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运河>> 故事>>正文内容
  • 台儿庄:震撼清廷的幅军起义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台儿庄地处鲁、苏两省南北交通的孔道上,在地理、交通和经贸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明末清初的动乱,许多失去土地的农民、失业矿工、无业游民和手工业者纷纷涌到运河沿岸,以拉纤、搬运、贩卖为生。据史料记载,沿运一带素来不安定。如明代末年运河南岸的农民武装割据、清代顺治年间劫掠织造贡船事件,使封建统治者如坐针毡。为防范不测事件的发生,清廷于康熙年间在台儿庄设置了三品参将行署,派重兵守卫漕渠要道。至嘉庆、道光年间,“江北徐(州)、(东)海、邳(县)、宿(迁)、山东郯(城)、兰(陵)、滕(县)、峄(县)之民,随漕逐沫,及游手好闲挽舟佣食者,累数十万,恒以匹布分幅帕头,私相雄长,阴有部曲”。当时,这些以船工、纤夫和苦力为主体成分结成的团伙,少者数十人,多者数百人,其标志是每人均以一块布巾裹头,拉帮结伙以后,称为“结幅”或“起幅”。因力量有限,尚不能公开与封建王朝对抗,只是“昼伏宵动,聚散不常”。官军深恐酿成大变,时时勒兵弹治。山东巡抚曾公布告示:“山东匪类,如聚众抢夺,结幅40人以上,不论赃数多寡,分别首、从斩绞之。”官府的血腥镇压,并未扑灭反抗的火种。相反,压迫愈大,反抗愈烈。尤其是咸丰年间,鲁南灾荒频仍,促使无数饱受欺凌和饥寒之苦的民众纷纷投入反抗的行列。咸丰三年(1853年)三月,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攻克南京,不久,又相继攻下镇江和扬州,定都天京。同年五月,洪秀全带兵北伐,由扬州长驱北上。鲁南人民倍受鼓舞,纷纷响应。咸丰八年(1858年)九月,崛起于安徽涡阳的捻军首领张乐行、刘天福率兵数万渡过运河,攻陷台儿庄,大获全胜。翌年,刘天福又率部逼围峄县城,吓得“团众惊溃,守备亦奔归”,峄县官绅“上下惶骇,不知计所出”。县令邹崇孟“闻警惟涕泣”,“卧阁中不复出”。鲁南农民见时机成熟,纷纷结幅,揭竿而起,反抗之火顿成燎原之势。据《山东军兴纪略》以及峄、滕、兰山、费、邹等县志书记载,当时鲁南一带的农民武装不下千股,少者数百人,多者数万,其中最著名的有峄县幅军刘平、刘双印,费县幅军孙化祥,邹县白莲教宋继朋等。他们互相声援,时聚时离,同清王朝派遣的官兵以及官府团练展开无数次浴血交锋,坚持武装斗争达10年之久。
             刘平,原名刘平先,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生于峄县侯孟村(今属台儿庄区张山子镇)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排行老三,两位哥哥以农为业。刘平年少时聪颖过人,玩耍时,小伙伴们都推他为“王”。年18岁,他伙同乡里穷苦农民,以贩卖粮食和私盐养家糊口。期间曾遭受官府的劫持和凌辱,又耳闻目睹官府富豪、恶霸欺压百姓的种种恶行,心中无比愤恨,埋下了复仇和反抗的种子。后来,他伙同有反抗精神的十几个青壮年,带着刀枪武力贩运,途中碰到有三两个岗哨的清兵,就干脆杀死。时间长了,他的声望大振,名气也越来越响,参加贩卖私盐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到道光十二年(1832年),已有上百人,声势壮大,贩运工具也由过去的背驮,改为骡马运输。到队伍发展到500人时,刘平就不再贩卖粮盐了,而是公开成立了一支被清朝官兵称为“土匪”的队伍。他把队伍分成若干小队,分布到运河两岸滕县、峄县、徐州等地,主要以“绑票”为主,专抓富豪、恶霸。他把根据地设在黄丘山套的大寨山(今为刘寨山),并修建粮仓、蓄水池、住房和围墙,作为大本营。并提出口号:“一牛一驴好种田,三顷两顷咱不缠,十顷八顷该咱的钱,楼台殿阁还不完。”闹得清政府官员坐卧不宁,恶霸豪绅惊恐不安。
            咸丰八年(1858年),刘平的队伍发展到万余人。在咸丰六年(1856年)由李希孟等人在运河两岸组织的工农起义军不幸被清军治剿溃败,余部投到了刘平麾下。刘平被推为“幅王”,提出了“劫富济贫、除霸灭强”的口号,攻城夺寨,占领了台儿庄以西运河两岸。起义军整顿军纪,并布告各地百姓:“倘有不法俦类及无赖恶丁,强买强卖,许尔等立禀巡司,送交盟主,尽法整治,决不宽贷。本盟主志在安良,尔等幸毋疑贰也。”由于起义军纪律严明,保护百姓,所到之处,倍受人民的欢迎。
