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运河>> 文化>>正文内容
  • 《安徽日报》一座城市的传奇---台儿庄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在全长179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边,在其沟通的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流经的区域内,小城台儿庄真算不上“大码头”。

    京杭大运河是中华大地上一个不折不扣的伟大奇迹,她比苏伊士运河长10倍,比巴拿马运河长20倍,是世界上开凿最早,也是最长的一条人工河。她像一条项链,串起六省18个市区的明珠。在这一条耀眼的项链上,和北京、天津、杭州、镇江、扬州、苏州、徐州等城市相比,台儿庄真算不上名城。

    但是就是这座小城,在中国,在世界,以自然的状态,以战争的历史,以现在的思考和努力,为自己奠定了世界名城的位置。

    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任何城市不可取代。 自然的传奇

    众所周知,台儿庄地处北方,但是她因为京杭大运河的水利之缘和独特的地理气候,这座北方小城却有着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这是一个自然的传奇。

    鲁南民谚说:“运河迢迢跨九州,转舵行船在峄州(台儿庄旧为峄县辖区)。 ”的确,纵贯中国南北的大运河,在我们寻常概念中,它应该是纵贯大江南北,直来直往。其实从烟波浩渺的微山湖东口,蜿蜒曲折的运河就迤逦向东,这里是整个京杭大运河中唯一完全东西流向的一段,就好像这条京杭大运河在广袤富饶的鲁南大地上打了一个美丽的蝴蝶结。

    因为京杭大运河,因为明清时期的繁荣,使台儿庄沿岸留下了众多的街道、码头、各种建筑风格的民居、商业店铺、茶肆饭庄、歌楼酒坊等。特别是沿运河的街巷、民居顺河而建,至今生活在小桥流水人家中的居民依然保存着传统的生活习俗,给这座千年古城增添了江南水乡的韵味儿。

    二战以前的台儿庄是一座商旅汇聚、民居繁华的小城,是一座因水而兴的古城。明朝万历年间因运河的改道和转销滞留货物带来的商贸繁荣,每年经过台儿庄北上的漕船有七八千艘之多,仅漕粮就可达400万石。由此造就了台儿庄“天下第一庄”的辉煌。南北文化的交融,形成了台儿庄江北水乡江南景的独特风情。

    如今,台儿庄古城里拥有千年运河上最完整的运河文化遗产体系,拥有京杭运河上唯一一处明清风貌保存完好的古河道、古码头。台儿庄当年沿运河的草闸、渡口、船坞、街市、兵营、屯粮处,连同运河迁道以及两岸的山川田园,一并构成了如今的运河风景带。

    游走在古色古香的街头,处处彰显着悠长的文化气韵,让人想到曾经的岁月流转。古城之内街街有水景、巷巷有水流、户户临水居,依稀可见当年“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荣景象。入夜,我坐在摇曳的舟楫中,耳边传来穿着古朴姑娘的渔歌小调。恍惚间,我仿佛行进在家乡江南古民居的村落里,眼前是粉墙黛瓦马头墙,青山隐隐水迢迢。定神处却听到一声声鲁南语系的招呼声:“她婶儿,楞会咧点嘛?”“我地个咣当,俺那孩儿要芋头干子碾拧给棒子面子糊头,苦喽沸拉拉地,你佛佛造业包……”

    北方城,江南景,身在一处传奇里。 战争的传奇

    大战前的台儿庄,经过三百多年的经济和文化积淀,已经发展形成风貌独特的商贸城市。

    1938年初,日军在占领南京和济南后,坂垣师团沿胶济线西进,转而南下,直扑临沂,与矶谷师团遥相呼应,企图分进合击台儿庄,攻占徐州,打通津浦线,以实现快速灭亡中国的计划。为阻止日军的攻势,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在以台儿庄为中心的鲁南地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战役。为确保徐州,国民政府调整部署,成立以李宗仁为司令长官的第五战区。中国守军利用台儿庄地区的有利地形,依托街区和城墙顽强抵抗,与日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在中日两军火力配备极其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军队参战4.6万人。在历时近半个月的激战中,与日军展开惨烈战斗,歼灭日军1万余人。这是中国抗日战争以来继平型关大捷后的又一重大胜利,极大地挫败了日军的嚣张,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振奋了国人高昂的抗战精神,坚定了国人的必胜信念。

