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不清楚运河究竟有多大的魅力,也不知道那里藏着什么奥妙?可运河始终占据着我的心房,运河之水一直在我心中流淌。
闲暇之余,不由人地总要到运河边走一走,我也不知道自己来了多少次,每当走近运河大堤的背面,映入眼帘的感觉不是一条长长的堤坝,而是一道深奥的伏笔,伏笔里深藏着无尽的故事。从伍子胥坚毅于春秋争霸的目光,看到光绪忧郁的神情,足足二千五百多年,看到了漕运的兴衰,同时也看到了成就千里运河,沟通华夏五大体系,连缀黄河、长江、珠江三大经济体系,实现南北经济交流,文化融合的繁荣,和现代运河城市生活的欣欣向荣的景象。运河是经济,运河之水南北贯通,形成了运输枢纽,极大地为城市经济发展和建设输送着物质;运河是政治,运河的形成不仅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而且有利于全国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促进了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运河是历史,它自开凿以来经历了2500多年的沧桑变迁,迄今仍奔流在华夏大地上,依然发挥着航运、水利、南水北调、生态保护等功能,作为“活着的、流动着的人类遗产”,堪称中华文明的瑰宝、世界级古代水运工程;运河是传说,隋炀帝南巡,乾隆下江南等传奇色彩的传说枚不胜举,构成了与大运河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丰富了大运河作为一部社会史的内容;运河是生活,运河养育着两岸人民,运河人一代又一代的在运河边繁衍生息;运河更是一个民族行走在水上的智慧和故事,从运河想到民族的历史,祖先最早是从陆地上走来的,而运河的开掘呢?不是一个民族行走在水上的传奇吗?我们的祖先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河渠水网纵横的土地上创造和谱写出了千年运河的诗史,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
每当我漫步在运河大堤时,总是浮想联翩,因为运河是神圣的、神奇的。
站在大堤上远眺,宽大的河床映入眼帘,河水较往日丰满了许多,是因为前两日大面积地区下了一场雨,雨水汇聚,才使运河水涨了起来。沿着堤岸的坡面,来到了运河岸边。河面上来往穿梭的货船,满载着货物缓缓地在河中心行走,时而拉着长音鸣笛,货船的屁股后面溅起一道白色的浪花,恰似一条翻滚的长龙,为运河增添了生机。
满满的河水,掩盖了昔日千疮百孔的河床,掩盖了流逝的岁月,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记住它的过去,了解它的沧桑,但运河水依然是默默无闻地流淌着。岸边的泥土湿漉漉的,可能是船行后荡起的水纹而至,走过后湿湿的一层泥沾在了我的鞋上,身后留下了一行深深的脚印,脚印里仿佛装着无声的故事……踏着运河岸边松软的泥土继续缓行,零距离与运河融入,才感觉水的伟大。水能成舟,水能给人生命,水也能让万物生长。宽阔的河面和河中心来回穿梭的船舶,我不知道游来游去每一天有多少次,更无法统计运载了多少货物,有一点我知道,运河从未休息过,每天都是这样。看着运河不停止的流淌,无生息地承载着历史,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承载着未来和明天,我暗自惊奇,使我联想到先人的聪明智慧,如果没有这条运河,这个地方将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居住在运河岸边的人们该是如何生活?这个世界真奇妙,不仅造就了人类,而且祖先还造就了运河,运河成就了两岸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同时也成了一道黄金水路。
在运河边行走,仿佛走进了自己的诞生地,走进了母亲的怀抱,在这生命起源之地,我极像一个刚刚出世的孩子,对母亲有着百般的依赖和无穷的兴趣,一切都感觉新鲜,既想知道母亲的身世,又想呀呀语语地在母亲怀里撒娇。
一阵河风吹来,在不经意间,发现湿漉漉的河水渗透了鞋底,一股凉意,使我从思绪中醒来,驻足抬头,一条小木船映入了眼帘,船上一位老者一脸的喜悦,哼着小调,娴熟地挥动着手中的虾笼,小心翼翼地正弯着腰往河里放,像似淘到了金元宝。我紧赶了几步,走上前去,看到船舱的虾篓里装满了活蹦乱跳的大虾,我明白了,收获已经刻在了老者脸上。
我不知道这河里孕育着多少生灵,也不知道每天有多少生灵从河里消失,也许是生态平衡,或者是自然规律,可我看到鱼儿、虾儿离开水的瞬间,心理却有着一种不安的感觉,感觉生命的脆弱,生命的主宰似乎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是强者。
风雨沧桑的运河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它见证了岁月中许许多多的往事,无论是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民族的,还是老百姓的,都融入到了水里,流淌在人们血液中。
运河的港湾停泊着数百只货船,好像是等待着过闸,与运河水面倒是极为协调,它的临时停泊,给整个运河带来了绝妙的画面,其景别有一番风味,船水相映,展现了大运河的特有风姿。
运河水流淌着,在河床里流淌,也在我心中流淌,流淌着岁月,流淌着历史,流淌着一个民族行走在水上的智慧和故事,留下了我心中永远的记忆。(曹诏亮)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