治、物业托管、管理长效的农村环保“玉泉村模式”全面推广。加大“用”,拓宽资源循环利用渠道。实施再生水回用、回城、截蓄导用工程,全市70余家企业配套再生水回用设施,9家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再生水利用工程,每天回用规模达到39万吨,再生水已成为全市第三水资源。实行污泥燃料化、原料化和肥料化利用,全市建成污泥集中处置中心8个,日处理能力由“十一五”末的300吨提高到现在的1500吨,实现了污泥全处置。完善“保”,开展流域生态修复。实施“退渔还水”,累计清理网箱10万多架,有效改善了库区水质。通过实施“退房还岸”、“退耕还湿”,对入河口、入湖口及河道低洼处进行生态修复保护,打造“生态湿地之乡”。在全市7条主要河流建设人工湿地24处,总面积2.5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5处,基本形成了“条条河流有湿地、片片湿地水清澈、流域处处生态美”的生态治理格局。强化水环境安全防控,保持执法监管的高压态势。全市沿7条主要河流全部建立了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做到了重点工业污染源、污水处理厂、河流断面水质的实时监控。多年来,枣庄未发生一起环境污染事故。 (侯冬健 王加丞)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上一篇:古城台儿庄:黄邱山套走出"乡村好青年"[ 10-21 ]下一篇:【推荐】从人治到法治:艰难而充满希望的行程[ 10-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