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运河>> 文化>>正文内容
  • 台儿庄: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一、商贸文化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古有“文不经商,士不理财”的观念,但京杭运河的贯通,却带来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物资交流,并由此在绵延千里的运河两岸营造出浓厚的商业氛围。

    由于南北漕运的发展,枣庄段运河成为了当时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交通命脉,明河道总理于湛在《运河题铭》中说:“国家定鼎燕京,唯此漕渠一脉,为之咽喉”。正是漕运的兴盛,使沿运地区的商贸业十分繁荣,当时的台儿庄“商贾迤逦,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被誉为“天下第一庄”。便利的交通和兴旺的市场,不仅吸引了南北商贾,而且吸引了青海、甘肃、天津等地的回民商人大批徙入,从而使整个鲁南地区成为回汉杂居之地,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据《峄县志》记载,“当乾嘉盛时,漕粮数千艘,皆道泇河北上,而下游商贩货币流衍”。从当年的实际情况看,沿运地区百业俱兴,商业气息浓厚。诸商号店铺为便于从水上装卸货物,便在沿河两岸修筑了一些石阶码头,称为“水门”,至今在台儿庄等地还依稀可见当年水门的遗迹。

    由于沿运区域商业的繁荣和水运地位的重要性,众多的文人墨客、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多至于此,游山玩水,周游各地。《资治通鉴》记载,隋炀帝曾三次走运河巡游江南,“共用挽船夫八万余人……,舳舻相接二百余华里”,极其奢华。清康熙、乾隆二帝都曾六次“奉母命游江南”,并在运河流域修建行宫、御桥等建筑,留下了许多题咏刻石和轶闻传说。且二人每次经水路巡视江南,都要在台儿庄登岸视察民情。

    韩庄水气罩楼台,

    雨后斜阳岸不开。

    人在长亭深入好,

    风帆一一眼中来。

    乾隆皇帝这首触景韩庄,构思于运河,诗成于台儿庄的《韩庄观河》便是对此说法的有力佐证。

    从清朝乾隆到光绪年间,台儿庄有仁寿堂、保寿堂、中和堂共七家药店,其中以中和堂最有名气。中和堂创建于光绪二十四年(1908年),开业时,顾客盈门,除收购本地药材外,还派人到天津、上海采购,他们对远方客商热情接待,烟酒照应,还陪客人逛街看戏,给人以“客至如归”感觉,这种传统的商贸文化,使中和堂美名远扬。

    商贸的发达,繁荣了城镇建设。沿运区域街巷从横,店铺林立,从整体上看,沿运地渠的民居与店铺的建筑结构与商业功能实现了和谐统一,两岸居民顺河而建,整体布局灵巧合理,街巷随河弯曲,远看参差进退、蜿蜒逶迤。这种店面临街,庭院朝河的结构布局,集南北方建筑特色于一体,表现出顺天然,亲人和、朴素无华的特征,具有节奏明快、方便实用的商业功能。

     

     

    二、民俗民风

    运河区域城乡民居在南北风情的交汇融合中,民俗民风日渐趋同。明清之际,沿河居民主要以船民、水手、商人、码头装卸工、手工业主及管漕运的官吏和士兵为主,他们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长期传承着河城相依的生活习俗和独树一帜的文化风貌。

    在南北风俗文化的融合中,运河沿岸人民在长期的交流中产生了共同熟悉的行业语言和生活禁忌,如农民下地干活叫“下湖”;河边群众忌“翻”、“ 死” 、“沉”谐音字和有关的事;元宵节要放花灯、蒸面灯等等。船民的婚丧嫁娶、生产劳作、宗教信仰等也都有着约定成俗的规矩与讲究。由于沿运地区人民与运河休戚相关,所以长期以来在民间流传着关于运河的各种轶闻传说,如“惊龙桥的传说”、“聚粮桥的故事”,歇后语“运河的蛙子干鼓肚”等,不一而足。沿运人民不仅勤劳、勇敢,而且聪明灵活,当地俗语在比喻鲁南人精明的层次时说“乡下的赶不上乡上的,乡上的赶不上窑上的,窑上的赶不上闸上的”,意即运河沿岸的人最为聪明。

