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运河>> 文化>>正文内容
  • 朱宪磊:台儿庄地区宗教及民间信仰初探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中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华文明是以儒、释、道三教文化为主体的文明统一体。三教之中,儒家最早,是中华文明承前启后的文化主体;道教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别支;而公元1至10世纪中印文化的激荡,使佛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分支;伊斯兰教从唐代传入后,同样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逐步中国化。后来基督教的出现,逐步使中西文化汇合,中华文明成为具有一定宗教品格的传统文化,但总体倾向上是非宗教的。
            作为南北运河文化的结点和沿海向内陆文化过渡地带的台儿庄,在中西文化的汇合交流传播等诸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南北方文化交流上,北方的秦晋文化、燕赵文化以及南方的江淮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等一齐涌入地处京杭大运河“腹地”的台儿庄,从而使台儿庄宗教和民间信仰具有了多样性、开放性、兼容性、传播性和交流性的特点。《峄县志》之卷六《风俗志》说:近代峄县(台儿庄)的各种教会,如清净教、罗祖教、五荤道教、三点会、八系会、哥老会、安庆会等,皆经运河由江南进入,峄县(台儿庄)与江南在社会观念、精神文化、思想意识等方面有着密切的交流。台儿庄明清时期的“哥特式”、“古典式”等建筑,体现了西方宗教建筑文化的特点。台儿庄地区先后又建起了明德学堂、皈真学堂、天主学堂、福音小学堂、基督小学堂等6处教会学校。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涌现出了戏剧导演艺术家郑亦秋(回),美术教育家、画家金哲夫(回)等一批文化名人。当年,庞大的物流和人流不仅成为生意人淘金的天堂,江湖艺人们也总会来这里实现他们扬名立万的梦想。传说郑亦秋从小就是个“戏痴”,每当有戏班子来到顺河街上说书唱戏,他总会从头看到尾,最后竟然为了探求戏曲表演的真知跟着一家知名戏班离开了家乡台儿庄。后来,郑亦秋担任导演完成了包括《穆桂英挂帅》、《桃花扇》、《白毛女》、《西厢记》、《白蛇传》在内的50多部人们耳熟能详的戏曲佳作,为我国戏剧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铁道游击队的政委张鸿仪(回)原籍也在台儿庄顺河街上,他的祖父张文学药号泰山堂,毕生在台儿庄一带行医。除此之外,顺河街上还盛产银行家,仅建国后就先后出了11位地市级银行的行长。由此看来,说古城里的这条顺河街“地灵人杰”是毫不为过。
            台儿庄400多年的沧桑历史,在京杭大运河中段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明清时期的宗教文化非常发达,先后建有泰山行宫、新关帝庙、清真寺、大王庙、龙王庙、火神庙、东岳天齐庙等宗教设施50余处,真可谓“五教汇图腾,拜神在古城” 。有的宗教还出现了不少的人才和作品,比如明代的贾仲明,一生创作生活在台儿庄,创作了《吕洞宾桃柳生仙记》、《铁拐李度金童玉女》、《互长春三度碧桃花》等大量文学作品。现在一部分台儿庄籍台胞、侨胞仍然信仰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和妈祖,台儿庄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
     

    一、基督教
            鸦片战争之前,19世纪30年代,西方差会在山东仅有零星的传教活动;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传教士大批深入我国内地和乡村。1858-1860年《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签订后,英、美、法等国的传教士大量涌入,差会势力迅速扩展,一些传教士充当了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先锋和谋士。美国南浸信会【又称南美浸信会,1814年成立。1845年,美国的浸信会分裂成美南浸信会和美北浸礼会。1836年来华,先在澳门 (1837)、香港(1842)落脚。】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最早来山东传教的基督教差会。到抗战前夕,其势力已遍布山东各地,其中由该会分出的“自立会”,在台儿庄一带有过短暂的活动。因台儿庄地处苏鲁交界,地理位置重要,从美国新来的几位宣教士奉派经泰安前往台儿庄,于是美国南浸信会在台儿庄也设立了布道据点,并向附近地区传教。但时间不久,在台儿庄布道的这几位宣教士不服水土,先后染病,不得不放弃这一据点,回国养病。
