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运河>> 故事>>正文内容
  • 古城台儿庄:老兵孙学勤 花白胡子曾九次立战功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1925年3月出生的泥沟镇东黄庄村老英雄孙学勤,23岁参军后转战大江南北,曾9次立功。如今已花白的胡子里,藏满了他的淮海战役、打上海、打厦门……战斗故事,虽然由于年龄大了,已表述不清战斗时的很多细节,但在老人声情并茂的讲述里,仍能让你感觉置身于枪林弹雨的激烈战斗中。15日,记者走进东黄庄村,走近这位已花白胡子的老英雄,感受他的英勇无畏,在心灵的震撼中,也让我们倍加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孙恒喜老人今年87岁了,在东黄庄村很有威望。从外表看,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老人,有着一把令人尊敬的花白胡子,他平时的爱好就是好和村里的其他老人一起赶集,或者蹲在墙根晒太阳。但老人平凡的外表下是一颗经多年戎马生涯打磨的心,这颗心既无比的坚强,又有着很强的责任感。打淮海,过长江,战上海,这是解放战争时期老人宝贵的经历,也是他一生最精彩的回忆,但是在国富民强的今天,老人依旧担负起邻里调解,义务协助村组织工作,建设美好新农村的重任,挂职泥沟镇东黄庄村副书记的马国红,对此深有感触,每每向记者讲起来,耿直善良的马国红都感慨不已。
          13日下午,在老人简单干净的家里,老人向记者回忆起他的一生。
          1948年4月初,23岁的孙学勤和同村的孙恒喜、孙学坤一同在老峄县参军,一同被编入31军炮团警务连。
        硝烟弥漫的战场 令他难忘
            参军第一仗就是淮海战役。孙学勤老人讲起那时的故事,眼睛亮了起来。“淮海战役,我们把国民党的官兵都包围起来了,他们没有吃的,只有用飞机投放食物,飞机低了怕我们打,飞机高了,投放的食物有的掉到我们这里,有的掉到火线上,有的掉到敌人那里去。那时,敌我双方的工事距离只有几百米,都能相互看到架着的机枪!”“白天,我们在战壕里向敌方喊话,我们是人民解放军,为解放人民而战的,你们不要再当炮灰了,晚上只要你们用枪挑着帽子,或者在胳膊上做白标记,我们解放军欢迎你们……攻心战效果显著啊,每到夜里,就有国民党的官兵投诚到我们这里来!”讲起当时的情景,孙学勤老人笑开了颜,花白胡子颤抖不止。
            渡江战役时,孙学勤所在警务连130多人乘一条船渡江,由于船上的解放军大多都是“旱鸭子”,划船不在行,结果船来回转悠,折腾了一夜却没能渡过江。返回岸上,按照上级命令,他们的连队分散乘船护送战马过江,孙学勤用一条渔船单独护送3匹战马过江。马在船上不老实,孙学勤小心翼翼,到离江对岸2、3里路的时候,由于水浅,船已不能在水中行走,他只好牵马下船趟水走,淤泥都淹没了膝盖。刚到岸上,敌人的20多架飞机已飞到上方,他快速趴到田地里躲过扫射,等敌人飞走了,他牵着马在河沟里转了好几圈才和大部队回合。
        打上海 曾泡在水里3天3夜 
            打过南京后,部队每天以100多里路的速度向南推进。行军途中,雨水较多,孙雪勤赤着脚丫在泥水里跋涉。途中,部队正好截获乘火车从南京逃往上海的国民党军队3万多人,此时敌人已全无斗志,看见解放军纷纷举枪投诚,没费一枪一弹,全部俘虏。“打上海时,很困难,白天不敢走路,怕飞机轰炸,公路不能走,有地雷,只有走小路,还得依靠当地的向导带路,要不然,走八天也出不了一个满是丛林的连环山脉。”说起当时的情景,孙学勤对当地老乡的支持仍感谢不已。“我们行军到上海郊区的时候,由于周围都是稻田,只好在稻田里挖交通壕和工事,战壕里的水淹没膝盖,一直在里面守了3天,吃饭都是你传给我,我传给你,后来上岸后,腿脚都被泡的没了血色,有伤口的地方都腐烂了……”“上海战役开始前夜,忽然有数架敌机盘旋到我们营地上空,情景危机,首长们立刻带着伤兵转移,刚刚离开没多大会,离我们埋伏不到100米的军长指挥所就被敌人扔下的一颗炸弹击中,敌机把三层木、三层土建成的指挥所给炸塌了,战争里,处处是不可预知的危险……” 
        一个班曾俘虏了一个营  
           打完上海,大部队先行,孙学勤他们一个班和卫生队殿后,照顾病号。在一天吃过晚饭行军到一大块稻田的时候,孙学勤听到稻田里有响声,原来是一个营的敌军溃逃时经过此地,然而解放军却只有一个班和一个卫生队,还带着伤病号。可是,此时撤退,敌人若是追击,将更加危险。这时,孙学勤向班长提议说道:“咱们分成三个组进行围攻,让他们不知道咱有多少人,说打咱们一枪开枪!”“咱们都是中国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缴枪不杀,只要你们把枪梭卸掉,举手投降,我们就不开枪……”正躲在稻田里的一个营敌军在解放军劝说下,全部举手投降,没费一弹,俘虏了一个营,当然此时敌人的这个营也因多次被围打,已疲乏至极溃不成军,失去斗志。就这样,他们一个班押解着一个营还照顾着卫生队,每天以20、30里路行军,在地下工作者的帮助下,不但解决掉了吃住的难题,还很快的赶上了大部队,胜利完成了对伤员的护送,还顺利地把一个营的俘虏交给大部队。在随后举行的庆功会上,孙学勤被评为三等功。随后,他成为了一名炮手。

