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运河>> 历史>>正文内容
  • 台儿庄:源远流长的京杭运河(图)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的积水潭,南至杭州拱宸桥,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自北向南分为七段,依次是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鲁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和江南运河。全长1782公里,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工程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大运河不仅是南北水运的交通大动脉,也是灌溉、排涝、防洪和沿线人民生活用水的综合利用地河道。这项为大的工程,是历代我国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标志和象征。
    一、京杭大运河的历史
         远古时期,中国东部地区数条东西走向的河流,为这一广袤地域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同时也割裂了南北交通,严重影响了各流域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政治上的统一。因此,修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成为当时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和目标。
        最早的大运河段,当推春秋末期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出现于江南平原上的胥河,是由吴王用伍子胥之谋伐楚,为运兵运粮而开挖的。公元前486年,为沟通长江与淮河,又开挖了邗沟,这条河道和初期的胥河连接后,成为后来纵贯中国东部大平原的早期京杭运河的雏形。此后,经秦、汉、三国和两晋时期近千年的开拓和整治,基本构成了一条连接淮河、长江和钱塘江的水运干线。但由于当时各自为政的不同需要,运河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公元589年,隋王朝统一全国,结束了历史上长期分裂的局面,隋王朝为了加强政治统治和生活享乐,大规模修建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大运河,自京口引长江水,绕太湖之东,直达钱塘江边的余杭。为了沟通国都长安与东南富庶地区的凉席,加强北部边防,后又对运河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开凿了南至杭州,北达涿郡的南北大运河。到了公元7世纪之初,隋炀帝征发几百万民工开挖了通济渠和永济渠,首次沟通了黄河与淮河的联系,长达5000余华里的大运河,全部落成通航,遂成为隋、唐、宋三代的漕运通道。
    隋朝大运河的修建,虽与隋炀帝寻欢作乐的个人动机有关,但以运河对我国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言,这消极的一面只能说是次要的。后人对此也作出了公正的评价。晚唐诗人皮日休的一首诗这样写到: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首诗既指出隋朝灭亡的原因,又肯定了开发运河的功绩,真是罪在一时,功在千秋。
        唐宋以后,南北运河的部分河段逐渐荒废,已无法安全通航。至13世纪的元代,全国的政治中心移到大都(今北京),所需漕粮只采用水陆联运的办法运输,极为不便,重新开凿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已成为历史发展的需要。于是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发动民工,打通了山东境内的会通河,把运河改为直线形,而后,又把运河从通州延长25公里,直通北京城里的积水潭,航程大大缩短,基本形成了现在京杭大运河的线路。
         明清时期,由于黄河的干扰,运河时断时续。为避开黄河,先后对运河的局部进行改线。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泇河uocheng ,运河便改由夏镇经韩庄、台儿庄至邳州南下。到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开挖了中运河,终于摆脱了从徐州到淮阴以黄代运的被动局面。至此,京杭运河的线路日臻完善。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由于黄河改道,使运河从此中断,南北隔绝。随后逐步走向衰落。民国至解放前的一段时间,运河只是局部通航。
        纵观历史,京杭运河始凿于春秋,创建于隋,成河于元,兴盛于明清,历经开挖、拓展、形成、改造等过程,其走向随政治中心的转移而变化,尽管在历史的进程中时断时续, 但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二、枣庄段运河的开挖与整治

         历史上的运河枣庄段主要由韩庄运河和伊家运河两个部分组成。
         韩庄运河贯穿枣庄市境南部,为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上接微山湖,下至江苏邳县黄道桥入中运河,境内长43公里,始掘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
         在韩庄运河开挖以前,原大运河从济宁向南沿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湖西岸奔徐州与黄河交汇,然后出邳州(江苏邳县城旧址)南去。此河道经常被黄河及其支流决口改道冲毁淤塞。为避黄河冲瘀之害,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在旧河道东30里地势较高的湖东丘陵边缘,开挖了北起南阳镇,南至留城(今江苏省沛县东南)140里的南阳新河,南阳新河通航后,大批漕船顺利北上,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黄河在沛县决口,茶城淤塞,漕船两千余艘皆阻于邳州。当时总河督御史翁大立请开“泇河”以通运河,因朝廷屡议不决未能实现。
         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由于黄河屡次决口,危及漕运,总河督李化龙至韩庄户口向东,出良城、万庄、台儿庄等地,下至邳州直河口,开浚260里,避开黄河之险330里,并在峄县境内建韩庄、德胜、张庄、万年、丁庙、顿庄、侯迁、台儿庄等8座斗门式船闸,同时各闸开挖月河一道,以备泄洪和蓄水,为通航创造条件。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总河督曹时聘主持结束了扫尾工程。至此,泇河全线畅通。

          泇河的开通,虽然进一步改善了漕运状况,但由于受两岸洪水冲刷,逐渐淤垫,直到明末,避黄行运的目的并未完全实现。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总河督杨一鹏浚泇河。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总河周鼎奏重浚泇河,航运得以畅通。

         清王朝十分重视南北大运河的治理,把京杭运河的畅通当作事关国运兴衰的大事,在康熙、乾隆、嘉庆年间曾对运河进行了多次治理。清初,峄县为防止泇河淤塞,设立了38处浅铺,定一年一小浚,两年一大浚。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56年)浚台儿庄河道,“水深八尺为度,并修纤道”,浚德胜、六里、张庄、万年、丁庙、顿庄、侯迁、台儿庄各闸。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春,挑韩庄以下八闸河道。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改道北徙,在张秋镇切断运河夺大清河入海,水被挟东流。京杭运河从此分为南北两段通航,运河枣庄段逐渐不受重视, 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漕运废止。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河道严重淤塞,该段运河成为季节性通航河流。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注重运河的治理,1958年至1972年国家先后共7次对枣庄段运河进行扩大和续建治理,加宽加深,裁弯取直,并拆除了沿河各闸,定名韩庄运河。