    更是由于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日渐趋同,中国传统的宗教和外来宗教在运河两岸迅速传播。明、清时期,鲁南地区的宗教十分发达,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呈四足鼎立之势。在台儿庄驻地,佛教徒于1598年建立了泰山庙,伊斯兰教徒于1742建立了清真寺,同时,还建有基督教堂、天主教堂、修道院、关帝庙等众多宗教设施。

    沿运地区的庙会和古会也相当繁盛,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和十八日,台儿庄都有要举行隆重的泰山庙会,并于农历五月初三和十三举行新关帝庙会,届时方圆百里甚至沿河上下千里之外的僧侣、香客、商贾纷至沓来,南腔北调,摩肩接踵;上市的各类物品交易频频,各色艺人竞相献技,每会多达10万之众,极一时之盛。

     

     

     

    三、民间艺术

    沿运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地方戏曲、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交通的便利则为其扩大与增进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民间艺术的花朵,竞相在鲁南大地开放。

    台儿庄曲艺,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主要品种有大鼓、小鼓、渔鼓、快书、评书、琴书等。最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如寺庙音乐、唢呐古曲、鲁南花鼓、渔灯秧歌等,为台儿庄所独有。生活在鲁南地区的船民在长期的航行中,发明创造了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运河号子,语言朴素亲切自然,听起来不仅给人以向上的力量,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另外,流传于鲁南地区的龙灯、狮子、高跷、旱船、皮影等独特的民间艺术,有别于其它地区。由“拉魂腔”而发展起来的柳琴戏,是鲁南地区最为突出的地方剧种,它以优美的“啊哈啊哈昵”拖腔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鲁南民间艺人的演奏技艺精湛,名噪一时。1983年,台儿庄8岁小女孩周香草的唢呐吹奏,轰动了泉城,当时的副省长李子昂在《大众日报》上写诗赞道“八岁周香草,一代喜凤雏”。台儿庄农民杨念寅也以其精湛的皮影艺术表演,在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

     

    四、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运河沿岸居民在饮食上依然分为主食和副食,主食有煎饼、面食、稀饭,副食有下饭的咸菜、辣椒。建国前,一般农民除婚丧嫁娶、盖屋踩墙、接待客人外,平时很少炒菜,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副食品逐渐丰富,青菜、瓜果、食用菌、豆制品纷纷走上运河沿岸居民的餐桌。

    运河沿岸酿酒技术比较发达,有史记载,早在1879年,台儿庄便有袁氏酒坊的创建。当年,以运河水配制的高粱烧酒以它“醇香迷人”而享名全国,有古诗赞曰:“千里古运君不去,一杯陈酒长留住”。1988年原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贺敬之来故乡探亲,初饮“台儿庄特曲”,便挥笔写下了“名地名酒台儿庄,酒家争赶兵家强,一杯载我三乡去,诗乡梦乡到故乡”的佳句。

    酒文化在神州大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一定的时期、一定的地域沉积形成了蕴含丰富的饮酒风俗。枣庄沿运地区饮酒风盛,无论普通民众还是上层人士都有饮酒的习惯,在这里有句俗语:“无酒不成席”。饮酒的名目纷繁复杂,年酒、祝寿酒、开业酒、生日酒、乔迁酒等等,达十几种,旧社会还有结义酒、还愿酒。在农村有的串亲访友,不吃饭可以,但不喝酒不行。

    枣庄沿运地区饮酒的规矩应有尽有,饮酒者的座次、上酒的内容、喝酒的次数、敬酒的说法等等丰富纷杂。这些规矩有助于增进友谊和感情,有助于交流和了解,能培养一种亲密无间的和谐气氛。但是“饮酒可不要贪杯”。

