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古城台儿庄 >> 台儿庄运河>> 文化>>正文内容
  • 古城台儿庄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进入后台编辑
     
    。据专家分析,上述地名的前三个称谓,显然具有北方地名的特点,而京杭大运经过台儿庄后,由于南北文化交流,南方客商的语速较快,从而使台庄这一地名产生了化韵。从地名的演化变异,也说明了运河文化交流的作用。

      定义台儿庄为运河古镇,主要有三层涵义:一是指台儿庄在没有开掘运河之前,这一地区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积淀了丰厚的人文资源;二是指台儿庄从明代开始,紧傍运河而兴,至今还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街、古巷、古驳岸、古码头以及古运河道,形成了京杭大运河一线仅存的明清运河文化遗址区;三是国内有关运河史料将台儿庄列为京杭运河八大名镇之一。

      台儿庄运河古镇的形成,既有其运河改道的偶然性,也有其历史悠久、人文环境优越的必然性。台儿庄西濒烟波浩淼的微山湖,东连风景秀丽的沂蒙山,一条古道北通齐鲁文化名城曲阜,另一条古道南接两汉文化中心徐州,因此台儿庄自古就有西水东山连接处,北孔南汉交汇点之美誉。在这样优越的人文环境中,很容易形成商贸重镇和文化中心。

      台儿庄迅速发展成为鲁南商贸重镇的偶然性,主要体现在京杭大运河的改道上。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黄河在沛县等地决口泛滥,灌昭阳湖,入夏镇,横冲运道。次年由李化龙主持,自夏镇李家口引水,东南沿彭河至韩庄湖口,东出经良庄、万庄、台儿庄等地,下至邳州直河口,通计开浚260里,尽避黄河之险。并在泇运河上游自西向东依次建设了韩庄、德胜、张庄、万年、丁庙、顿庄、侯迁、台儿庄八座斗门式船闸。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由总河曹时聘主持泇运河扫尾工程,至此新开泇运河畅通无阻,粮船皆行于泇河,而徐州至邳州段的黄河运道则逐步废弃。通航后的台儿庄,城镇建设异常快捷,商贾云集,屋宇猛增,集市暴棚。《峄县志》记述:台儿庄濒运河,商贾辐辏,田圜匮栉比,亦徐兖间一都会也。通航的第一年,即万历三十二年,过往漕船和商船为5000余艘,通过漕粮为260万石;而在通船的第二年,即万历三十三年,过往漕船和商船已达7700余艘,通过漕粮400万石。四方商人趋利于台儿庄,周边一部分农村人口也纷纷迁居到台儿庄,加上沿运的码头搬运工、纤夫、水手、官员、僧侣、游客和驻军,五年内便使台儿庄人口由原来的几千人迅猛增加到2万人,到明末达到2.5万人,直到清代康乾盛世,人口增至5万人,难怪有徐兖间一都会


    共12页 您在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5923个字符
    作者:古城台儿庄网社教部 来源:大运河台儿庄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11日