            对美国南浸信会(或称“自立会”)在台儿庄一带这段短暂的布道活动,加尔莫尔等在所著《浸会在华布道百年略史》(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中华浸会书局版一书中有如下记载:“继部分教士前往济宁、莱芜布道之后)嗣后有新从美国派来的宣教士往台儿庄去了。台儿庄在运河岸上,北离泰安五百余里,以后因宣教士染病舍弃了。”直至抗战前的四五十年间,也未再有该会前来台儿庄传教。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和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极大激发了山东基督教徒的爱国热忱,他们对西方列强利用基督教进行侵略的行径表示出强烈的民族义愤。辛亥革命前后至大革命时期,山东省基督教徒积极投入自立活动,外国差会则极力促成本色教会,以应付基督教徒们日益高涨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基督教自立运动遭到很大挫折,在差会势力控制下,自立教会发展艰难。
            1904年,传教士叶克思等到峄县活动,叶克思属于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加尔文宗)。北长老会,由教徒推选长老与牧师共同管理教会事务。美国长老会国外传教部成立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1843年后来华传教。美国南北战争时分裂为南、北长老会,在山东传教的北长老会是近代山东境内势力最大的西方差会。而南长老会(属于长老宗),来华后在江苏传教,也曾在台儿庄进行布道活动。
            1905年,叶克思牧师、文牧师设立峄县基督教会,总部设在南关,下设峄北支会(枣庄);峄阳支会(台庄);峄东支会(苍山县兰陵镇);峄西支会(微山县多义沟村);运南支会(台庄涧头镇);运北支会(阴平镇西高皇庙村)。1911年美国基督教会派唐多马牧师、华乐德牧师、范珍珠女牧师、魏元德工程师来峄县建设教堂和其他建筑。1912年第一期工程欧洲风格的建筑竣工,1922年二期工程竣工,建有九栋楼房,31栋平房,占地512亩,各分会均设有学校,南关总部有事业中学一处,师生300多人,并设立灵光道院女子学校,女士100多人,校长范珍珠女牧师。1923年美籍德人孔宁汉、瑞门德投资修建南关医院大楼。1931年万美莉女士(峄县人称老姑子或万护士)将临沂孤儿院迁至峄县,有孤儿300多人,为解决孤儿生活问题,在笑转弯村购地640亩、土楼河购地24亩,还在江苏邳县购地数百亩。在台儿庄设立医院、开设酱园厂、牛奶厂,在临沂设立盐场,万美莉1953年回国,但是她的名字写在峄县县志里。
            自1907年,台儿庄基督教系华人自办,承办人有赵鹏宵、燕广运、郭兴全、孙承启等人,分别从滕县,临沂、潍县等接受基督教信仰,经费自筹,无神职人员,该教会一直坚持到1914年,后并入峄阳支会。台儿庄峄阳分会在大北洛、埠陇子村等地设分会。1911年(清宣统三年)在台儿庄、涧头集各建教堂1处。其中一处教堂为古城里(原西关小学)。1919年,女传教士万美莉(原籍德国,后入美籍)在台儿庄设有妇科医院。医院设在台儿庄龟汪处,以妇产科为主,后又增设内、外两科,有医生、护士7人,直至解放后撤销。
            1911年,叶克思牧师以基督教会青年差会之基金于台儿庄西门里(西关小学处)创办教会学校。1914年春落成,定名为台儿庄基督教培灵修道院。初设3个班,招生80余人,为4年制初等小学。1918年开设道学班,实行公费教育。该班修业期为2年。1923年更名明德学道院。1937年因经费无出而停办。1939年复校,更名明德学堂,停开道学。1942年易名西门街小学。原都是男女分校,复式教学,经费由差会拨款。后由地方教会自筹,学生按月交纳学费。1916年,基督教徒孙茂敬于新河社埠垄子教堂内创办福音小学,设一个班,学生28人,免费供应课本。入学奉教,年龄稍长即“受洗”,言必称天父,行必颂天恩,宗教色彩极浓。1925年,涧头集牧师程某以传道创立基督小学堂。先是峄县差会助以资金,后济南分会提供经费,扩大学额。1945年八月停办。另有在西陈庄设立的平民小学等基督教色彩的学校共4处,学生200多人,教师9人。
