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运河古城串起两岸情结打造中国首座二战纪念城市,成立大陆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台儿庄:运河古城串起两岸情结 人民网记者 徐锦庚 5月4日,山东枣庄市重建的台儿庄古城一期核心工程“台城旧志”景区试运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应邀出席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标志性建筑泰和楼的奠基仪式,并参观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台儿庄,这座经历过残酷战争洗礼的小镇,再次成为海峡两岸共同关注的目标。 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 走进重建的台儿庄古城,仿佛进入时空隧道:明清风格的建筑古色古香,韵味醇厚;摩肩接踵的南北游客,再现当年“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荣;旧照片上的满目苍夷,弥漫出70年前的战火硝烟——正是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残酷血战,让人们永远记住了台儿庄这个偏远小城。 1938年3月下旬,侵华日军为进攻战略要地徐州,派两个精锐师团3万多人分击合进台儿庄。在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下,坚守台儿庄的中国军队第二集团军将士,炸掉运河浮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与日军展开异常惨烈的厮杀。双方在不足10平方平方公里的范围里,血战16天,中国军队歼敌1万余人,以3万人的代价赢得了台儿庄大捷。战后的台儿庄一片废墟,房无完房,墙无完墙,尸横遍野,日军的钢盔堵塞了运河的水流,手榴弹的木柄碎片积存了一寸多厚,运河水为之染红。 在现代战争史上,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在正面抗日战场上取得的首次大捷,台儿庄因此被世人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亲历这场战役的美国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当年5月出版的美国《时代》杂志上撰文说:“历史上作为转折点的小城的名字有很多,滑铁卢、葛底斯堡、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字——台儿庄。”这期的《时代》杂志封面,就是他拍摄的一名即将开赴台儿庄作战的中国士兵的照片。 为纪念台儿庄大捷,国民政府曾决定,“在台儿庄重建新城”。虽然这一愿望终未实现,但“台儿庄”三字一直联结着海峡对岸同胞的心。正缘于此,大陆的一部电影,竟然对改变海峡两岸同胞的交往和沟通起到了意料不到的促进作用。 一部电影悄然融化海峡坚冰 1986年,大陆拍摄了一部《血战台儿庄》影片,李宗仁秘书程思远欣然出任该片顾问,当年参加台儿庄战役的一些国民党黄埔将领也给予了指导。这是大陆首部反映国民党正面抗战的影片,也是首次出现蒋介石正面形象的影片。李宗仁儿子李幼邻在美国得知后,立即赶回祖国先睹为快,看了不到十分钟,眼泪就哗哗地流了下来。1986年4月,影片在香港举行首映式,台湾“中央通讯社”香港负责人看完影片,立即打电话向蒋经国报告。蒋经国很是震惊,急切地说:“给我找一个拷贝来看看!”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闻讯当即批示:可以将此影片传至台湾。 1987年7月,蒋经国收到影片拷贝后,马上组织国民党中常委全体人员观看。看完影片后,蒋经国说:“从这个影片看来,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看来,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所调整,我们相应也要作些调整才是。”宋美龄对这部影片也十分关注,接连看了两遍。不久,蒋经国决定同意开放国民党部队老兵回大陆探亲,这也是海峡两岸隔离32年后台湾首次开放在台人员回大陆探亲,两岸坚冰开始悄然融化。 继蒋经国、宋美龄看片后,《血战台儿庄》在台湾公映,并引起强烈反响,许多报刊纷纷载文高度评价,一些国民党将领也称赞:“中国共产党有这样的胸怀来拍摄台儿庄大战,真是了不起!” 在蛛丝马迹中寻找历史文化 当海峡两岸对台儿庄念念不忘时,台儿庄古城旧址却险些沦为房地产开发项目。 2006年11月,就任枣庄市市长不到3个月的陈伟,到台儿庄调研。当地干部介绍,上海一家房地产商投资5亿元搞旧城改造,已签订协议,马上要拆迁。陈伟问起毁于战火的古城情况,当地干部却知之甚少。陈伟果断叫停这个项目。 “之所以叫停这个项目,一方面是对枣庄这座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责任。作为资源型老工业基地,连续多年的大规模开采,使枣庄面临着煤炭资源逐步枯竭、发展难以为继的严峻现实,必须实施城市转型,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促进就业富民,最现实的选择就是发展文化旅游。”陈伟回忆说,“另一方面,也是对当时政治气候的把握。”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讲话中,第一次肯定了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抗日精神,在台湾引起强烈反响;应胡锦涛总书记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访问大陆。“在两岸关系趋暖、交流加强的背景下,台儿庄是两岸交流不可多得的纽带,必须科学开发保护!”他说。 政治需要借助文化传播。昔日的台儿庄已在战火中夷为平地,如果难以挖掘出其运河古城的文化底蕴,仍不具备开发保护价值。陈伟请来几位专家学者进行考察探讨,他们有的是历史学家,有的是古建筑专家,有的是运河文化学者。然而,面对一个建在废墟上的简陋小镇,和县志上的寥寥几笔,他们实在找不到感觉,一个个知难而退。他只好自己动手挖掘历史。2007年一年的时间,52个周末陈伟有47个周末都是在古城,走遍了每一个古街巷,察看了每一幢古建筑。在寻访中,他欣喜发现,战前台儿庄的建筑地基、路网框架、古城轮廓依然存在。台儿庄共有27位80岁以上的老人。他一一走访,请老人回忆战前台儿庄的模样,再把这些回忆绘制成图。他还收集了130多本史料和1279本明清小说,把台儿庄放在大运河的背景下了解。在北京的档案馆里,他发现,明清时期,台儿庄运河工程浩大,仅皇帝所下的圣旨就达12道。 在海外“寻宝”过程中,香港,台湾,日本,美国,都给陈伟带来不少惊喜。在日本找到了一 上一篇:全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现场观摩会在古城台儿庄召开[ 05-10 ]下一篇:“天下第一庄”赈灾福利彩票发行[ 05-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