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之路
金秋时节,齐鲁大地瓜果飘香,丰收在望。
在鲁南,曾经默默无闻的枣庄,正呈现不凡的活力: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增幅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三产投资增长39.2%,是二产的3.9倍;三产的投资比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5倍、全省的2倍。在文化旅游业的带动下,住宿业、餐饮业的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3.8%、21.5%,占经济结构27%的服务业贡献了全市46%的税收……
把旅游业作为城市转型和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引爆点,近年来,枣庄这匹“黑马”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异军突起,成功实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率先崛起,以其独特的转型实践,造就了业界瞩目的“枣庄神话”、“枣庄奇迹”。
理念之变:从“卖资源”到“卖文化”
铁道游击队、台儿庄大战、鲁南煤城——在山水富集、翰墨飘香的齐鲁大地,提及枣庄,人们能够想到的,不外乎这三个概念。
基础差、欠账多、底子薄,特别是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如果按照现有速度开采下去,再过二三十年枣庄地下的煤炭资源就枯竭了。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枣庄面临着关乎命运的现实难题。城市转型迫在眉睫。
枣庄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伟说:“作为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的发展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首先在理念上要跨越、要超常规。”
在国家战略中为城市定位,在结构调整中找民生出路,枣庄的决策者们把目标瞄准了煤化工、文化旅游和城市建设,下决心打好这三大战役。
陈伟说:“发展煤化工,由卖燃料变卖原料,可以富财政,解决钱的问题;城市建设,改造棚户区,将枣庄由单一的矿山城市向宜居城市转变,可以改善民生;而发展文化旅游,将可为20万面临转岗的煤矿工人找到出路。”
解决就业、促进增收——事实上,旅游业带来的发展效应并不只是这般简单。就产业结构调整而言,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将改变枣庄长期以来对二产的过分倚重,枣庄将由此步入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快车道。
基于此种认识,在推进城市转型中,枣庄把发展文化旅游作为就业富民的根本途径,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着力把文化旅游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努力实现由“卖资源”向“卖文化”的转变。
“我们有7300年的始祖文化,4300年的城邦文化,2700年的运河文化,130年的工业文化”,在陈伟看来,枣庄不缺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旅游资源,“缺的是挖掘的视角、创意的水平和开发的能力”。
高水平创意、高标准实施精品战略,枣庄把旅游业发展的起跳板选在了重建台儿庄古城上,致力于打造“天下第一庄”,以古城为龙头引领枣庄旅游腾飞。
枣庄市副市长陈爱莉说,发展旅游,必须以文化为依托,以文化为灵魂,以打造区域性龙头景区为支撑。而精品是一个地区旅游形象的标志和龙头。只有精品,才具有对区域内其他旅游产品的整合力、带动力,才能对游客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吸引力。
经过三年多的潜心挖掘、一流的规划设计和严格的建设施工,2010年5月1日,72年前毁于炮火的台儿庄古城重现世人面前。古城融“运河文化、鲁南文化、大战文化”为一城,集八种建筑风格、七十二庙宇于一体,科学保留和修复了大战遗址、古城墙、古码头、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庙宇、古会馆等众多历史遗迹,再现了当年“商贾迤逦,入夜,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盛景象,被誉为运河文化活化石和中国民居建筑博物馆。
