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台儿庄,有“七十二庙”之说,其中有4座庙宇供奉“文武四圣”。文圣人为孔子、文昌帝君,武圣人为姜子牙、关羽。供奉文昌帝君的庙宇名曰文昌宫,也叫文昌庙。文昌宫内建有文昌阁、魁星楼、配殿、宫门等设施。历史以来,台儿庄人习惯将文昌宫称为文昌阁,其实文昌阁为单体建筑,形不成庙宇规模,只有群体建筑的文昌宫(庙)才是一处名副其实的庙宇。
因台儿庄设庙供奉文昌帝君,便逐渐在鲁南苏北、运河两岸形成了文昌文化。文昌文化是台儿庄古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是一种很重要的民间信仰文化,很值得挖掘和研究。历史上的台儿庄,为什么会有文昌阁?文昌阁是什么样子?文昌阁在历史上发挥了什么作用?修复文昌阁对古城文化建设有什么意义?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一探讨。
一、文昌帝君的来历
文昌星,是一颗吉星,处在天庭的文昌宫星座。远古时代,人们认为星辰是由神来主宰,因此对天上的星辰顶礼膜拜。当看到文昌宫处的文昌星光辉明亮时,人们便手舞足蹈,认为是收获猎物或战胜其他部族的吉兆;当看见文昌星暗淡无光时,则诚惶诚恐,预感要发生灾难。自唐代开科取士以来,热衷功名的文士学子认为文昌宫星座高悬头顶,遥遥河汉神秘莫测,他们迫切盼望文昌星能够飘落凡间,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护佑文士学子金榜题名、功成名就、心想事成。道教则不失时机地大造舆论,宣扬四川梓潼帝君张亚子为张翼二宿下凡,玉皇大帝令其掌管人间的禄籍文运。南宋绍熙元年,抢先封张亚子为“文昌帝君”,使梓潼帝君与古老的中原星宿神文昌星重合,成为全国帝君一级的司功名、利禄、寿夭、文运的复合大神。可见文昌帝君的由来历经了自然崇拜、道教推崇、帝王加封三个阶段。
二、台儿庄文昌宫的诞生
运河兴则台儿庄兴。明朝万历年间,台儿庄运河的开通,使台儿庄商贾云集、经济繁荣。经济的发达又促使了人文的昌盛,于是台儿庄文昌宫便于明朝末年应运而生。
建设了文昌阁,同时还建设了魁星楼以及其它配殿,这些设施均坐落在台儿庄运河东岸的文昌宫内。
此时的文昌宫规模不大,仅占地1亩左右,庙人5至7人。随着台儿庄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口规模扩大,原有的文昌宫已不适应文人雅士、翰墨书生祭祀的需要,因此台儿庄文昌宫在清朝乾隆年间进行了整修扩建。整个文昌宫占地2.2亩,近1500平方米;庙院呈长方形,南北为长,东西为宽。重修扩建后的文昌宫,气势非常恢宏,共建有文昌阁、魁星楼、配殿、照壁、宫门等设施。
整个文昌宫建筑群略带徽派建筑风格,灰墙灰檐,红方格窗棂。在单体建筑文昌阁内塑有文昌帝君的高大座像。该座像身着白袍,上有黄龙戏珠,双手抱笏,慈颜善目,既有君临天下之威严,又有与民同乐之慈祥。魁星楼也是一座高大的建筑,楼内供奉木雕的魁星神像。该神像金身青面,赤发环眼,一脸麻子,面目狰狞,但他左手执箔,右手执笔,象征主宰文运之神。魁星神为文昌帝君的侍神,其地位次于文昌帝君,同样为文人学士所推崇膜拜。魁星原为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奎星”的俗称,指北斗七星中成斗形的四颗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星,此四星合称“斗魁”,亦被称为“魁星”。随着社会文化发展,“魁星”同“文昌星”一样成为星宿与人物重合的吉神。传说古代有一个满脸麻子、一条腿瘸拐的秀才,虽丑陋无比,但聪慧过人,才高八斗。后来,他升天成为魁星,主管功名利禄和文运。“魁”字拆开来,一半是鬼,说明面目丑陋;一半是斗,说明才高八斗。据说魁星手中的朱笔很厉害,他批你什么就是什么。文人学子拜“魁星”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许愿,比如秀才、举人、状元等。如果认为魁星丑陋而不敬不拜,那么文人学子就惨了,“任你文章高八斗,就怕朱笔不点头”。据考证,台儿庄的“魁星楼”内有一机关设置,上楼人如不留意或有意触动机关,就替魁星点了状元。中国的魁星同样来源于远古,盛于宋代,从此经久不衰。七月七日“七巧节”为魁星诞辰,历史上的台儿庄要举行魁星“香火会”。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台儿庄文昌宫最为繁盛,香烟缭绕、庙人多达20余人。
