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运河>> 文化>>正文内容
  • 梁月霞:乡村旧事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我的故乡,地处滔滔的古运河台儿庄段南边,是一个古老村庄。
           1940年,我出生在这个小村子里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这里,我出生长大;在这里,我初步认识了旧社会的黑暗;在这里,我看到了人民翻身当了国家的主人,看到了我们的祖国在一步步向前迈进。在我生长的年代里,经历了社会的变革,目睹了旧社会的种种现象,看到了充满着希望的新社会的变迁。
           解放前,我们村人多地少,庄上的人很穷,有的穷得连饭都吃不饱,尤其是从滕县逃荒过来的山里人更穷,他们没有多少地,连一点象样的地都没有,只有自己开的一丁点儿荒地,旱涝不保收。所以,他们只能给庄上的人打长工、做短工混口饭吃;记得有一个叫杨朋的,一家五六口人,有一年冬天,全家人没有一个穿上棉裤的。这家人晴天时就到外村去要饭,遇到雨雪天,就在村里转转。
            村里的房子除了那座庙是瓦房,整个村子都是草房。解放后,划成份时,除了庙里的和尚,全村没有一个地主分子,只有两家富农,还有几家富裕中农。
            村子周围,除了西边是山地,其余都是可耕之田。村北的黑土地,全是良田。村上的人勤劳朴实,整日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忙碌着。
            我家住在村南首,房屋是村子最高大的,是我曾祖父在世的时候建造的。房子主房均坐北朝南,由三个标准式的农家四合院组成。分家时,祖父分得了最前面的院子和一个柴园,村上的人都习惯称这里是前大门。
            我们的那个柴园很大,那里有车屋,一家人种地用的车拉绳套,所有的农具,都放在那里。牲畜、柴草也放在那里。柴园和住房有巷子相通,一到晚上,柴园的大门要上栓落锁。柴园当然有人看守,以防小偷小摸。可是有一年冬天里,柴园里还真的溜进了一个小偷,小偷刚解开一条牛缰绳就被我四叔发现了。四叔一声喊叫,全家人都迅速起来捉小偷,记得那次我也哆哆嗦嗦起来了,结果小偷跑了。
            听母亲说,我家原来是大户人家,有良田两、三顷,还有外庄子,家里猪羊成圈,骡马成群。可是后来由于国家连年战乱,家中又连续发生几起灾难,家境逐渐破落贫寒。有一年,逢大旱,麦子没收好,秋季又颗粒未收,到第二年三、四月份,青黄不接之际,祖父、祖母实在没有办法了,又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全家十几口人饿死在一块,就分了家。分家时,每家分得一大瓢粮食,剩下的问题自己解决,投亲戚,奔朋友,甚至去逃荒要饭皆可以。各家过着艰难的日子,好容易挨到麦子结粒,就开始摘麦穗吃,大麦吃完吃小麦,直到麦子成熟,整整吃了十八天青,总算度过了那个难关。
            我们村边有一座美丽的山,虽说没有多大多高,却是一个好地方。想想自己孩提时,上山一溜风,如走平地。夏天,阴雨连绵的日子里,村里的大人小孩都想上山去玩,去量脚丫。那时候,没有多大污染,空气新鲜,一场大雨过后,大家就拼命往山上跑,争先恐后,去看抱犊崮。
            小时候也不知抱犊崮离我们村有多远,就知道在北面,所以跑到山上就向北看。后来才听人说,抱犊崮离我们村过百里地,相隔遥远,可是我们就能看得见它。看得见抱犊崮是有前提的,即使在晴天有太阳的时候也看不见,必须在一场大雨过后,天转晴时,在山顶朝北远远望去,抱犊崮才清晰可见。所望见的抱犊崮,盘坐在那里,高高耸起,上面是圆圆的顶子。在山顶看抱犊崮,每次去看,都觉得新鲜,大家欢蹦乱跳,边看边喊:抱犊崮万丈高,不如蒙山半截腰……
            村西的山上长满了青草,到了放牧季节,漫山遍野都是牛羊。山上还栽有刺槐和松树,东南坡有一个耶稣教堂,在那里有以谷长老为首的十多个人,开荒种地,自力更生,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山坡上开垦了一片片大大小小的土地。除了种一些庄稼外,他们还种植了许多花草果树和一片片竹林。每年到大地回春时,那里百花盛开,你从山上走过,就有缕缕幽香扑鼻而来。小时候,我经常跟母亲到那里去玩,看人家做礼拜。
            人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点不错。这个山上不仅有花草树木,而且整个山上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石灰岩。从我记事起,山上就有几座石灰窑烧石灰。山上的青石,不光用来烧石灰,还是建房的好材料。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都会开采石头,用炮轰用肩抗,把开采出的石头再精雕细琢,打成条条、方块,有的刻上花纹,这些加工后的石材,建房和建筑装饰都用得着。
            解放前,水泥罕见,乡村搞建筑大都用石灰,所以山上烧石灰的活很重要。村上的人每当把田里的活忙完了,能挑动担的,就到山上担石灰,走乡串户去叫卖,赚点小钱。
            为了建筑上的需要,村上的人还做起了制作苘挠的生意,我哥也做过。搞建筑时,把苘挠掺在石灰里,就像现在搞建筑把沙子、石子掺在水泥里一样重要。所以村上的男人们,在没有农活的时候,就像现在收废品一样,去溜村串户收废旧的苘鞋、苘绳头,回家把收上来的废旧的苘鞋、苘绳头剁碎、揉开,制成苘挠。为了上色好看,往往还上东山坡,去挑回些白石粉,掺和在苘挠里,这样制成的苘挠,既漂亮又能多卖钱。
            现在我想起那些田园村庄,如烟的往事和过去的时光,就像一幅幅连轴的画卷,从脑海里闪过。虽然年代已久,但是有些还像放电影似的,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人生世事,回味无穷,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但是有一点是认定的,人生长在一个地方是永远不能忘记的,在这个地方成长是幸福、欢乐的,晚年对往事的回忆也是幸福的。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7日
    上一篇:鲁泥:河之洲[ 07-17 ]下一篇:侯修谦:偶遇张爱萍主任[ 0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