“台儿庄古城不仅是枣庄打造的一个精品,更是我们量身定做的一件作品。” 谈及古城的重建历程,陈伟这样感言:“台儿庄古城是在浴火中重生的城市,而这座古城的重现却来之不易。可以说,这座古城是抢出来的,逼出来的,挖出来的,创出来的,换出来的。”
怀着为后人留下一笔世界文化遗产的宏大情怀来规划建设古城,枣庄及时叫停了一个5亿元的房地产项目,抢出了53处二战遗址,避免了古城被破坏;遵循“存古、复古、创古”的原则,在重建中融入文明进步的精华,使古城源于历史又超越历史;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由市内五家煤矿共同出资4亿元,成立古城投资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相当于用50万吨煤换来一座千年古城。
毁于战火70余年,90%的建筑、史料荡然无存,台儿庄古城重建在许多人眼里曾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把这不可能变成可能,枣庄人不仅破解了一个历史之谜,创造了一个奇迹,更再造了一个民族精神传承、两岸文化交流的载体。
台湾著名建筑设计专家刘育东教授来古城参观后这样评价说:台儿庄在历史上发生了三次重大事件,第一件是大运河的开通,第二件是台儿庄大战,第三件就是现在台儿庄古城的重建。
2009年12月,台儿庄成为“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今年5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专程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考察,并为标志建筑——复兴楼奠基。台儿庄古城五一开城以来接待游客已超过50万人。
承接淮海经济区周边市场、京沪高铁沿线休闲市场以及港澳台旅游市场,业内人士指出,台儿庄古城的建成不仅成功竖起了枣庄旅游的大旗,还进一步丰富了“好客山东”旅游品牌的内涵,改变了山东旅游格局,形成了“大泰山”、“大孔孟”、“大运河”的旅游新格局。
创新之举:“市长+市场”引爆二日游
2009年,枣庄人惊讶地发现,似乎在一夜之间,本市的大街小巷、宾馆酒店、景区景点,多了许多举着小旗的导游领队和操着不同口音的外地游客;与此同时,“微山湖畔,又见千年古城台儿庄”、“天下第一庄”等旅游广告开始频频亮相央视黄金时段及全国百家地方电视台。
更让枣庄人诧异的是,无论是市住建局、财政局,还是物价局、卫生局,这些平日与旅游并不沾边的部门竟争先恐后当起了枣庄旅游的宣传员,南下北上、东进西出,搞推介、打广告,忙得不亦乐乎……
2009年,枣庄旅游市场可谓“地震”频频。而引发这一系列震动的,就是枣庄于全国创新推出的旅游营销模式——“枣庄二日游”。
“我们根据城市距离、交通方式、人口、经济总量、出行习惯和二日游自身的特点,在全国选择了66个主要客源城市,安排全市51个市直部门和五区一市、枣庄高新区作为责任单位,分头宣传推介二日游产品。”市旅游和服务业发展委员会主任刘中波说,这一被业界称为“枣庄二日游”的营销模式,不仅是枣庄创新旅游营销的得意之笔,更是枣庄旅游业发展实践的非常之举。
从全省来看,枣庄的资源禀赋并不突出,特别是长期以来缺少深度开发,境内微山湖湿地公园、冠世榴园、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等几处景点,来的大多是周边游客,是典型的输出型旅游市场,在2009年前,全市甚至没有一家像样的地接社。
考量自身旅游业发展现状,枣庄的决策者们深深意识到,在旅游业发展初级阶段,市场主导是一厢情愿的,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旅游市场才能率先启动,显现效益,才能带来市场主体的积极主动参与。换言之,市场缺位的地方,政府就要到位,这才是对市场经济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
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审视旅游业,枣庄市委市政府做出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举全市之力抓旅游的科学决策。市里专门成立了“枣庄二日游活动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亲自安排部署相关活动。市旅游局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与服务业办公室合并,升格为市旅游和服务业发展委员会,成为市政府综合部门之一,全面主抓“二日游”工作。
市长亲自上阵抓“二日游”——决策层发出的这一明确而强烈的信号,给各责任单位带去了巨大鼓舞和紧迫感。
市交通局为了开拓青岛市场,正副局长先后十余次亲自率团上门推介,去年仅宣传促销费就投入了近8万元,先后招徕了4300多名游客;市发改委专门抽出一名副主任专职抓“二日游”,还在对口城市无锡设立了枣庄旅游专卖店;市总工会不仅把在莱芜召开的会议团成功引到了枣庄,还特别在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