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市教育局来我校进行“育人活动化,活动课程化”学校特色经验创新发展情况的专题调研。
调研组一行听取了校长李居涛的工作汇报,观看了反映活动过程的专题片,通过现场察看、听课、师生座谈等形式全面了解了学校开展育人活动的情况。在检查中,调研组对学校多年来开展的育人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针对活动课程化建设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据悉,多年来,枣庄市第三十九中学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从文化视角去构建特长教育和开设校本课程,创设活动载体达成育人目标,不断规范和完善活动课程,使校本课程更有针对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实效性,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感悟,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丰富其精神世界,解决其实际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了育人活动化,活动课程化,学校的德育工作呈现出多层次的立体教育格局。
三十九中依托书香校园建设,增设了《阅读》校本课程,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不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每年的4月底(五一节前)和9月底(十月一节前),学校分别举行春季和秋季田径运动会。坚持每天跑操,同学们的体质得到了不断增强,坚持开展丰富多彩校园的文体活动。学校将图书馆命名为“芸香楼”,各班设立读书角,专门配有书橱,班与班之间进行广泛的图书漂流活动,学校对师生的各项奖励奖品均为图书。2010年开始,将每年4月的世界读书日定为学校读书节,举行以“点燃阅读激情,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读书论坛”成为教师交流读书体会的平台,学生的读书经验报告会赢得了同学们的喜爱。常年举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评选。组建了合唱团,文学社、书法艺术班、绘画艺术班、足球队等,为高中学校输送了大批艺体特长生。
学校打破传统的会议形式,开创性举办属于自己的开学典礼。仪式上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仪式,全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走上高台接受学生代表献上的“束修六礼”。对于毕业生,通过隆重的毕业庆典,让学生铭记师恩,感恩母校。毕业庆典结束后,学校中基层及以上干部、全体教师、全体八年级学生列队欢送毕业生走出毕业门、离开学校。
在活动课程化的探索上,枣庄市第三十九中学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师资情况,开设了阅读课、写字课、青春期教育课、人防教育等课程。今年暑假后,又组织人员编写了《趣味物理》和《趣味化学》两门校本教材,分别在七、八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依托“新天地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设了远足课、交通安全课、花木栽培课、摄影技术课。
围绕活动的课程化建设,学校重视课程管理,做到了课表化,每门校本课程都有特定的教师实施教学,按课时制定课程计划,严格按计划实施教学;做到了目标化,制订学年教学目标、学期测评内容、学期测评办法;做到了成果化,将各项活动的过程以书籍、心得、总结的样式呈现出来。
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学校已基本构建了育人活动化的特色发展网络,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学校先后被省教育厅评为传统体育项目优秀学校、市级体育艺术“2+1”示范校;学校连续三年荣获枣庄市中小学合唱比赛一等奖;今年九月,参加2014年枣庄市第六届“新华书店杯”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和演讲比赛,荣获一等奖,这是学校连续第三次获得全市一等奖;参加市中学生运动会成绩连年提高,两次荣获枣庄市中学生足球联赛第三名;连年获得台儿庄区中小学运动会中学组第一名,在全区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中,我校代表队连年荣获冠军称号。(张会 龚义涛)
(古城台儿庄网要闻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