             1938年,日军占领台儿庄后,教会门牌“耶稣教堂”被换上“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时任会长为禹城牧师翟庆鹗。1938年下半年,教会由美国差会拨来粗粮一大宗,救济战后生活无着落者,后又拨来破旧衣服,救济无穿者;由教会负责把粮食做成熟粥发放。因此,信教人数增至300多人,但均未正式入教,仅被称为慕道友。二战后期,日本人封闭中国沦陷区的基督教,台儿庄宗教活动一度停止,后经说合,准许星期天礼拜,但增设日课,有时候有日本牧师讲道。由教会信徒摘掉“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的牌子,换上“中华基督教台儿庄教会”,直到解放。
            峄阳分会初有赵鹏霄父子先后任会长,1925年由滕县籍牧师王秋礼任会长,1935年由禹城籍牧师翟庆鹗任会长,1946年后由谷士敏、秦怀一牧师先后任会长,1958年停止活动。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对华实行经济封锁,严重影响仍依赖美差会津贴的各地教会和团体。7月28日,中国基督教“三自宣言”得到全国各地拥护。台儿庄教会也实行一系列教制改革,包括政治上与帝国主义割断关系,经济上禁止接受外国差会津贴等。并订立了爱国公约,以实际行动抗美援朝,积极开展基督教“三自”革新运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宗教政策,人民政府拨款,在越河北岸重建教堂一处。1983年5月,郭玉堂被按立为基督教牧师,主持教会工作。为了实现各教派大团结和教会联合礼拜,于1986年9月,成立了台儿庄区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二、天主教
            天主教于17世纪30年代正式传入山东,1946年4月以前实行教区体制。1885年12月,原山东代牧区改称山东北界代牧区(又称鲁北代牧区或北境总堂),成立山东南界代牧区(又称鲁南牧区或南境总堂)。1924年,中国天主教划分为17个大区,山东为第五区。12月,山东南界代牧区改称兖州代牧区。1937年7月,由兖州代牧区分设沂州代牧区,台儿庄红瓦屋屯天主堂(1908年建)属沂州代牧区。1990年全省天主教有11个教区,台儿庄区天主教属于兖州教区。
            1701年,罗马教廷传信部方济各会以临清为中心有住院6所,教堂6处,在鲁西运河一带、鲁南和鲁东地区发展教徒,方济各会属于法兰西斯派,天主教托钵修会之一。入鲁方济各会士大致有两支,一支来自西班牙传教会省,一支由罗马教廷传信部直接派遣。传信部方济各会士入鲁较晚,西班牙籍传教士来自马尼拉,多在鲁南和鲁东地区活动。18世纪末,因欧洲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传教活动停止。
            1880年圣言会经山东代牧区主教顾立爵同意,接管兖州、沂州、曹州等地教务。1881年,罗马教廷传信部正式将鲁南划归该会传教区域,委任德国神甫安治泰为副代牧。1885年成立鲁南代牧区。1895年安治泰被清朝光绪皇帝封为二品官衔。光绪末年,台儿庄红瓦屋屯村人苗瑞龙在沂州天主堂领洗入教后,多次请神甫来红瓦屋屯传教,因乡人多唯苗瑞龙马首是瞻,固有多人领洗入教。1899年,苗瑞龙自愿将其菜园4亩献给教会,作为建堂之用。教堂南北长33米,宽9米,两行抱柱约9米高,大门向北,后扩至10余亩,建有修女院等,共计40余间房屋,为峄台地区较大的教堂之一。时任神甫为徐德利(德国籍)。魏台村魏体仁在红瓦屋屯天主堂小学教书并兼办邮政代办所。
            1908年,荷兰人伯多录神甫来峄台地区传教,在台儿庄、涧头集、马兰屯设立教堂。1921年,伯多录神甫在运河古城台儿庄西门里北侧建天主教堂,教堂大门朝东,与高家大楼隔路相对,北邻董氏民宅,西邻陈氏民宅,南邻张氏民宅和台儿庄基督教堂。天主教堂内共有房屋7间,其中西面3间礼堂,是举行主日弥撒和节庆礼仪的地方;教堂北面的4间配房,内设“天主学堂”,教授识字、经文、数学、工艺等课程,曾有40多名来自周围远近不同村庄的学生在此学堂内就读。当时的台儿庄天主教堂是一座占地只有330平方米(东西22米,南北15米)的小型教堂。后来奥地利籍神父马•嘉理来台儿庄主持天主教教务,因嫌教堂太小,房屋太少,不够用的(当时台儿庄城中信奉天主教的人数已达200多人,主日弥撒时,教堂内已容纳不下),于1931年冬季出资购买了教堂北邻董姓住户的一座旧宅,面积319平方米(东西22米,南北14.5米,和原有的面积加起来,一共649平方米,即东西22米南北29.5米)。