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运河>> 文化>>正文内容
  • 包彦军:大运河之畔的台儿庄清真南寺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台儿庄清真南寺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为贫民时积极投身元末农民大起义,由于他多谋善断而逐渐成为一支主要起义军的首领。元朝灭亡后,他又率军南征北战,削平多处割据势力,统一中原,建立了大明王朝。

             在他夺取政权的过程中,有许多回族士兵和将领出生入死,推翻元朝的统治他们可谓功不可没。回族将领胡大海、常遇春就是朱元璋麾下众多将领中的佼佼者。四方平定以后,贵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深知凝聚民心对巩固政权的重要,对少数民族的心理情绪更不能等闲视之,他多次派大臣们到各地去巡查,以了解民情确立治国方略。当年的台儿庄有很多回族民众,胡大海、常遇春都曾巡查到此,见回族信教群众没有人组领教义活动,也没有活动场所,心中甚为不安回京即上奏皇帝朱元璋,为安抚军心和稳定少数民族情绪,朝廷准奏并拨帑银42万两,供建造台儿庄清真寺用。称清真南寺有两种说法;一说建于镇之南端而用南寺之名,一说后来又在镇北关建清真寺一座,为有区别,此寺故称‘南寺’。 

             南寺内建有房屋102间,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座西向东,以大殿为中心配以门楼、对厅、讲经堂、沐浴、,藏经室等。大殿长宽各20米,高8米,可容纳400余人诵经礼拜,殿前有卷棚5间,长20米,宽4米,飞檐高翘,彩椽相抱,朱红立柱衬着龙爪菊似的斗拱,朱漆门扉上雕刻着镂金四季花卉等精美花纹,殿内更是雕梁画栋,正西墙有蓝底黄字古兰经文,四周墙壁有砖雕流苏,图案,宫灯,雕工细腻,美妙精巧,南北讲堂各9间 ,小院一处,主房4间,配房3间,并有花园踊路。 

             寺中建筑最为壮观的是望月楼。它座落在大殿后面,楼为9层35米高的方形通体出檐塔式建筑。第一层与大殿相通;第二层通体砖雕,分别有真主尊名及古兰经首章;第三层东侧悬蓝底黄字“天房捷径”竖匾,其余各层各有景致。据传第九层两盏天窗与日辉映,从微山湖畔的韩庄东望台儿庄,天窗象两只龙眼,如明灯似满月,实为建筑史上一大奇观。望月楼塔顶四脊攒实,各种饰物造型逼真,并无雷同之处。塔尖是全寺最高点,安嵌着镀重月牙,重光夺目,其布局之精巧,雕镀之精秀,令人叹为观止。
     
             前门楼高8米,宽5米,大门向东高4米,门额照壁安嵌“清真寺”砖刻大字。后来明运河开挖从寺门前经过,又修造48级台阶直通运河水边,碧波荡漾的大运河为古寺平添几份隽秀之色,优雅之情。大门西侧配房8间,院内粮仓8间,伙房3间,男女水房各五间,男女厕所各3间。
     
           进入寺内,环顾四壁,花卉图案琳琅满目,经文雕刻比比皆是,所有殿台楼壁都体现着中国宫院建筑的庄严厚重之气和阿拉伯民族风格的结合,堪称回汉文化融通的杰作。

           大运河贯通南北,有力地推动了台儿庄的经济发展,大运河所经都是我国当时最富裕的省,南米北麦,北松南竹大宗物资尽以船运为主。据传万力后期,年通过船只达7700余艘之乡,真正成为鲁苏交界最大的货物集散地,经济的繁荣带来人口的聚居,明朝末年已辖数万之众,以致青海、甘肃、江苏、安徽等地住的回民纷纷迁入台儿庄。据《峄县志》载:繁荣富庶,商贾 辅楱   ,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号称天下第一庄。

             据说清乾隆皇帝曾效其祖父康熙,乘船沿运河到江南巡查,龙舟船队浩浩荡荡在古运河上顺流而下,沿运数百里官府,数十里百姓,皆跪迎于河之两岸,至于桥闸更为甚之,当龙舟队停靠台儿庄船闸时,乾隆见有古刹危塔立于镇南,问于大臣,知是台儿庄清真寺,皇帝便下船拾级而上,到清真寺游览,迎接乾隆皇帝的是马大阿訇和百余名学生,马阿訇祖籍甘肃,由于多年虔心研学古兰经学,诚心实践伊斯兰教义,志定心和,年高体键,给人以鹤发童颜之感,对此,乾隆心中暗自称奇。皇帝在讲堂内一边品茶一边听阿訇讲经释义,评估论今。由于兴致浓郁,乾隆当即决定在寺内用膳,一顿饶有清真特色的饭菜 ,使皇帝连声称好。经义讲得好,饭菜做得好,乾隆觉得初到即别,实为憾事,遂与大臣们商定,在此寺内连住三日,任何官员人等不准打扰。回船时路经一座小桥,乾隆即兴命名为‘兴隆桥’自此该村便以‘兴隆村’为名。

             时至今天,此碑还立在本村的运河边上,也就是当年乾隆路过的地方,当时过往船只皆不准高过此碑,必须偃桅而行,违者以对皇帝不尊论处。【注;近期由于运河古城开发,此桥碑现已移存放清真南寺内,上写大清国兴隆桥】。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