         伊家河是京杭运河通过枣庄市的另外一条航道,上游从韩庄镇南1公里新河头村进入微山湖,下游在台儿庄老大桥西1.5公里处与韩庄运河汇流,横卧韩庄运河南岸。

         伊家河原名“伊河”,又名“新河”。原为微山湖引河,兼排韩庄运河南岸山洪及众山泉水。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开挖,上起微山湖,下至黄林庄,长12436长,口宽八丈,深丈余。

         为利用伊家河沟通微山湖至江苏的航道,1956年至1957年国家共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施工,沿原河道加深加宽,裁弯取直,形成了长37公里,宽50米左右,深2.5米的运河河道,由于条件限制,伊家河在上世纪60年代前一直为季节性通航河流。

         1968年由枣庄市、台儿庄区、南四湖工程局等组成“伊运河复航工程施工指挥部”,对伊家河进行治理。至1972年在伊家河中游刘庄修建五级通航标准船闸1座,节制闸1座,公路桥1座,之后100吨级驳船可正常通过。

    三、枣庄段运河的漕运与船舶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专运“田赋”的船称之为“漕船”,通过运河运输官粮,称之为“漕运”。在我国,漕运开始于春秋中期。漕船是我国古代船舶发展史上,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一类船舶。它在航行中,总是成帮结队,树帜吹螺,犹如长龙,满载着粮食,日夜不停地驶往京师或军事要津,促进了南北经济的繁荣及大运河漕运事业的发展。

         枣庄段运河的漕运开始于明朝。据史书记载,明朝两代,经枣庄段运河北上,每年从浙、赣、皖、湘、鄂、豫等地运来的漕粮多达三四百万石,需要两万艘船只;加上押运漕粮的12万人次的官兵,还有大量的官府水师船和商船、绎船、民间客货船,漂流在这条大动脉上的船只多达3万艘,连绵数十里,成为当时有名的景象。
         台儿庄地处京杭运河苏鲁交界处,江浙、湖广一带的漕船每年三至五月间抵达台儿庄过闸,然后连樯北上,每年经家和的漕船约7700余艘,所运漕粮最高达到450万石。如此长达三百年之久。漕运的兴盛使运河的商业贸易十分繁荣,大批商船穿流京津和江淮之间,古镇台儿庄随之形成水陆商品的集散市场和名噪一时的“水旱码头”,主要输出本地盛产的山果、杂粮,运入南方的竹、木、陶瓷及什货。并出现了骆家码头、四十万码头、郁家码头、双巷码头等10余处漕运码头,至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漕运停止后,仍为南方商业贸易的重要港口,主要趋向煤炭运输。

         大运河的漕运码头,全用青石建成,台阶经久历年,早被磨光,虽然已经废弃了百余年,但是她对促进中华民族的统一与交流,对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华夏文明的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永远不可磨灭的。

    漕运的兴盛促进了运河船舶的发展。近代船舶大致分为商船、民船两类,而且种类繁多,主要有粮划船、对漕船、驳子船、撇子船、四爪船等。这些船舶主要是木帆船。据记载,“大者能载2万斛”、“中者载千石以上”。

         运河船舶各有特色,其中粮划船、对漕船、驳子船、风帆船航行快、稳定性好,载重一般为30吨左右,而撇子船、四爪船航行慢,吃水浅,适应在湖区和小河流航行,载重一般为10吨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韩庄运河不适宜大吨位船舶的运输,1953年,在台儿庄参加运输的木帆船,最大载重仅40吨,小船载重2.5吨。共有粮划、对漕、三节杆等各类船舶174只。1958年至1972年,伴随河道的整治,船舶吨位发展到近百吨,并出现了动力船舶,马力较小的拖轮也相继建造投入使用,但数量不多。

    四、枣庄段运河的管理

          由于运河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历代封建王朝都十分重视对它的管理。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新开家和之后,峄县设置了管河县丞一名,管辖上至未姬庄,下至黄林庄共一百一十里的运河河道,驻台儿庄,受当时政府设立的分管农田水利等事务的兖州泇河通判管辖。为管理船闸,在台儿庄、顿庄、万年闸、德胜四闸立闸官署,各设闸官一名,分领侯迁、丁家庙、张庄河韩庄闸务。台儿庄闸、侯迁闸、顿庄闸、丁家庙闸、万年闸、张庄闸、德胜闸、韩庄闸各设闸夫30名,后又增加六里石闸夫30名,总计270名,这些闸官、闸夫的俸禄来自州县府库的河道银,每名按季给银十两八钱,另给地四十亩,住房两间,闸夫就闸居住,昼夜不离。此后闸夫时有增减,定额无数。

          到了清代,基本循明代管理制度,管河县丞仍驻台儿庄,除闸官、闸夫外,沿运闸坝又增拨官军兵马守之,并兼治安。康熙、雍正、乾隆年间,运河枣庄段设有闸官18名,分别管理各闸闸务。

    1902年至1908年闸官、闸署逐步撤销,枣庄段运河成为无人管理的局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漕运走向衰败,从清末到解放前一直没有设立官方管理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恢复并加强了对京杭运河的管理。1952年10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交通厅航务局运河航务管理办事处在台儿庄成立。1972年,经枣庄市委批准,建立山东省枣庄市航运办事处,是全市的港、闸、航道、水运的综合管理机构。枣庄航运办事处的成立,标志着枣庄段运河的管理开始进入了一个有序的阶段。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15日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台儿庄:京杭大运河的开凿背景和历程[ 0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