原计划在此基础上将旧房拆除重建,但因种种原因,重建计划一直未能付诸实施。后来又因日军入侵,战事频繁,时局动荡不宁,教堂和学堂被迫停止日常活动,神父、修女或撤离回国,或返归原籍,台儿庄天主教堂遂成一座空宅。到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台儿庄天主教堂的房屋终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此后,当地居民满有德(原天主学堂的学生)和原教堂北邻董氏民宅房主之子,相继在此遗址上建起了自家的住宅。至此,解放前的台儿庄天主教堂不复存在。1932年,郓城人王方襄神甫兴建涧头集哥特式大圣堂,于当年圣诞节落成。
            台儿庄区现有涧头集天主堂、涧头集李山口教堂和泥沟镇红瓦屋屯天主堂;学医出身的修女们还开办了天主教卫生诊所。
     

    三、伊斯兰教
            元朝以来,回民徙居繁衍而广为传播和发展,以寺坊为行教单位。寺坊是以清真寺为中心,包括其周围穆斯林(主要是回族)居民的传统组织。现通行阿訇聘任制,各清真寺建立寺管会,民主管理教务。伊斯兰教聚众礼拜的场所,统称清真寺。清真寺原意为“叩拜之处”。据现有文字记载伊斯兰教于13世纪中叶传入中国,我区两座清真寺为明清以来建筑。
            京杭大运河的北煤南运,南粮北调必经台儿庄,使台儿庄成为重要的水陆码头,由一个荒凉的小村成为峄县之巨镇。城内人口增至数万,商贸繁华,回族群众纷纷迁来台儿庄定居。明万历年间在越河南岸建清真南寺,宣统元年(1909),大殿廊柱楹联是由峄县邑庠生张守义撰书,刻者佚名。廊柱八棱形,柱帽和柱脚呈方形,柱身为八棱形,柱长410×42×42㎝。正面刻有楹联两幅,第一副:上联“群生各正性命先知先觉不过推己及人;”下联“万化本一源头并育并行何分此疆彼界。”第二副:上联“慎尔跪拜肃尔形容明畏不违颜咫尺;”下联“竭我□诚虔我意念□愚均可祀苍穹 ”。其余12面分别刻有花草、钱币、古鼎、香炉等图案和篆刻印章。该柱为钦加四品衔侯补守备王廷贵立。此柱铭对研究我区伊斯兰教有重要参考价值。廊柱在今山东台儿庄清真南寺院内。青石,楹联阴刻,颜体;花草、钱币、古鼎等图案为阳刻。1柱保存完好,3柱断开,其中1柱有残损,第二副楹联廊柱柱脚遗失。
           随着形势发展,清真南寺已不能满足其朝拜的需求,后来又在东门里文昌阁(现枣庄二中驻地)修建清真东寺。其中深受伊斯兰教义影响的国民党陆军部恣议上将参军王化远(回族,台儿庄镇顺河街人,1892年生)出资办学。他与峄县知识界著名人士褚洪远等人共同创办了台儿庄第一所学校—兰陵书院,两次共捐助银元700块建校。他看到回族儿童大部分失学,便主动与南寺阿訇协商,利用清真寺房舍,出资购买校具,办起穆民小学。使回族儿童得到学习的机会。1916年,他先后在台儿庄兴办5处国民小学。铜、邳、滕、峄农工商学会恭诵王化远对国家、教育的贡献,特立“干国育才”碑以资纪念。此碑对研究台儿庄伊斯兰教穆民教育和国民教育有参考价值。
            后来穆斯林大众购买位于台儿庄大北门的郁记花园,并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建清真北寺,清真北寺俗称北大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座落在古运河北岸、运河古城里。望月楼为七层28米高的方型出檐塔式建筑,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兼融儒家文化的建筑风格。民族魂展室讲述着台儿庄回民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篇章。既有威震敌胆的回民排,又有反抗压迫的大游行;既有中共台儿庄第一个支部书记马文元的简介,又有我区回族的由来和变迁。
            清真北寺不仅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景点,是穆斯林礼拜之地、民族团结教育的场所,更是游览观光、凭吊战址、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窗口。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面对遗址欣然命笔题写了“扬威之地、遗址永存”八个大字;当年参战将士及子女、台胞、侨胞等以不同的方式来铭记着这段共御外侮、同仇敌忾的历史;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的少数民族专家、学者、阿訇专程前来凭吊。(作者:系政协台儿庄区副主席、台儿庄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