    这场战役后,台儿庄名扬天下。台儿庄也被世人称为 “中华民族的扬威不屈之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规模最大的一次全球性战争。战争最激烈时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有19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如今,战争话题被反复提起,是要让我们铭记曾经的苦难。为了和平的生活,人类需要警醒与提示。战争遗存就成了人们对回忆最重要的珍惜。作为二战中的亚洲主战场,台儿庄这块战前的富庶繁华之地成了房无完房、墙无完墙的废墟焦土。也正是因为这样,她成了二战遗存最多的一座城市。作为世界著名的二战纪念城市,斯大林格勒(现名伏尔加格勒)仅存1处蛋糕房遗迹,华沙仅保留2处人造的战争遗迹,台儿庄如今却有53处战争遗迹保存完好。据说,就在不久前清淤时还挖出两具骸骨,仍可辨出他们遗存下的姿态还是紧紧地厮杀在一起,他们的灵魂至死遗留在战争中。

    在中国的版图上,有人将大运河誉为“大地史诗”,它与万里长城交相辉映,在中华大地上烙了一个巨大的“人”字,一撇为长城,一捺为运河。非常巧合的是,抗战时期的两场著名战役,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分别发生在长城附近和运河岸边。

    踏上台儿庄的土地,顿时心潮澎湃,血脉贲张,胸中油然生出一份作为中国人的豪迈。鲁南民谣唱道:台儿庄,我的家,当年的一场血战,从此名扬天下。爹说,子弹打穿了咱墙上的砖;娘说,炮弹翻开了咱房上的瓦。好一场厮杀。将强敌歼灭在咱的屋檐下,壮我中华。

    中国军队为台儿庄创造了传奇。 今天的传奇

    台儿庄注定是一个创造传奇的神奇之地。今天的传奇离不开一个人,一个团队。他们本身和台儿庄一样也是一个传奇。

    作为枣庄市长,相信陈伟有很多事情需要关注。但是当上海的一家公司准备投资5亿元在枣庄辖下的台儿庄遗址区域内进行商品房开发时,几乎在同时刚刚履新到枣庄市政府的陈伟市长发现以后,立即叫停这个项目。

    2000年,34岁的陈伟从日本回国,担任威海市市长助理,被媒体称为“开创了海外青年高层次人才回国参与祖国建设的新模式”。六年后,陈伟的人生轨迹和和枣庄相交,担任这座有着380万人口城市的市长。

    陈伟自叫停台儿庄遗址商品房开发项目后,在接下来整整一年中的47个周末里,他都会来到在台儿庄。不带秘书,脚穿布鞋,身着便装,深入街巷、民居进行考察、拍照。他还和他的伙伴们走访了古城27位80岁以上的老人,对大战前的每一栋建筑、每一个汪塘、每一条水巷、每一条街道确定空间布局。

    陈伟对台儿庄的理解是深刻的。

    台儿庄是世界上二战遗存最多的城市,是世界上两座可以被重建的古城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规定,遇到天灾人祸,人类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的重大文化价值的现象和遗址,可以重建。世界上现在真正破例重建的古城只有两个,一个是波兰的华沙,一个就应该是中国的台儿庄。这两座城市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侵略者的炮火毁坏的,全部建好后依然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陈伟认为,如果人们想看二战遗存最多的重建古城,只有选择台儿庄,这是“世界上唯一的。 ”再则,台儿庄古城是中国运河文化史上的一个活标本。它集八种建筑风格、八大文化现象于一体,是真正意义上的东西南北中的文化大融合,这在中国也是绝无仅有的。 “一座古城看全国”,只有在台儿庄才可以实现。

    还有,台儿庄是一座江北水乡,城里有7公里的水街水巷,汪塘之多,密度之大,长度之长,鲁南独有,中国之最。人们可以摇着船逛任何景点,不用走路,这在中国北方绝无仅有。

    通过仔细调研精心准备,枣庄市领导团队正式提出实施“古城重建,打造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城市品牌。陈伟市长亲自挂帅任组长。2008年4月8日,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在庆祝台儿庄大战胜利70周年活动上,枣庄市正式宣布启动台儿庄古城重建。

    现在的台儿庄古城规划面积达2平方公里,包括8大景区和29个景点,将保存下来的大战遗址、古城墙、古码头、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庙宇、古会馆等历史遗产科学地进行修复,复活了一座即将湮灭的千年古城。今年仅“十一黄金周”期间,一座小小的台儿庄古城的游客量就突破了16万人次。

    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都要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涅槃,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台儿庄正是一只在二战战火中浴血重生的凤凰,同样在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后才会以更美好的躯体重生在人间。

    凤凰是一个传奇,台儿庄更是一个传奇。

                                                                                           (《安徽日报》2011年12月2日C3版  宁平、方佛平)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中国台儿庄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