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古城>> 重建>>正文内容
  • 台儿庄:一座运河古城的复活之路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台儿庄古城是大运河沿线城镇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处古城,被誉为运河文化的“活化石”。

             保护恢复后的古城又堪称一个神话。它不仅再现了当年“天下第一庄”的繁荣景象,使独具地方特色的运河文化、大战文化、民俗文化绵延不息,而且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拉动作用,实现了一座古城华丽转身的同时,彰显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双节8天长假里,枣庄市台儿庄古城接待游客数量持续攀升,呈“井喷”之势,再现“一河渔火、十里歌声、夜不罢市”的繁盛景象。

    运河沿线保存最完整的古城

             台儿庄历史悠久,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盛于明清。清代《峄县志》记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被乾隆皇帝称为“天下第一庄”。

              台儿庄古城是大运河沿线城镇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处古城。台儿庄地处南北过渡带,是运河上重要的“水旱码头”,各路商贾云集于此,使台儿庄运河文化成为汇集东西南北、融贯古今中外的典型代表。集晋派建筑、徽派建筑、水乡建筑、闽南建筑、欧式建筑、宗教建筑、岭南建筑、鲁南民居八种建筑风格于一体,汇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世界主要五大宗教及关帝庙、泰山娘娘庙、妈祖庙等中国主要民间信仰的七十二庙宇于一城,现存文物建筑7处(关帝庙、土石驳岸500米、胡家大院、捷丰布行、清真寺、南清真寺、中和堂药店)、保护建筑24处、历史建筑17处、风貌建筑106处,形成了千里运河沿线独有的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鲜明文化特征。

            台儿庄古城是运河文化的“活化石”。大运河枣庄段主要包括□运河枣庄段、伊家河,全长约70.7公里,其中□运河枣庄段长40.5公里,伊家河长30.2公里。该段大运河是大运河一线著名的“闸河”,也是山东省唯一一段至今仍在全线通航的运河,现存闸、码头等各类水利工程设施共计14处,拥有京杭运河唯一一处水工设施完备、风貌遗存完整的6里古运河,唯一的3华里明清时期的古驳岸,唯一的13个明清时期的古码头,唯一能够体现明清运河沿岸居民生活特点的古村庄--纤夫村,是最后一段活着的古运河,成为运河申遗最重要的节点。

             台儿庄大捷使台儿庄再一次名扬天下,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作为世界著名的二战纪念城市,台儿庄有53处战争遗迹保存完好。专家论证后认为,台儿庄和华沙是世界上仅有的两座因战火毁坏可以作为人类文化遗产重建的城市。

              此外,台儿庄古城较好地保存了传统水系和街道空间格局,老百姓筑台而屋,随汪而居。城区内分布着18个大小不一的“汪塘”和30里的水街水巷,明沟暗渠把这些汪塘串连在一起,与古运河相通,形成纵横交错的水系、水网,是中国传统城池空间格局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国家首个文化遗产公园

              台儿庄古城的保护和利用,受到了省、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省级文物主管部门下发《台儿庄古运河、古镇文物保护意见书》,就恢复古城的历史风貌提出“保留原有街道空间格局,沿河设置商业店铺,在历史街区外设传统历史风貌保护带,保护带内的建筑为两层民居建筑;改善市政公用设施和环境加,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组织省考古所和省文保中心对重要遗址进行针对性的考古试掘。

               枣庄市委、市政府由陈伟挂帅,专门成立了台儿庄运河古城恢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提出打造“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城市品牌的战略目标。枣庄市政府还专门成立了古城抢救保护机构,在古城遗址区开展前期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搜集各种文物资料、老照片等,揭开古城历史的真实面纱。用3年多时间,查阅了30余部地方史志、300余部运河史料、2000余件战地史料。从国内外搜集到380多张台儿庄的老照片和一些影像资料。在此基础上,邀请一流的规划、古建、文化、旅游专家,博采众长,绘制出古城风貌图,详细和清晰地勾画出古城古貌。

            规划后的台儿庄古城面积2平方公里,包括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29个景点,规划设计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容积率0.74,总投资48亿元。截止到目前,古城保护和恢复已完成4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累计投资达39亿元。

             台儿庄古城的保护和利用受到了国内外领导和专家的普遍赞誉,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国家首个文化遗产公园,被文化部批准为中国非遗博览园,还被国台办确定为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也于9月在台儿庄古城隆重举办。

    一座古城的华丽转身

             保护恢复后的台儿庄古城,不仅再现了当年“天下第一庄”的繁荣景象,使独具地方特色的运河文化、大战文化、民俗文化绵延不息,而且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拉动作用,实现了一座古城的华丽转身。

              台儿庄古城作为枣庄二日游活动的龙头景区,准确定位,大力营销,瞄准国内重点客源城市进行宣传促销,成功塑造了“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和“天下第一庄”的品牌形象,于2010年五一试运营以来,接待游客已近400多万人次。2010年11月20日,台儿庄古城顺利通过国家4A级景区验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节节攀升。

              台儿庄古城的重建,在枣庄市的转方式、调结构和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实践中发挥了重大作用。2010年枣庄全市三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2.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三产增加值高于全国10.5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去年枣庄全市新增10万就业人数中,有8万人来自于文化旅游产业。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4.8和2.7个百分点。文化产业综合收入由2008年的23亿增加83亿元,增长了3.6倍。2005年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降低了23%。(刘剑钊)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台儿庄古城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