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泰山行宫旧址位于台儿庄古城小北门内箭道街东侧,面向后大路。2011年6月16日至7月5日,台儿庄区文化局组成考古队对其旧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现根据区文化局的发掘清理报告,区文物管理站王宝平出具的《泰山庙地下土层说明》,区史志办编纂出版的《台儿庄区志》(1993年版)中的相关记载,原台儿庄运河古城重建办公室绘制的泰山庙平面图,马福同《台儿庄庙宇及庙会》一文,以及孙瑞、马福同、王密、时培京等人整理或提供的泰山行宫遗址出土的全部7篇碑文,对泰山行宫的历史概貌进行综合论述。
一、泰山行宫的名称
据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碑文《新建泰山庙行宫记》(孙瑞整理)记载,庙宇名曰“泰山庙行宫”或“太山行宫”。
据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碑文《重建泰山行宫两廊碑记》(马福同提供)记载,庙宇名曰“泰山行宫”或“泰山行宫之祠”。
据康熙四年(1665年)三月碑文《重修太山行宫》(王密整理)记载,庙宇名曰“太山行宫”。
据康熙四年(1665年)孟夏碑文(王密整理)记载,庙宇名曰“泰山行宫”。
据康熙七年(1668年)之后某年碑文(王密整理)记载,庙宇名曰“千佛阁”。
据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碑文《重修两廊碑记》(王密整理)记载,庙宇名曰“千佛阁太山行宫”。
据1993年版《台儿庄区志》记载,庙宇名曰“泰山行宫”、“泰山奶奶庙”、“泰山庙”。
据马福同《台儿庄庙宇及庙会》,庙门上方居中书“泰山行宫”四个大字。
综上所述,“泰山行宫”应为庙宇的正式名称。因泰山之“泰”字可简写为“太”,故“泰山行宫”又作“太山行宫”。因庙宇供奉泰山奶奶,故又名“泰山奶奶庙”。因供奉众多佛教神灵,故又名“泰山庙”、“千佛阁”,或联称为“泰山庙行宫”、“千佛阁太山行宫”。
二、泰山行宫的面貌
根据历史文物研究规律,对泰山行宫面貌的揭示,应以考古现象为基础,史料记载为依据,民间传说为补充。
(一)《泰山行宫遗址抢救性发掘清理报告》对泰山行宫面貌的描述
《泰山行宫遗址抢救性发掘清理报告》称:“从清理现存的遗迹看,该遗址基本呈长方形,东西长62.5米,南北宽57米,总面积3452.5平方米,发现的遗迹主要有如来佛殿、泰山奶奶殿、百子楼、东西厢房、天齐庙、阎王殿、门楼、牌坊、住持寝房等。
如来佛殿,位于遗址的西北部,坐北朝南,进深1间,面阔5间,东西长19.3米,南北宽8.8米,仅存基础,用条石、圆鼓状石墩和青砖垒砌。底层是20厘米厚的条石,上面是高约70厘米、直径60-70厘米圆鼓状石墩,石墩上面又是厚约10厘米条石,然后是用青砖垒砌,整个基础保存完整。
泰山奶奶殿,位于如来佛殿的南部,坐北朝南,进深1间,面阔5间,东西长19.3米,南北宽10米,砖石结构,仅存基础。
百子楼,位于泰山奶奶殿的南部,1962年建回民小学时破坏,现仅存痕迹,东西长约10米,南北宽约5.5米。
