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运河>> 文化>>正文内容
  • 台儿庄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历史上,台儿庄地处郡县的边缘地区,行政区划更替频繁,区域隶属多变。
    夏商时期,区境属大彭氏。
    商王武丁四十三年(约公元前1222年),王师灭大彭。
    周穆王时期,徐国崛起,区境被纳入其版图。
    两周之际,辅伯徙国于黄邱山套,是为偪阳国。
    周简王二年(公元前584年),吴伐徐,区境运河以北地区改属吴国。
    周灵王三年(公元前563年),晋、鲁、曹、邾四国联合灭偪阳,赠其土于宋。
    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区境运河以北地区改属越国。
    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越让泗东百里与鲁,区境运河以北地区改属鲁国。
    周安王二十年(公元前382年),齐楚联合伐鲁,区境运河以北地区改属楚国。
    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齐灭宋,偪阳故地改属齐国。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楚伐齐,偪阳故地改属楚国。
    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区境属泗水郡。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运河以南地区属楚国彭城郡傅阳县,茅茨河以东地区属楚国东海郡兰旗县,以西属东海郡承县。
    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东海郡改为中央直属。
    地节元年(公元前69年),彭城郡亦改为中央直属。
    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撤彭城郡,傅阳县复归楚国。
    王莽代汉(公元前9年),改东海郡为沂平郡,所辖之兰旗县改称溥睦县,承县改称承治县。傅阳县改称辅阳县。
    东汉恢复旧县名,兰旗旧地并入承县。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更东海郡为东海国。
    章和二年(公元88年),楚国改称彭城国。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郡国以上置州,东海、彭城均隶徐州。
    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东海国除,复为东海郡。
    晋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承县改属东海郡析置之兰陵郡。
    永嘉南渡,废傅阳县,地归彭城郡吕县。
    武定五年(公元547年),更属兰陵郡承县。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郡置州,承县属徐州。
    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废州置郡,改承县为兰陵县,属彭城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兰陵县复称承县,属鄫州。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废鄫州,以承县属沂州。
    安史之乱后,沂州隶沂兖海镇,后改泰宁镇。
    乾宁四年(公元897年),泰宁镇并入宣武镇。
    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废支郡直属中央,区境属沂州承县。
    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金国改承县为兰陵县,隶邳州。
    嘉定十一年(公元1218年),改为峄州兰陵县。
    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元灭金,区境属燕京行尚书省归德府峄州兰陵县。
    淳祐十一年(公元1245年),燕京行尚书省改称燕京等处行尚书省事。
    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置中书省,兰陵属之。
    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省县。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县,区境属中书省济宁府峄县。
    九年(公元1376年),撤中书省,区境改属山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十八年(公元1384年),改属兖州府峄县。时峄县下设4乡,今区境分属东乡新河社、南落社、兰城社、王目社、金注河社、高山社,南乡吴寺社、涧头社,北乡侯孟社、马头社。
