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寻访大清峄县杨家渡口
近年来,随着台儿庄古城重建,台儿庄厚重的文化内涵让人感受到古城的悠久历史,挖掘台儿庄文化,传播文化成为每个文史爱好者的责任。 从史料来看,杨家渡口位于峄县企彭乡金河社高地头村东南隅伊家河上(现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区运河街道办事处高头村,对岸是江苏邳州市车辐山镇龙湖社区),北距台儿庄古城小南门2公里。清初,出台儿庄古城小南门,有一条通往邳州城(位于今睢宁县古邳镇,康熙七年被地震和洪水所毁)的南北大道。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伊家河开通后,该道路遂被阻断。后杨氏(扬州旱西门外人)徙居至此,乃设渡口,以利台邳两地居民通行。 2017年12月20日下午,台儿庄区文史爱好者沈庆敏、吴敬凤、王密、王昌卫,在杨家后人带领下寻访杨家渡口。 那么,杨家渡口现状如何呢? 我们首先到的地方是高头村,此渡口处于高头村南面河堤排灌站下,渡口对过就是邳州市车辐山镇龙湖社区。这个渡口是现存老渡口之一,距台儿庄古城小南门2公里。我们首先来到了高头村,向南行走了500米,走到渡口西边约50米处,看到皇清处士郑太公的墓碑,落款是光绪十一年。据杨家后人说:“他的祖先墓碑也有,因为开挖河道被埋在对岸河堤下了。”接着我们探寻了渡口旧址,虽然渡口面目全非只剩下几块石头,但是河道面目还能感受到当时的气势非凡。再复前行回到高头村,采访了80多岁庄永志,聆听了老人的谈话,耳闻目睹,颇多感触。 老人说:“旧时,附近十几个村的人进城多要过此渡,过去,人们渡河使用的是木质手摇渡船,船体小,载重仅为几百斤,渡头备有跳板,用3-4米根圆木串接而成,只要渡船靠近,便将它搭在陆地与船上,供乘客上、下船用。历代以来,杨家渡口不仅是高头和龙湖居民进出的首选之地,也是周边村子来台儿庄办事的要道。淮海战役的时候,我亲眼看见战士们排成四排往台儿庄开拔队伍连绵起伏一直到碾庄。” 我们聊着聊着便说到渡口往事,庄永志老人自小在高头长大,目睹了渡口的今生前世,颇多感叹,他说:“杨家渡口,原本是一个姓杨的人,本是从南方来木船,因为船体损坏,看此地山青水秀,把船木搭成房子,在此安家落户了。杨家人忠厚老实,心地善良,只要过渡的附近村的人,都不要钱。有过渡人推车上河堤,他会主动用绳子帮忙往上拉,适当收取一点费用。” “那么,后来渡口怎么会变得萧条了呢?”我不由问道。 老人说:“自从1956年运河改道,后来伊家河也跟着改道,因此,渡口才逐年冷落,荒废。” 杨家后人说:杨家人分散全国各地,有的安家台儿庄、扬州、徐州、镇江、瓜洲、宝应、贾汪、枣庄,有的在南京、济南、上海,有的在北京.....”。“因为渡口的停运,杨家人有的到台儿庄航运社上班了。 杨家渡口见证了时代的发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早年烟波浩渺,农篙贩橹,朝发暮归,渡口垂柳沿岸,荒芦满目,岸上村落田园,炊烟缭绕,别具诗情画意。(王昌卫 杨成骏)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
上一篇:【图文】台儿庄古城:他来了,红红火火过大年[ 12-22 ]下一篇:【图文】享传统年文化:来台儿庄古城过大年[ 12-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