东西厢房,位于天齐庙和阎王殿的左右两侧,仅存基础。东厢房坐东朝西,进深1间,面阔4间,砖石结构,南北长17米,东西宽5米;西厢房坐西朝东,进深1间,面阔6间,南北长20米,东西宽4米,青砖垒砌。
天齐庙,位于遗址的东北部,坐北朝南,进深1间,面阔3间,东西长13.5米,南北宽6.5米,仅存基础,砖石结构,青砖铺地。
阎王殿,位于天齐庙的南部,坐北朝南,进深1间,面阔3间,东西长12米,南北宽9.2米,仅存基础,砖石结构。
门楼,位于阎王殿的南部,砖石结构,仅存基础,南北长4.5米,东西宽4米。
牌坊,位于门楼的西南部,石结构,仅存基础,附近倒塌的石头上雕刻有龙、凤、莲花座等,另有鼓、狮子等。
住持寝房,位于如来佛殿的东部,与如来佛殿一墙之隔,坐北朝南,进深1间,面阔3间,仅存基础,东西长12米,南北宽6米,砖石结构。”
(二)《台儿庄区志》对泰山行宫面貌的描述
《台儿庄区志》称:“泰山庙……占地2000平方米,瓦房55间,建筑面积为826平方米。门前九层台阶,山门为楼宇,上下各3间,中为甬道大门,楼下过道有亨哈二神,楼上有地藏王雕像一尊。进山门即是三霄大殿,东西长5间,南北3间,共15间。红色楠木抱柱15个,屋顶为琉璃瓦,6兽飞檐。有大钟一口,重300余斤。大殿正座为三霄娘娘,中为泰山奶奶,其它神像数十尊。东西配殿5间,东殿为九层地狱,西殿为十殿阎罗。后大殿为佛爷殿5间,东西配房各3间,为休息场所。东院禅房3间,经楼4间,禅房东面配房5间,东院中间建有财神殿3间。”(按以上各殿宇共计52间,不足总数55间)
(三)《台儿庄庙宇及庙会》对泰山行宫面貌的描述
《台儿庄庙宇及庙会》称:“泰山行宫……占地约50亩之多,庙殿建筑非常宏伟,殿宽房高,上盖红色双底倒垅瓦,房顶五吉六兽无所不有。庙院从南向北分为两院,前院较长,有10余米宽的正殿,东西各建9间高大的长廊配房。后院销短宽敞。靠东是跨院一处,正而方。后有神殿5间高耸云端,东西各配房3间。两院中间建有屏风门,木板雕刻绘画精异而美观。庙门朝南左右各有入出便门。大庙门上盖戏楼3大间,靠南有神像制成,演员出入门两处。上写左“白雪”右“阳台”,供进香庙会还愿演戏。庙门靠后大路。有七层石台阶两端青石砌成坡岸墙。庙左右一对中型石狮子,向前三米是高达20米的旗杆台器,旗杆中部有旗杆……台阶两侧各有斜坡滑石一面……大庙后殿墙底还有一个传奇色彩,下端有大石碌碌30余个,像芦沟桥石狮子,来回数查一次又一次数不清楚迷传。
泰山行宫神像多系商末周初朝代来自封神榜人物……庙前院正殿泥塑神像三霄三姐妹,他们各容貌有异,云霄善、碧霄和琼霄恶。两端四座配塑女神有送生、眼光、瘟疫、红线四位娘娘……后大殿是木雕高大的西天如来佛盘膝打坐的金身巨像。东配房为赵公明塑像,黑虎也塑在一旁。西配房观音老母,容颜慈善,有红孩、玉女各执柳枝玉瓶。两殿衔接屏风门中间是掌驼神将的站像。前院东西18间长廊塑造十殿阎王君像,在每位阎王貌相更显示他们善恶凶惨。各殿阎君前左右两边都有判官,手拿生死簿,牛头马面小鬼拉着铁链。有善恶赏罚泥塑像、木刻像,行善者有为官受禄骑马跨官旌旗招展行像。作恶者有锯拉、磨挨、下油锅的吓人场面……庙门上边三间戏楼南壁塑像是地藏王。楼下门里两端是哼哈二将,也是封神榜上的名将陈奇、郑伦高大威严站像……据传泰山娘娘殿顶上有姜子牙之妻小像……东跨院塑有财神、鲁班神,僧人住此院。(杨成骏 图)”
(四)原古城办所绘泰山庙平面图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