        打过很多战役却没负过伤 令人称奇
            1949年9月底,孙学勤所在的部队开始攻打厦门。部队领导表态要在三天打下厦门,向共和国10月1日开国大典献礼。孙学勤所在炮团的任务主要是掩护地面部队进攻鼓浪屿。    

           攻打的时候,孙学勤的炮团和国民党守军的炮团隔海相望。一声令下,炮团万炮齐发很快就把敌军的炮团炸开了。然而枪炮无眼,孙学勤在此次炮弹横飞中,经历了一生中最危险的一次战役。

          “当时,一块很大的炮筒铁皮炸开后就落在我眼前,仅有20公分远,要是落在我身上就不知道什么情况了……”不过,令人称奇的是,孙学勤老人打过大小战役不知道多少次,可他竟然没有受过一次伤。1950年5月16日,孙学勤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1955年,孙学勤在部队结婚后,复员回到了老家泥沟镇东黄庄村,同时复员回家的180多名战友中,只有他自己9次立功,其中立三等功三次,四等功六次。回到村里,他和其他三人一起把附近的9个初级社联合成高级社,他当社长。高级社发展成人民公社后,孙学勤在村里务农至今。期间,孙学勤还有一次到煤矿上班的复员安排指标,因种种原因而错过。

          “现在,我自己一个人单过,每个月还有几百元的补助,够我生活的了……”说起今日的生活,老人很满足。如今已87岁高龄的他,还种着一片菜园。挂职泥沟镇东黄庄村副书记的马国红,对孙学勤老人感情很深,他告诉记者,他刚来村里挂职时,筹措了资金为村里修缮水泥道路,当时因扩路要占用部分村民宅院、土地、墓地、树林,当时85岁孙学勤老人和村里的几位长者一马当先,义务上门给这些村民做工作,结果,全村人对修路极为支持,很多人只要了很少的补偿……修路畅通无阻,提前一月就竣工了。不但如此,村庄架电、麦场防火……都留下了老人的足迹和身影,他积极为村庄的建设奉献余热,像年轻时当兵一样冲锋陷阵。(邵士营 刘凤琪)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枣庄大众网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