    因商旅集中,回民迁入原因,台儿庄的饮食文化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形成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张家狗肉、运河鳖汤、马家牛肉、冯家驴肉、赵家糁汤等都有悠久的历史,其中张家狗肉最为著名。张家狗肉的“老汤子”是传世之宝,台儿庄大战时,张家全部家当都没来得及带走,只将一坛子“老汤子”埋在自家的院子里。据说张家兄弟分家时,老人们给下辈一人一瓢“老汤子”作为家产,让他们继承张家狗肉的传统。张家狗肉至今已世代相传200多年,马家牛肉已经经营五世,都已成为当地名吃和重要的旅游产品。

     

     

     

     

     

    五、船民习俗

    枣庄一带的船民在长期的水上作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习俗。

    在没有出现动力帆船的相当长的时间里,风篷是船民远航必备用具。由于风篷在很大程度上要受自然气候的限制,因此许多船民在逢年过节时,都要在船的桅杆上,贴上“大将军威风八面,二将军得力先行”的对联,以求一帆风顺。

    长期以来,船民在凌波踏浪、击风搏雨的航行中,也逐渐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船工号子。沿河居住的人们一听到那错落有致、韵味悠长的船工号子,便知又有船只拔锚起航或歇锚靠岸了。

    可以说,船上有多少道操作工序,便有多少种船工号子。船上常用的号子主要有起锚号、冲号、拉纤号、招号、缆头号、搅关号、撑篙号和摇橹号等。且每种号子各有其作用,如起锚号在铁锚拖不起时船工用力拔锚所唱的,船工们抓住锚绳,边拉边唱:

    千斤呀,万斤呀,嗨!

    铁锚呀,动身呀,嗨!

    于是铁锚便在众人的齐声唱和中被缓缓拔起。船工号子种类不同,节拍也不同。号子是船主实力的一种标志。会唱号子在船上有特殊的地位和待遇。

    船东家需要商船帮忙的伙计,待找到后,并不急于决定是否留用,而是将伙计带到一家饭店,虽然只是两个人,但东家却要了三大碗面,待新请的伙计刚刚动筷时,东家却趁其不备,从碗中夹起一半碗面条,迅速往伙计的碗中放去。这时,伙计若要让东家将面条放入,并说些“吃不了”、“我还刚吃呢”等之类的话语,那船东家便会起身离去,这样的伙计不是他所中意的人。若那伙计反应灵敏,见船东夹面而来,二话不说,迅速伸筷,将其夹来的面条当空一架,然后放入碗中,那么在吃完面条后,船东家便会带着他上船了。因为在东家看来,船上的伙计只有具备灵活的头脑、敏捷的身手、快速的反应能力,才能在大风大浪、危急关头临危不乱,应付自如。

    台儿庄一带的船民,为求神灵保护,有“请老牌”的习俗。如船家在歇锚或行船过程中,倘遇坟头,便下船走上100步,对着坟头说一句“请你上船”,然后转脸便走,接着将一块红布挂在桅杆上。每逢停船装货或初一、十五等节日,船家都要为其烧香、烧纸,以示敬奉。船家请“老牌”,主要是相信其能在暗中相助,使人、船平安,生意兴隆。

    船民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禁忌。船民提瓶打油是不能从别人船上经过的,使船人认为油质滑腻,提油从谁的船上经过,就会滑(坏)了谁的生意。

    船头是敬神祭祖的主要场所,任何人不能再船头大、小便。否则,船民们便认为那是大不敬,会惹怒神灵祖先,使其破财招灾。

    船上举行的一些重大仪式活动等,一般不准妇女在场,而且在船上的妇女也不能从船头经过。如果妇女需要从别人的船头经过,那就要在别人的船上燃放鞭炮后方能过船。

    船民们吃鱼忌说“翻”字,因为船民最怕翻船。鱼的一面吃完后,便说“抬过来”或“架过来”、“转过来”等。船民喝酒时一般不会喝干,意即留水路,以利行船。如果连水路也干了,船民的衣食生计便无照落了。

    枣庄一带船民的生活习俗和禁忌,有的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主要是因为船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加之受当时生产、生活条件的限制而造成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船民的种种禁忌已日渐消亡。如今的船民,文化知识的层次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们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已成为现代科学文明的传播者。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