            咸丰十年(1860年)夏初,刘平率部攻下台儿庄城和汴塘镇(今属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大地主窦家圩寨,开仓放粮,救济贫苦百姓,广大农民齐呼刘平为“平哥”。起义军声威大震,“大河南北诸土匪头目,皆各率部曲粮械,日夜奔赴至者,不下十余万,声势甚张,徐(州)、兖(州)一日数惊”(《峄县志·职官下》)。刘平因此被太平天国封为“北汉王”,并有500名天国军士充当他的卫士。为了推翻清王朝的黑暗统治,刘平率领起义军凭借有利地形,发展根据地,占领鲁南、苏北广大地区,并与安徽涡阳、蒙城等地的捻军联合,对清军作战,多次打败清军和地主武装的围攻,杀富济贫,惩治不法官吏,深受老百姓的拥戴。
            刘平的幅军主要活动在峄、滕两地区,与清政府的峄、滕两县壁垒相望。知县在城中诚惶诚恐,号令不能出署,城外所有粮钱捐税皆为幅军征收,县衙不敢过问。这种局面达一年有余。
            是年9月,清王朝派忠亲王僧格林沁等亲率八旗劲旅到峄县,亦不敢言战,遂会同清军驻峄县副都统德棱额,企图以招抚为诱饵,消灭幅军。幅军以刘平奉天王洪秀全之命南下招募部队、无人作主招抚为托词,暗中聚集10万余幅军,以偪阳城(现台儿庄区涧头集镇徐塘一带)为根据地,扎营数十里,誓与清军作战到底。德棱额又欲通过与幅军交往通讯,以便打听幅军情报,幅军亦未上当受骗。“咸丰十一年……是时,贼势方张,知县王某遁去,参将崔先归。远近人心大震”。(《峄县志·职官下》)。
             同治元年(1862年),清将德棱额龟缩在峄县不敢出城,而令其部将翼长索尔固善率偏师进攻幅军驻防台儿庄的营区。翼长索尔固善以勇将闻名,平日常自吹自擂,德棱额令其出战,也不好推辞,遂率索伦精骑千人冲闯台儿庄幅军军营。幅军见清兵甚少,遂产生了轻敌思想。清军四处冲杀,乱放高箭、火炮,幅军伤亡很大,牺牲数千人,被清兵逐入运河中溺死者万余人,河水为之断流。德棱额见幅军损失惨重,遂减轻了恐惧。为了争夺战功,亲自率两千精骑,进攻幅军主寨合一王、偪阳城,幅军士兵翻江龙叛变投敌。此时,幅军首领刘平正在为起义军受挫而十分恼火,见德棱额兵临城下,想起阵亡的兄弟,复仇的怒火涌上心头,即令孙葆珠斩杀叛徒翻江龙。孙葆珠深夜闯入敌营,正碰上翻江龙寝帐,当即砍下其头颅,悬挂在敌军营帐之上。清军发觉后乱作一团,惧怕自己的脑袋让幅军偷去。德棱额令部将加强防守,又派士兵到倡阳城前骂阵。刘平令弓箭手乱箭齐发,射死清兵无数,自己也取出一支利箭,亲手将清将琦胜射死。
           驻守在云谷山的大幅主刘双印闻讯赶来救援。刘平见援军到来,士气大振,遂率军冲出营垒,斩杀翼长索尔固善,杀出一条血路突出重围,直奔刘寨山。经查点人数,方知孙葆珠没有突围出来,刘平复又返身杀人敌阵,救出了孙葆珠,自己却受了重伤。幸遇捻军首领赖文光率部前来救援,大败清军。刘平由其夫人相护,边打边撤。德棱额想趁机追杀刘平,被刘平的夫人刺成重伤,摔下马来,滚入山涧。
            当时的幅军后勤总管刘兆绊、刘永西二人一看情况不妙,带着后勤1万余人,载着粮草等,前去投奔驻扎在蒙城的捻军。不料在徐州以北的夹子山(现九山口)与设防清军短兵相遇,后面又有追兵,只得破釜沉舟,拿起菜刀等与清兵展开肉搏战,最后杀死清兵3000人,本部万多人除少数逃走外,其余全部牺牲。
            刘平在刘寨山养伤期间,被其侍卫杀害,时年50岁。刘平死后,其生平事迹至今仍在民间广为传颂,有一部大鼓书叫《抬枪传》,就是专门颂扬刘平和幅军的英雄业绩的。
            刘平牺牲后,幅军共推云谷山大幅主刘双印为首领。刘双印和牛闺女率领幅军继续战斗。同治四年(1865年)春被清军剿灭。至此,纵横驰聘于鲁南苏北10年之久的幅军起义宣告结束。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7日
    上一篇:“四十万”的来历[ 07-25 ]下一篇:扬威不屈的台儿庄大战[ 0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