台儿庄文昌宫为文气汇聚、文章振发之地,理所当然便成了文化教育之宝地。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由峄县县令牵头组织、学人筹资,在台儿庄文昌宫处建立了兰陵书院。清朝末年,由褚庆元牵头组织,在台儿庄文昌宫处建馆教书,王士龙等老先生任教。民国北伐战争后,由褚庆元、王明衢等人资助,在台儿庄文昌宫办起了台儿庄第一所学校。1935年,多才多艺的马季礼先生在该校任校长。1948年,台儿庄文昌宫处建起了兰陵中学。1949年,兰陵中学的学生大部分随国民党军队迁往台湾,这是目前台儿庄台胞台属较多(约2000余人)的主要原因。这些学生有的还健在,每当他们来台儿庄省亲,都要询问和寻访当年的文昌阁,但“文昌故址新楼台,游子探访泪满怀”。
三、台儿庄文昌宫的历史作用
文昌文化以其“扶持斯文、以长文儒”的主张和“利物利人、为国救民”的人生理想追求而成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自文昌文化传播并扎根到台儿庄运河古城,便在崇文重教、明理修身、行孝劝善、改良民风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是社会教化的作用。文昌文化承于道教文化,但又不同于道教文化,它直接吸取了儒家思想文化的营养,又受佛教文化影响。经过吸收消化,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台儿庄文昌文化淡化了“修道成仙”之说,代之以“利物利人、修善修福、为国救民”的人生理想追求。佛家学说是以士大夫阶级为代表,提出的是“治国齐家平天下”的仁政,而文昌文化则是以平民百姓为代表,强调“忠主孝亲,敬兄信友,不徇私忘公”的公平政治,又主张“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同时还宣扬“多做善事,莫问前程”、“积善可以入土”的说教。这些观点理念恰好迎合了鲁南农耕文化、运河商业文化的需要,因此人们积极推崇,广泛传播,并以二月二“文昌会”、七月七“魁星会”的形式来顶礼膜拜文昌帝君和魁星。
其次,是劝学助教的作用。台儿庄运河未开通前,台儿庄是一个远离县城、比较偏远的乡村,其文化教育水平非常落后。运河通航后,文化交流频繁,外来文化渗透,加之建设了崇文助学的文昌宫(庙),促使台儿庄地区办义学、建书院、设私塾,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升。据《台儿庄区志》记载:明末至清代,台儿庄古城建有义学4所,民国初期又增设一所。清光绪年间,台儿庄古城及周边乡村仅知名私塾就达32处。每逢二月初二、初三文昌庙会(二月初三为文昌诞辰),士子们及一些官吏便纷纷到台儿庄文昌宫祭拜,文昌宫则演戏酬神,施粥济人,好不热闹。台儿庄古城及周边私塾、学堂中的学子们在文昌诞辰日要奉命习字、作文,意在与文昌星心心相印,获取吉意。
第三,是活商兴业的作用。七十二行,行行有道。文昌帝君也是老台儿庄书坊、纸行、刻字、印刷、笔墨业崇奉的祖师。传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文昌帝君把很多书籍都藏到了深山密洞中,躲避了书籍和文化人的厄运。所以,与文化教育有关的行业便奉文昌为祖师爷。自从明末台儿庄建有文昌宫后,与文化相关的业态商贾便在文昌诞辰日前后汇聚文昌宫,举行祭奠仪式,期盼事业兴旺、财源滚滚。这也是读书人认为文昌帝君为文财神的来历。
第四,是卫生保洁的作用。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台儿庄人在文昌宫内公设了字纸炉,本意是敬惜字纸,不曾想却促进了古城的卫生保洁。增设字纸炉后,每天都有老年读书人自发地身背粪箕或竹笼,手提铁剪,到私塾、学堂、街巷、商船、码头等处捡拾字纸,然后送到文昌宫字纸炉内焚化。台儿庄文昌文化的历史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在建筑、雕塑、音乐、绘画、中医养生、改善民风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的历史时期,若重修文昌宫,倡导文昌文化,那么对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繁荣发展古城文化业态、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都将会产生十分积极的意义。(作者:台儿庄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李振启)
(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