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运河>> 文化>>正文内容
  • 李海流:古运河边听粮米号子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台儿庄运河是是京杭大运河完全东西流向的一段,史称泇运河,自开通那天起,台儿庄就由一僻静的小镇热闹起来,成了中转南北物资的集散地,号称“水旱码头”。那时,这里的运河之夜,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乾隆皇帝当年南下巡游到台儿庄,盛赞这里是“天下第一庄”。


      台儿庄虽是因战争而名,但却是因水而兴。台儿庄运河开挖于明万历二十年(1593年),到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全线畅通。从水天一色的微山湖东口,蜿蜒迤逦的流水浅吟低唱,缓缓东进,四百多年的汩汩东流中孕育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枣庄运河文化。


      如果你要问枣庄运河文化中一朵瑰丽的奇葩是什么,我想运河粮米号子当之无愧。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早年,靠在运河边的农户有好多是依靠民船在运河里搞水上运输的。那时候,运河里机器船很少,南来北往都是民船运输,顺风扬帆,逆风拉纤。文人笔下的运河帆影似乎是一道优美的风景,运河船夫仿佛成了这道风景的点缀者。其实不然,运河船夫是很辛苦的劳工,解放前,在台儿庄有句俗话:世间三大苦——撑船、打铁、卖豆腐,运河粮米号子就是船夫辛劳的见证。我的印象里,台儿庄运河粮米号子远没有长江、黄河里的号子那么气势宏伟,但在悲壮嘹亮中表达了运河纤夫的劳动激情,是运河纤夫豪放心地的释怀,所以我以前总认为运河粮米号子是运河船夫健美形象的展示,也是激越而又催人奋进的质感音乐,现在想来远远不止这些。


      遥想运河繁盛的明清时期,住在台儿庄运河两岸的人们时常能够听到慷慨激昂的粮米号子,动听奋进的运河粮米号子在大运河上唱了一年又一年,成为运河两岸一道生动的风景,和四百年来滔滔不竭、静静流淌的运河水一样,深深地沁入到运河儿女的心中。谁也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就有了这张口即来的号子,只知道一辈辈一代代就这样流传了下来。然而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运河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机动船,穿梭了千百年的木船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传唱了千百年的运河号子也随着时代变迁变成了尘封历史。


      运河悠悠,默默流淌,倘佯在曾经繁忙辉煌了四百余年的运河岸边,沿岸千百年来数不清的船工们唱着号子跑船拉纤的情景虽然已经成为了过去,但这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号子将流传下来,成为珍贵的财富。现在,京沪高铁在枣庄设立了两个车站——枣庄、滕州,枣庄已进入高铁时代,穿过台儿庄古城的大运河也跟着时代的脚步前进,而且在被“申遗”。在台儿庄说起大运河、谈起将来台儿庄古城申遗,人们总会用诸如她是人类文明的动力,古运河造就了台儿庄的繁荣……以至曾经享有“商贾迤逦,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美誉等给以评价……上了年纪的老人总忘不掉绿杨城郭、运河风光、古街小巷、传统美食等,并引以为豪。而400多年来千千万万运河纤夫为上述种种风光而洒在两岸的血汗,那些惊心动魄的瞬间,那种特有的吼声式的运河粮米号子,以及关于他们的故事,却似乎随着运河的新生,渐渐地湮没了。


      大运河经过台儿庄奔腾不息,脉动华夏,她是鲁南先人的智慧结晶,也是孕育枣庄运河文化的摇篮。她连通着南北漕运商贸的往来,同时也催生了一座台儿庄古城的辉煌。历经四百余年的风雨,她给台儿庄沉淀了一笔厚的近乎沉重,丰富的至于杂乱的物质、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京杭大运河流过台儿庄,一路逶迤南下,有多少江南的杏花春雨丝竹,就有多少燕赵的秋风悲歌骏马;有多少风雅诗经里的蒹葭苍苍,就有多少船工纤夫号子的高亢激昂;有多少亭台歌榭的极乐繁华,就有多少市井民情的酸楚凄凉。然而在台儿庄,最使我久久不能忘怀的就是那个激昂慷慨的运河粮米号子,因为,她是流动的诗、打开的画、吟唱的歌,是一条柔软华丽的水上丝绸之路和文化长廊,是“活着的运河文化遗产”……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台儿庄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5日
    上一篇:一棵树的成长[ 08-31 ]下一篇:聂难:作家笔下的老师[ 0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