    清初峄县编户36里,仍分4乡,共31社5屯,现台儿庄区境时辖峄县3乡12社中的297个村庄。即企彭乡新河社23个村,金河社25个村,王目上社45个村,王目下社35个村,侯孟社23个村;坊厢乡坊下社27个村,涧头社37个村,高上社35个村,高下社34个村,马头社4个村,阴平社2个村;兰陵乡斗沟社7个村。另外,西南部的20多个村庄时为滕县、铜山县所辖。
    清中叶,乡名并,屯久废,分社三十。区境村社未变。
    1913年,废州府,区境属山东省峄县。现泥沟镇东北部和邳庄镇一部分分别属于兰山县和江苏省邳县。
    1918年,改社为区,区境分属新河区、金河区、王下区、王上区、后孟区、坊下区、阴平区、涧头区、高上区、高下区、马头区、陡沟区。
    1930年,峄县改设为6个区,区境属峄县第五区(驻台儿庄)、第六区(驻涧头集),共辖7乡1镇。现泥沟镇东北部属兰山县第八区管辖,张山子镇西部属滕县第九区管辖,张山子镇东南部和涧头集镇南部为铜山县管辖。
    1935年至1937年底,区一度改称乡农学校。
    1938年,现区境改设3个区,辖12个乡1个镇,即峄县第八区涧头集乡、草桥乡、实验乡、徐塘乡、侯孟乡、三山乡,第九区兰城店乡、蟠龙乡、板桥乡、兴龙乡及台儿庄镇,第十区泥沟乡、马兰屯乡。
    同年5月,国民政府撤出峄县,台儿庄地区处于权力真空状态。是年冬,日军占领台儿庄,峄县被重新划分为10个区,今区境设有第七区(驻韩庄)、第八区(驻涧头)、第九区(驻台儿庄)和第十区(驻马兰),计辖15处乡镇。
    1939年初,峄县归属日本扶植的北平“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40年3月后改属汪精卫“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先属山东省,1944年2月后属新建之淮海省。
    1945年夏,驻台日军逃至峄县城后投降。台儿庄地区正式属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运河县政府管辖,设有第二区(驻马兰屯)、第七区(驻黄丘)和第八区(驻涧头集),县政府驻涧头集。当年10月,析置台儿庄镇(县级)。
    1946年6月,运河县改称铜山县(县政府驻贾汪),区境置有涧头集、旺庄、黄邱、新河四区。原运河县所属运河以北地区划归峄县。
    1946年7月,铜山县政府撤离台儿庄。8月,台儿庄镇政府撤离台儿庄。南京国民政府重建峄县政府,辖区未变。
    1947年撤销区制,原8个乡镇直属峄县政府。
    1948年11月,中华民国峄县政府再度撤离,区境归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兰陵县管辖,设第一区(驻涧头集)辖9乡、第四区(驻抗埠)辖11乡、第五区(驻三付楼)辖10乡、第十一区(驻台儿庄)辖5乡和第十二区(驻唐庄)辖10乡,计5区45乡。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台儿庄地区属山东省兰陵县(台枣专区管制),理台儿庄镇。
    1953年9月,兰陵县撤销,境内划归峄县,区境重新排编为6个区,即第十二区(驻底阁):红瓦屋屯乡、大庄子乡、河湾乡;第十三区(驻唐庄):张山子乡、耿山子乡、杨埠乡、杜安乡、大庙乡、泉源乡、徐塘乡、张塘乡、黄滩乡;第十四区(驻涧头集):涧头集乡、核桃园乡、贾桥乡、毛楼乡、旺庄乡、高山乡、薛庄乡、太平桥乡、张楼乡,第十五区(驻台儿庄):西关乡、北关乡、越河乡、顺河乡、兴龙乡、斗沟乡;第十六区(驻抗埠):马兰屯乡、抗埠乡、李沟乡、道庄乡、梁庄乡、前程乡、坝子乡;第十七区(驻三付楼);泥沟乡、南洛乡、刘湖乡、黄林乡、夹坊乡、黄口乡、吉庄乡、小集子乡、兰城店乡、枣庄乡、巫山乡。
    1955年12月,撤销十三区,并入十四区。
    1956年1月,改以驻地为区之名称。
    1956年8月合并区、乡后,台儿庄区境内3区1镇,下辖10个乡,领250个村、街。即兰城店区辖兰城店乡、运河乡,领108个村;马兰屯区辖马兰屯乡、泥沟乡,领97个村;涧头集区辖涧头集乡、张山子乡、侯孟乡、大庙乡、于沟乡、薛庄乡,领156个村;台儿庄镇领辖35个街、村。
    1957年底撤区并乡,区境设7乡1镇,即张山子、侯孟、涧头集、薛庄、泥沟、马兰屯、兰城店乡和台儿庄镇。
    1958年秋,撤乡镇,成立台儿庄、火炬、前进3个人民公社。是年12月,火炬、前进人民公社分别改为涧头集、泥沟人民公社。
    1960年,峄县改称枣庄市(县级)。
    1961年,枣庄市升格为地级行政单位。
    1962年始设台儿庄区(乡级),隶属枣庄市,3个大公社划分为张山子、侯孟、涧头集、贺窑(1982年改为薛庄)、台儿庄、彭楼、马兰屯、泥沟、兰城店、邳庄10个人民公社,下辖336个生产大队。
    1963年6月,台儿庄区改称台儿庄办事处。
    1971年12月,台儿庄办事处升格为台儿庄区(县级)。
    1983年5月至1984年4月,人民公社制撤销,改为6乡(侯孟、薛庄、彭楼、马兰屯、兰城店、邳庄)、4镇(张山子、涧头集、台儿庄、泥沟),同时将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邳庄、彭楼两乡先后于1996年12月、1997年12月改为镇。
    2001年3月乡镇合并改制,侯孟乡并入张山子镇,薛庄乡并入涧头集镇,彭楼镇并入马兰屯乡改为马兰屯镇,兰城店乡并入泥沟镇,邳庄镇行政区划不变,台儿庄镇则改为运河街道。(王密)

    沿革表
    朝代 年代 行省、承宣布政使司、省 镇、府 州 国 郡 县 疆域
    先秦 夏商时期    大彭氏   大部
     西周    徐国   全境
     前770-前584    徐国   全境
         偪阳国   运河南
     前584-前563    吴国   运河北
         偪阳国   运河南
     前563-前473    吴国   运河北
         宋国   运河南
     前473-前472    越国   运河北
         宋国   运河南
     前472-前382    鲁国   运河北
         宋国   运河南
     前382-前286    楚国   运河北
         宋国   运河南
     前286-前284    楚国   运河北
         齐国   运河南
     前284-前223    楚国   全境
    秦 前223-前206     泗水郡  全境
    楚 前206-前202     泗水郡  全境
    西汉 前202-前155    楚国 东海郡 兰旗县 茅茨河东
           承县 茅茨河西
          彭城郡 傅阳县 运河南
     前155-前69     东海郡 兰旗县 茅茨河东
           承县 茅茨河西
         楚国 彭城郡 傅阳县 运河南
     前69-前49     东海郡 兰旗县 茅茨河东
           承县 茅茨河西
          彭城郡 傅阳县 运河南
     前49-前9     东海郡 兰旗县 茅茨河东
           承县 茅茨河西
         楚国  傅阳县 运河南
    新 前9-25     沂平郡 溥睦县 茅茨河东
           承治县 茅茨河西
         楚国  辅阳县 运河南
    东汉 25-41     东海郡 承县 运河北
         楚国  傅阳县 运河南
     41-88    东海国  承县 运河北
         楚国  傅阳县 运河南
     88-188    东海国  承县 运河北
         彭城国  傅阳县 运河南
     188-220   徐州 东海国  承县 运河北
         彭城国  傅阳县 运河南
    魏 220-265   徐州  东海郡 承县 运河北
         彭城国  傅阳县 运河南
    西晋 265-291   徐州  东海郡 承县 运河北
         彭城国  傅阳县 运河南
     291-316   徐州  兰陵郡 承县 运河北
         彭城国  傅阳县 运河南
    东晋
    南北朝 316-547   徐州  兰陵郡 承县 运河北
          彭城郡 吕县 运河南
     547-583   徐州  兰陵郡 承县 全境
    隋 583-606   徐州   承县 全境
     606-621     彭城郡 兰陵县 全境
    唐 621-632   鄫州   承县 全境
     632-?   沂州   承县 全境
     ?-?  沂兖海镇 沂州   承县 全境
     ?-897  泰宁镇 沂州   承县 全境
     897-907  宣武镇 沂州   承县 全境
    五代 907-977  宣武镇 沂州   承县 全境
    宋 977-1191   沂州   承县 全境
    金 1191-1218   邳州   兰陵县 全境
     1218-1234   峄州   兰陵县 全境
    元 1234-1245 燕京行尚书省 归德府 峄州   兰陵县 全境
     1245 燕京等处行尚书省事 归德府 峄州   兰陵县 全境
     1260 中书省 归德府 峄州   兰陵县 全境
     1265-1369 中书省 归德府 峄州    全境
    明 1369-1376 中书省 济宁府    峄县 全境
     1376-1384 山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济宁府    峄县 全境
     1384-1644 山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兖州府    峄县 全境
    清 1644-1913 山东省 兖州府    峄县 大部
    民国 1913-1944 山东省     峄县 大部
     1944-1945 淮海省     峄县 大部
     1945 山东省     运河县 全境
     1945-1946 山东省     运河县 大部
           台儿庄镇 台儿庄附近
     1946 山东省     铜山县 运河南
           台儿庄镇 台儿庄附近
           峄县 运河北大部
     1946-1948 山东省     峄县 全境
    当代 1948-1953 山东省     兰陵县 全境
     1953-1960 山东省     峄县 全境
     1960-1961 山东省     枣庄市 全境
     1961-1971 山东省    枣庄市  全境
     1971-今 山东省    枣庄市 台儿庄区 全境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7日
    上一篇:“重修台庄闸”碑考[ 09-17 ]下一篇:秋水相宜[ 0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